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各行業影響如何?覆盤“非典”,我們得出這些結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億萬國人的心。接下來一週,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大家將逐漸回到工作崗位,經濟活動逐漸活躍起來,但疫情將對各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和變化?我們試圖通過覆盤2003年“非典”時期各行業的走勢,並結合當下專家的分析給出一些參考答案。

疫情對三大產業影響如何?

覆盤“非典”時期,疫情對三大產業均有一定衝擊,其中第三產業影響最大。“當時非典疫情對各大產業的影響中,第三產業首當其衝,其次是第二產業,最後是農林牧漁業。”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

根據天風證券的研究數據,非典時期,在疫情最嚴重的2003年二季度,各產業GDP增速均較一季度出現明顯回落,其中第一產業回落1.1%至1.7%,第二產業回落1.9%至11.3%,第三產業回落1.8%至8.7%,整體GDP增速回落2%至9.1%。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從三大產業來看,2003年二季度同比增速均不同程度出現下滑,但對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影響比較短暫,對第三產業影響時間較長。“三季度後,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第二產業增長迅速恢復至一季度水平,第三產業到四季度出現明顯改善。”天風證券分析師宋雪濤認為,疫情帶來的緊張情緒對服務業的影響相對較久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就本輪疫情而言,浙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孫付認為,本輪疫情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影響取決於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後的復工時點。目前,全國一盤棋統籌、防控措施加碼,後續疫情如有效遏制,復工不受明顯影響,疫情對第一和第二產業的影響也將比較有限。

“第三產業中的交通運輸(特別客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娛樂、房地產等行業受影響較為突出。”孫付表示。

孫付分析,從需求端看,疫情對消費影響較為明顯,對投資和進出口影響較為溫和。

數據顯示,消費受到的影響較為明顯,在疫情較為嚴重的2003年5月,消費品零售增速從當年3月的9.3%回落至5月的4.3%,下降5個百分點,幅度較大。

“消費中的餐飲和各類主要商品零售均明顯回落。但6月以後消費增速即顯著回升,且後面伴隨宏觀景氣度的回升,消費增速持續改善並站上新臺階(2004年)。”孫付表示。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投資方面,“非典”對投資的影響並不明顯,2003年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著30%以上較高增速。進出口方面,“非典”對出口的影響並不明顯,而對進口的影響較為明顯。2003年上半年,出口當月維持在33%左右水平,進口由1月63%降至4月34%,主要是因為“非典”影響了內需導致進口下滑。整體而言,影響持續半年左右,主要影響消費和進口。

出行和聚眾屬性行業受影響,批發和零售逆勢增長

在疫情期間,消費者為避免自身感染,降低與傳染源接觸的概率,更加偏向於避免進入人員擁擠的場所,特別是火車站、機場等人群密集區域,減少外出旅遊、探親等活動,出於對“非典”疫情期間食品衛生安全等方面的考量,也會避免外出用餐,導致旅遊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交通運輸業受疫情影響較大、損失較多。

宋雪濤表示,第三產業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基本上都具有一定出行和聚眾屬性。值得注意的是,批發和零售業反而逆勢加速增長,可能與疫情高發期居民大量購買防疫用品、食品和日用品等有關。

李迅雷表示,目前,網購在零售中的佔比不斷上升,估計疫情對於社會零售會有影響,增速將比2019年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應該不會過大。

但總體而言,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本次疫情的傳染性更強,疊加春節時點因素,對服務業和企業復工衝擊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強,出手更快,預計影響時間短於2003年“非典”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交通運輸

出行意願完全恢復需要2—3季度時間

被認為影響較大的是交通運輸行業,尤其是客運。由於交通運輸行業人群聚集,因此疫情窗口期出行意願驟降。

孫付表示,“非典”對經濟活力造成不小的衝擊。其中鐵路客運受到的衝擊最大,民航、公路緊隨其後。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數據顯示,受疫情的影響,2003年5月份交通運輸行業完成客運量和客運週轉量同比分別下降41.2%和52.1%,鐵路客運量和客運週轉量分別同比下降62.5%和57.2%。民航旅客運輸量在二季度同比下降48.9%。

