突擊!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 他們依然是個兵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我是退伍軍人更是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們不上,誰上?”

突擊!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 他們依然是個兵

海報製圖:王煜岑


  “我是老黨員,最危險的請交給我!”

  “革命軍人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第一時間發出號召,要求全省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按照當地黨委政府安排,主動參加基層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

  哪裡有號召,哪裡就有行動。全省數十萬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聞令而動。

  我是退伍軍人,這個時候我們不上,誰上?

  突如其來的疫情與春運交通高峰“不期而遇”,這讓交通運輸面臨巨大壓力。

  俞復新,現任蕪湖市公路局無為分局路政科一中隊隊長,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內蒙古總隊某部服役。現在雖然已經放下手中的鋼槍,但“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這句口號已經深深的烙在他的腦海裡。

突擊!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 他們依然是個兵

俞復新,現任蕪湖市公路局無為分局路政科一中隊隊長


  他經常在醫護人員人手緊張的時候,主動拿起測溫槍。他常說:“17年前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讓我來,我是退伍軍人更是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們不上,誰上!”

  2月1日22時40分許,在他當班期間攔停一輛鄂A牌照小型轎車,經詢問,該車駕駛員一人由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去往無為市石澗鎮,隨身攜帶嘉魚縣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出具的《嘉魚縣防疫臨時通行證》,有限期由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

  他一邊安排人員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同時向帶班領導和屬地政府彙報,最終交由屬地政府妥善處理,受到了屬地政府的高度肯定,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同時,他心繫集體,出謀劃策,在得知一次性防護用品極具緊張時,他各方奔走,主動聯繫親戚、朋友,購買了各類防護口罩1000餘個。

  往返2000多公里極速“長跑”只為衝鋒上“疫線”

  “在回老家途中接到上級赴武漢前線抗擊疫情的命令,我心急如焚。”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胸腔外科朱以芳護士長,這名軍中“女漢子”24小時展開極速“長跑”,往返2000多公里只為衝鋒上“疫線”。

  現役軍人朱以芳是土生土長的繁昌縣新港鎮人,春節前,安頓完手頭工作,朱以芳準備回安徽繁昌老家看望年邁的母親。為了趕在大年三十團聚,大年二十九晚上8點她和愛人下班後開車連夜回老家。

  凌晨4:53分,接到醫院赴武漢前線抗擊疫情任務。上級的命令,更是軍人的使命,但母親的期盼成了她最大的軟肋。

  “我來照顧媽,你放心去吧!”此刻愛人成了她堅強的後盾。凌晨進家門的朱以芳還沒和母親拉幾句家常,就匆忙趕到高鐵站,準備從繁昌坐高鐵到南京再轉車回西安。舟車勞頓的她太累了,實在撐不住在高鐵上睡著了,誰知一覺醒來,已經過站到了鎮江,心急如焚的她趕忙提著箱子下車,重新買票返回南京,又在高鐵上訂了最快起飛的航班,一下高鐵直奔機場,終於在次日下午5點及時歸隊,順利登上了去往前線的飛機。

  “這24小時太緊張了,現在回想起來,母親的身影是恍惚的,眼前閃現的都是車、高鐵和飛機,我只知道,無論怎樣,我必須趕回來,疫區人民需要我們。”朱以芳說。

  驅車趕往武漢的最美“逆行人”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武漢已全面封城的緊張時刻,寧國市的退役軍人王慎才卻驅車趕往武漢,為武漢送去10萬隻最急需的口罩,上演“最美逆行”。

  王慎才今年49歲,1991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原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在部隊曾獲優秀士兵等榮譽。

  1月25日,接到公司電話,要送一批物資去武漢,正和家人共度新春佳節的王慎才感到很突然,也對這個時候趕去武漢感到很緊張。但當得知是現在緊缺的口罩時,王慎才毫不猶豫的接下了這個重任,帶著家人的支持,和另一名同事一起,拉著10萬隻口罩,馬不停蹄地奔向武漢。

  這是一趟完全陌生的旅程,甚至前途未卜。王慎才駕駛著滿載口罩的藍色大貨車,橫穿安徽、江西兩省,進入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湖北,最後到達目的地——武漢東西湖區衛生健康局,距離此次肺炎傳播的核心重災區武漢火車站,不過數公里。當工作人員將貨車上的口罩飛快卸下來後,王慎才的任務也宣告完成。回到寧國後,王慎才主動在家中隔離,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道口”才是我最應該出現的地方

