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家長們對孩子的成長總是有很多感到迷茫的地方,寶寶1歲左右聽話、可愛,像是個天使寶寶。

過了2歲後,各種調皮搗蛋,挑戰父母的權威。

尤其當寶寶過了3歲,自我意識越來越清晰,家長大多數話都不聽。這是因為孩子已經開始進入<strong>性格形成關鍵期,<strong>具有了初步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意識,擁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很容易出現以下5種“壞毛病”,這時該打就得打,千萬別慣著。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這5個“壞毛病”不能慣

1、發脾氣就摔東西

從2歲半開始,寶寶<strong>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識時,有了小情緒就會亂髮脾氣。

有些寶寶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很有可能出現發脾氣就摔東西的行為。不管是自己的玩具,還是家裡的勺子、盤子都會成為寶寶發洩脾氣的工具。

寶寶潛意識受到了家長的影響,長大後很容易形成暴脾氣的性格。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2、得不到目的就威脅

經歷過“可怕的2歲”這個過程,很多家長面對寶寶的脾氣都感到無可奈何,對寶寶的要求基本上都會滿足。造成寶寶到了3歲後,向父母提出要求時,一旦遭到拒絕,就會威脅父母。

比如:“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不吃飯!”等等。

因為<strong>寶寶發現這種方法很奏效,只要威脅家長,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變得越來越任性、驕縱。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3、不尊重長輩

在教育中,父母和老人的思想總是不統一,導致寶寶在父母那裡遭到了拒絕,就會去找爺爺奶奶。

由於老人的寵溺,給寶寶養成了驕縱的性格,稍有不順心就會對爺爺奶奶動手。孩子小時候就敢對長輩動手,不及時管教長大後很有可能不孝順。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4、撒謊

3-6歲的孩子說謊有2種情況:

一種是4歲以下:<stro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很難將正確的意思表達出來,就會造成撒謊的假象;

另一種在5-6歲之間:孩子撒謊的頻率會更高,因為孩子擔心受到父母的懲罰,出於害怕心理就會撒謊。如果<strong>家長不及時干預,孩子很容易<strong>“說謊成性”。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5、沒有規矩

看過很多小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不排隊、不遵守紀律的情況。

多數家長會以“孩子還小,難不成還要跟孩子計較?”為藉口放任不管,造成孩子越來越沒有規矩、不懂禮貌。

當<strong>孩子出現一些原則性問題,家長不要心軟,捨不得教訓孩子,該打就得打。但家長也要注意不能一味地打罵,糾正孩子的壞毛病才是根本。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

  • 超前滿足

孩子很多的<strong>壞毛病都是在3歲之前養成的,只是這時沒有形成獨立的性格,表現的不清晰。在<strong>0-3歲這段時間的培養至關重要。

有的家長在孩子1歲左右就開始看各種激發潛能、陶冶情操的繪本、遊戲訓練書等等,滿足孩子好奇的天性。等到3歲後會發現,孩子幾乎沒有什麼要求,因為孩子的身心已經得到了滿足。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 建立明確的規矩

孩子很小的時候,如果家裡不設規矩和底線,孩子就會不停地觸碰父母的底線,導致犯錯時沒有迴旋的餘地。

因此,儘早給孩子立規矩。比如:“吃飯時不許看電視、睡覺前不許吃零食、每天只能看半個小時的電視”等等。防止過度嬌慣孩子,並教孩子學會承受拒絕、懂得拒絕等等,孩子會從規則中慢慢獲得安全感。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6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家長要<strong>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青青為家長們推薦2本有關性格、品質培養的繪本——<strong>《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與<strong>《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採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在故事中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每冊都是一個單獨的故事,分別培養寶寶的愛心、樂觀、自信、分享、勇氣、善良等品質,提升寶寶的情商,讓寶寶擁有好人緣。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娃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