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疫情圖”入企送服務 台州“百千萬”制度助企復工

用好“疫情圖”入企送服務 台州“百千萬”制度助企復工

銀輪公司生產車間。張潔 攝

抓取,壓緊,焊接……2月15日,走進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機械臂正將一個個銅片貼到熱交換零部件上。銀輪公司是全國熱交換器行業首家民營上市企業,也是天台縣首批覆工的企業之一。“在駐企指導員的幫助下,目前企業到崗員工已達3800多人,到崗率近八成,產能也已恢復至近七成。”公司黨政辦常務副主任柯琪琪介紹。

作為全省五色“疫情圖”中的藍色較低風險縣,天台在做好防疫前提下,全力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截至2月14日,該縣已復工工業企業28家,復工產能利用率25.7%,位居台州全市第一。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2月10日,台州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部署建立“百千萬”復工助企制度,深化“三服務”活動,以有效的疫情防控為恢復生產創造條件,以積極的恢復生產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雙百指導員”,駐企當強援。依據五色“疫情圖”,結合防疫形勢,分時、分類、分區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按照“2人1企”模式,各縣(市、區)梳理排摸100家重點企業,相關公務人員組成指導員隊伍進駐企業,一人指導防疫、一人服務發展,監督各項防控措施及援企穩崗政策落細落實。位於黃巖區江口街道的浙江竹之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防疫用的抗菌免手洗消毒液,但企業自身不生產噴霧瓶、噴頭等包裝材料,必須依靠配套企業供應。“我們瞭解到竹之語的需求後,專門聯繫了轄區內的一家下游包裝企業,幫助兩家企業同步復工復產。”江口街道經濟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駐企指導員林麗君說,企業復工後,街道堅持防控疫情優先標準,專門成立督查組,每天一次入企巡查督導,確保復工企業嚴格按照疫情管控方案要求開展生產。

千套“方艙公寓”,守護員工健康。為幫助解決企業實際難題,台州在協調賓館支持企業用於健康觀察的同時,實施建設用於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狀況觀測的千套“方艙公寓”計劃。三門縣敲定在濱海科技城體育館、沿海工業城海天大道等地建設活動板房,計劃投入300餘名施工人員,7天內完成建設,建成後預計可容納上千人。台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針對上市公司百達精工外地返臺州人員缺乏安置點的實際,積極協調兩家賓館,解決床位400餘個。

“萬員進萬企”,銀企齊攻堅。台州全市金融監管部門和44家銀行機構、54家保險機構、112家證券期貨機構選派1萬名金融指導員,全面走訪全市1萬家以上企業,一對一結對服務。中國農業銀行臺州椒江支行在摸排中得知,奧翔藥業為支持全國抗疫,擬在開工後調整生產計劃,加大呼吸系統類藥品生產,於是提前為企業做好用信用條款變更等放款準備,並於2月13日向奧翔藥業提供了3000萬元專項“抗疫資金”授信,目前首筆低息貸款500萬元已順利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