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讀後感

在知識共享時代,很多普通人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彎道超車。

比如我們熟悉的很多自媒體大V

今天閱讀的《寫作是最好的投資》來於Spenser,他是這些大V中一員。

這本書作者以自身親身經歷故事為主線,說明了作者是如何在互聯網經濟下做起了自媒體,到現在取得成就,實現了財務工作自由。

書中說了幾個重要的觀點,結合個人感受進行了整理:

1.作者說道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即使不把寫作當作事業或者愛好,它也會幫助你在成長路上更快地進步。比如:

(1)對世界更敏感:生活中隨時觀察,隨時記錄(靈感來自對生活的敏感。有時一個金句、一個故事,就能觸發內心一連串反應,把散亂的素材、思緒黏合起來。寫作讓我保持敏感,也養成了隨時隨地記錄的習慣。)

(2)思維更縝密:邏輯思維的重要性,(作者用蓋房子比喻,豆腐渣工程)——寫作的過程講究邏輯的層層遞進,這離不開對自我的清晰理解。一個沒有邏輯的人很難構架一篇長文章。堅持寫作,讓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3)認知更深刻:本質上說,寫作是一項思維的刻意訓練。寫作能力就是思維能力,一個寫作能力強的人,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都不會差。

2.互聯網時代,很多人還未意識到新媒體知識變現能力有多大,這個有點可悲。

3.用戶思維,不管新媒體運營還是寫作,都得站在用戶思維設定,這點很重要(可以結合李叫獸的X型和Y型文案進行理解)

4. 不知道怎麼寫,是因為看得太少,寫得不好是因為寫得太少。(寫的好不好先不說,但是一定得先堅持寫,培養個人對寫作的敏感度)

5.隨時記錄:生活處處有學問,都可以成為以後寫作的素材,自己需要留心觀察和隨時記錄。

6.關於模仿,任何行為前期都是模仿階段,所以不要怕,儘管大膽寫。

7.寫作的具體的技巧:

❶寫作標題:標題決定了文章閱讀量,而閱讀量決定了粉絲轉化量。(作者舉例了爆款文章的標題,進行了總結)戳痛點,形衝突等,

PS:這些其實可以自己進行歸納分析整理~

❷寫作框架:每次寫作之前都需要根據框架撰寫,一氣呵成,否則中間容易卡頓,影響寫作效率和質量,關於框架的設定,作者推薦一個特別好用的“萬能框架”,你可以現學現用:亮觀點—說現象—做分析—下結論;(還有提到的5W1H和ABC都可以套用。)

❸寫作邏輯:在框架的基礎上,進行內容的填充,同樣可以再套用萬能公式,重點強調了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需要日常知識積累和不斷總結)

❹寫作文字:需要對文字進行總結提煉,反覆修改,避免冗長的詞句,儘量使用短句。

❺文章類型:作者總結提煉了4點:

(1)事業上的激進與保守,典型的例子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矛盾和博弈。

(2)生活上的穩定與冒險,也是一個長盛不衰的痛點。

(3)認知成長的思維升級,成長是每一個人的剛需。

(4)能力與平臺的相互博弈和補充。

這些類型的文章更能引起共鳴和轉化。

❻金句的重要性:日常進行收藏,文章使用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其他不是很適合自己,所以就提煉了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讀後感


最後總結:本書作者的定位是給到想做好自媒體或者想寫爆款文的人看居多,文中中多次提到新媒體大V,比如之前以犀利戳痛點風格收穫千萬粉絲的的咪蒙(最後被封殺),作者以這種以盈利為目標,不顧及作為自媒體人的現象和正能量的例子說明如何寫爆款文,其實個人是不贊同的,但是作者的寫作精神和框架邏輯值得學習,也會不斷實踐,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