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蘭生深林 無人亦自芳

能白更兼黃,

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

容得許多香。

芝蘭生深林 無人亦自芳


蘭花香氣清芬、花色素雅、葉形舒展、捲曲自如,香、花、葉三美,氣、色、神、韻四清,被稱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千百年來,人們愛蘭、養蘭、畫蘭、詠蘭,傳承賦予了蘭花悠久的文化之香。人們欣賞它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豔,不畏霜雪欺凌、堅韌不拔的剛毅氣質,將蘭花看作是君子的象徵。李白在《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這寫蘭:“當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蘭花也是愛國者和隱士的象徵。《孔子家語·在厄》有這樣的記載:“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窮困而改節。”

芝蘭生深林 無人亦自芳


說的是孔子路經陳蔡去應楚國的聘請,陳蔡的統治者擔心聖賢的孔子一旦為楚國所用就會危及到自己國家,便派兵包圍孔子,阻止他前行。這導致孔子糧食斷絕,跟隨他的人都生病了。但是孔子卻不因處境艱難而放棄追求,而是更加慷慨地講誦詩書。子路因處在困境而氣惱,問孔子,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什麼講仁德的人卻被困?孔子就開導他,“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說歷史上有才有德而不被接納的人很多,怎麼做在於自己,而回報與否則在於上天。

孔子用這段話,表明自己要像深林裡的芝蘭一樣,不因為窮困而改變節操的君子氣概。芝蘭固有的本質機能決定了它要散發芳香,即使在深谷幽林,本質不變而芳香亦然。孔子具有芝蘭一樣的精神,在困境中保持品行高潔,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我們也要始終如一的保持自己的品德和修為,不因為外部環境而改變自己。

感悟:人生無人喝彩,不妨孤芳自賞。笑看雲起,靜看花落,特立獨行一路歌;簡約隨緣,忘情忘我,無人喝彩又如何?

何年一掬草,婆娑在盆中。

葉瘦輕拖綠,花小不飛紅。

根疏杯水淡,格高冷意濃。

無關冬與夏,飄灑自得風。

芝蘭生深林 無人亦自芳


原文鏈接《孔子家書·在厄第二十》

子曰:“由未之識也,吾語汝!汝以仁者為必信也,則伯夷、叔齊不餓死首陽;汝以智者為必用也,則王子比干不見剖心;汝以忠者為必報也,則關龍逢不見刑;”

“汝以諫者為必聽也,則伍子胥不見殺。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

“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於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於會稽。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

芝蘭生深林 無人亦自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