根據國金證券的研究,疫情對民航的影響時間短於旅遊相關數據,出行意願的恢復傳遞至上市公司收入業績端約為2—3個季度。“非典”影響的高峰期為2003年3—6月,全程影響時間約1年。但從民航客運增速的表現看,四季度客運量的同比增速已經基本恢復。從業績表現看,疫情對民航的業績影響亦在2003年四季度有所恢復。

●住宿餐飲

疫情過後,餐飲行業將會迅速反彈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住宿和餐飲相關企業效益下降,出現了行業性虧損。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數據顯示, 2003年4月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速為2.1%,5月同比下降15.5%。住宿業的增長自4月初至5月末降至谷底。不過,疫情結束後,相關影響很快消失,行業出現迅速反彈。國金證券方面表示,6月下旬疫區實現“雙解除”之後,餐飲市場銷售出現較快反彈。數據顯示,6月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3.4%,扭轉了5月負增長的被動局面。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批發零售

疫情受控後,商品銷售普遍回升

“非典”暴發時期商品銷售出現分化。根據對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的統計,2003年4月,中西藥品類和洗滌用品類分別增長21.1%和35%;食品類由於部分地區出現搶購現象,銷售增長21%;穿著類商品僅增長6.7%。但傢俱類、五金電料類、金銀珠寶類分別下降3.9%、5.6%、0.9%。

具有“囤貨”屬性的行業,反而受到階段性的推動。如乳製品、方便麵和速凍食品等,此外,白醋等殺菌類調味品也收益。國金證券表示,因為局部出行限制造成民眾搶購日用品的熱情,從而創造相關公司階段性收入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

2003年5月,醫藥行業生產和銷售增速明顯加快。當月醫藥行業生產同比增長35.4%,列工業各行業增長速度之首,增速比上月加快13.5個百分點。光大證券方面表示,“非典”疫情期間,醫藥行業表現較好,“非典”的治療與預防藥品以及相關的保健品、健身器材等受到消費者的重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3年上半年在八大類消費性支出中,醫療保健支出的增長率為13.2%,位於支出增長的首位。此外,化學原料和化學品製造業中消毒液和洗滌劑的銷售也有明顯提升。

國金證券表示,“非典”得到有效控制後,除食品類消費彈性較小,銷售變化不大外,其餘商品銷售普遍回升。

疫情对各行业影响如何?复盘“非典”,我们得出这些结论

●“宅”行業

網購、快遞得到較大發展,或將催生新業態

有媒體近日表示,“非典”造就了淘寶和京東等一批電商巨頭。2003年“非典”期間,阿里巴巴的員工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被迫悶在家辦公,“淘寶是悶出來的想法”。在2016年出版的《阿里巴巴:馬雲和他的102年夢想》中,作者鄧肯·克拉克寫道,“‘非典’證實了數字移動技術和互聯網的有效性,因此成為使互聯網在中國崛起為真正的大眾平臺的轉折點”。

光大證券表示,“非典”減少了人們之間的直接接觸,但同時網絡和電話業務量大幅度增加。據統計,從2003年4月1日到5月3日,北京本地網絡通信話務量比3月增加了30%;5月1日到3日,北京地區的上網訪問量比平日增加了一倍。而網絡購物平臺(京東、淘寶)也藉助“非典”事件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目前來看,在線娛樂和在線教育或因此受益。據媒體報道,在這次的春節活動中,王者榮耀的單日銷售再創新高,單日收入20億元。而不少機構目前針對疫情也推出了各種網絡公開課,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改變教育行業的傳統授課模式。

國金證券表示,快遞有望成為受益行業。近年來網絡購物正不斷搶奪線下實體店的市場,而在特殊階段內,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任澤平表示,疫情將使得生產生活朝智能化、線上化發展,風險中醞釀機遇,或將催生新的業態。

【記者】黎華聯

【統籌】陳穎

穩金融,戰疫情。更多信息,請關注廣東金融發佈廳↓

相關鏈接:

疫情將對經濟有什麼影響?覆盤“非典”我們得到這些答案

【作者】 黎華聯

【來源】 289財經熱點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