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國家發佈《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看過以後,提正氣,強底氣,去濁氣。

通過學習,正本清源,分清孰輕孰重,釐清了很長一段時間在人們頭腦中的模糊認識。中學為本,西學為用。傳承、發展、創新、壯大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讓我們來溫習一下精彩篇章。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立德樹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於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

編寫中華文化幼兒讀物,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創作系列繪本、童謠、兒歌、動畫等。修訂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等課程教材。

開展好國民語言教育。加強面向全體教師的中華文化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

注重文化薰陶和實踐養成,把跨越時空的思想理念、價值標準、審美風範轉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不斷補充、拓展、完善,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擇善而從,既不簡單拿來,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鑑國外優秀文明成果,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交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理念和規範,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多樣、珍貴的精神財富,如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國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滋養了獨特豐富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人文學術,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響。

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價值,提煉精選一批凸顯文化特色的經典性元素和標誌性符號,納入城鎮化建設、城市規劃設計,合理應用於城市雕塑、廣場園林等公共空間,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

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

加強對傳統曆法、節氣、生肖和飲食、醫藥等的研究闡釋、活態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價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劃,設計製作展現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裝服飾。

加大對國家重要禮儀的普及教育與宣傳力度,在國家重大節慶活動中體現儀式感、莊重感、榮譽感,彰顯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時代價值,樹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

把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體現在社會規範中,與制定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相結合。

弘揚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誠信文化等,開展節儉養德全民行動和學雷鋒志願服務。

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挖掘和保護鄉土文化資源,建設新鄉賢文化,培育和扶持鄉村文化骨幹,提升鄉土文化內涵,形成良性鄉村文化生態,讓子孫後代記得住鄉愁。

建立健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制度,培養造就一批人民喜愛、有國際影響的中華文化代表人物。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激勵表彰制度,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傳播交流作出貢獻、建立功勳、享有聲譽的傑出海內外人士按規定授予功勳榮譽或進行表彰獎勵。

倡導和鼓勵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