突擊!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 他們依然是個兵

從年初的春運到現在,胡偉一次也沒有回過家。春運期間,蕪合高速道口的保暢和防疫工作任務繁重,但是身為黨員的他,除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還主動申請承擔防疫工作。

  才結婚不到半月,這個春節對於胡偉來說有些特殊,是他婚後第一個新年。本來答應妻子在過年期間帶她去看看祖國大好河山,補上一個蜜月,然而突發的疫情讓他“食言”。

  從年初的春運到現在,胡偉一次也沒有回過家。春運期間,蕪合高速道口的保暢和防疫工作任務繁重,但是身為黨員的他,除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還主動申請承擔防疫工作。

突擊!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 他們依然是個兵

從年初的春運到現在,胡偉一次也沒有回過家。春運期間,蕪合高速道口的保暢和防疫工作任務繁重,但是身為黨員的他,除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還主動申請承擔防疫工作。

  每天對工作場所進行消毒,檢查班組人員的防護用具穿戴是否規範,提醒大家及時更換一次性口罩,有時候看到有人口罩戴的不規整,他總是第一時間去幫他們整理好,同事們都笑稱他是不是有強迫症,他卻是一臉嚴肅的說道:“現在是防疫的關鍵時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

  在驗貨過程中,有的司機師傅對當前的疫情不夠敏感,口罩不戴,手套也沒有,他發現後,總是在第一時間向師傅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告知加強個人防護的重要性,“師傅,你們出門在外一定要記得戴好口罩、手套,像您這樣運輸蔬菜水果的,免不了要到批發市場,肯定要接觸不少人,防護好自己,對社會做貢獻。”

  在道口空閒下來的時候,他也總是“閒不住”,不是幫同事量體溫,就是消毒剛回收上來的CPC卡,一個班下來,他總是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的滿滿的。

  “60後”老兵主動要求結束假期奔赴防疫一線

突擊!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 他們依然是個兵

“作為一名老黨員、退伍軍人,這個時候就應該衝在第一線。”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合肥市同安街道城市管理部退伍老兵王家雲說道。

  “作為一名老黨員、退伍軍人,這個時候就應該衝在第一線。”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合肥市同安街道城市管理部退伍老兵王家雲說道。

  56歲的王家雲1988年入伍,2019年10月轉業到同安街道城管部,成為一名城管隊員。面對當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王家雲主動要求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奔赴防疫第一線。

  每天上午8點,王家雲就戴上“疾控志願者”袖章,和年輕的城管隊員們一起穿大街、走小巷,督查無主管小區、城中村環境衛生,督查環衛工人定時清潔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巡查疫情防護氛圍,勸導居民減少外出頻率;檢查商業大街、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周邊取締違規出售活禽行為。“他們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一些年輕的城管隊員不禁感嘆道。

  逆行的身影最帥氣,接力的擔當最精彩,有為的境界最動人,出擊的力量最強大,這是這些人軍裝在身時的選擇。時光荏苒,他們眼角的皺紋變多了,頭上的黑髮變白了,但是在國家有難,人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的選擇是不變的。

  潛山小夥石李峰,退役後一直從事鋁合金門窗製作,正月初二從媒體看到火神山醫院急需施工人員的消息,就想醫院建設肯定需要他這樣的工種。來不及多想,當天晚上即自駕赴武漢援建火神山醫院。

  一批援助湖北的物資,車子途經祁門高速路口時拋錨,祁門縣藍天救援隊援助一輛貨車,祁門退役軍人、藍天救援隊教官胡松青和隊員冒雨搬運,確保了物資順利到達。

  蒙城縣三義鎮有一支由退役軍人組成的特殊的疫情防控巡邏隊,平均年齡達68歲,本應安享晚年的老人家們,疫情當下,主動組織起來,承擔起社區的巡查和宣傳教育任務。

  形式多樣的善舉義行也在進行。亳州退役軍人杜威,主動聯繫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義務提供4輛廣告宣傳車幫助宣傳防疫知識;馬鞍山退役軍人、70歲高齡的水厚華將防疫知識編成順口溜,錄成錄音,每日騎著三輪車宣傳;利辛退役軍人李慶帶著4架植保無人機無償為利辛縣江集鎮提供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毒作業。

  昨日站崗守國門,今朝抗疫護家門。據初步統計,我省已有數十萬名退役軍人戰鬥在疫情一線,捐贈物資近百萬元。他們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用一腔熱血演繹了什麼叫“脫下軍裝,職責還在”,踐行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俞復新所言,“穿上軍裝,裝進去的是軍魂;脫下軍裝,卸不掉的是擔當!”(記者 史睿雯 陳成 海報製圖 王煜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