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挫則敗"?當孩子"心理彈性"差,可嘗試"分級抗挫法"

當孩子呱呱落地,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以及期待就沒有停止過,相信每個父母當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會幻想過自己的孩子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孩子,是否會成為讓自己驕傲的孩子。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對於孩子進行進一步的教育,父母會發現孩子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讓父母很是苦惱,甚至是擔憂孩子以後的成長。

那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遇挫能力是很差勁的,抗挫力是很糟糕的,一旦孩子遇到個什麼難一點的事情或者是不開心的事情,孩子就會很是崩潰,心理很難去接受和應對。而且孩子做出的行為也是很不好的,現在孩子的心理彈性實在是很差勁,是沒有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一些磕磕碰碰,要是有個不好的事情,孩子呈現出不好的脾氣以及神情。所以父母要提高孩子的抗挫力,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面對挫折。

一:孩子遇挫則敗的表現

1、 發脾氣

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嬌貴了,而且是越來越經不起打擊了,要是一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孩子都是會表現出不好的行為出來。要是孩子在和小朋友玩遊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比較難玩的遊戲,孩子一時玩不過,孩子這時就會爆發出來不好的行為。孩子就會在玩遊戲過程發脾氣,會暴躁,會衝別人發情緒,對其他肆意吼叫,試圖用發脾氣來應對挫折,孩子不能夠正確表達出來自己的挫敗感,而是用大發脾氣來表現。

2、 心情低落

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是經歷一些不好的事情,是會遇到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是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這些事情單單只是小問題而已,但是孩子在面對很小的問題時候,表現出來並不是像以前孩子那麼開朗勇敢,而是很是挫敗,孩子的心情是很低落的。孩子要是有個什麼不開心或者小問題的話,孩子的心情是一下子跌落谷底,心情是相當糟糕,像是經歷了很大的困難一樣。孩子的抗挫力是很不好的,遇到什麼事情,孩子都是很容易就會心情低落,整天都是悶悶不樂的,一副很悲催的表情。

3、 做出危害生命的行為

孩子有時候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是會很容易走進死衚衕,孩子不能夠很好地面對挫折,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的,要是一旦經歷了孩子沒有辦法解決的困難時候,孩子內心的無助就會爆發出來,孩子會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孩子對生活是絕望的。孩子以為這世界已經拋棄了他們,他們對世界已經沒有愛了,所以孩子就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孩子會出現自殘或者自殺的行為。

現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真是很差勁,不能夠很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孩子的抗挫能力真是不夠看。要是孩子遇到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孩子是不能夠很好地轉換自己的心理,孩子的心理彈性很差,對待挫折沒有正確的心理以及處理行為,從而導致孩子的心理出現偏差,孩子的成長也是有不同的方向。

二:心理彈性差對孩子的影響

1、孩子性格懦弱

孩子心理彈性差,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能夠很好地面對,孩子不能夠勇敢地面對遇到的挫折,孩子不能獨自去面對生活中對自己的考驗,孩子很難去應對或者是坦然面對,孩子對於困難是逃避的,是不能夠有勇氣去面對。孩子由於心理彈性差不能夠正確地應對,孩子性格會變得很是懦弱,孩子總是用逃避去解決困難,沒有勇氣面對。

2、 做事情易拋棄

孩子要是若是不能夠很好地應對生活只能怪的些挫折,遇到一些自己無法應對的事情,孩子的心情很是低落,孩子不能夠正確看待事情的發生,孩子對於事情的發生是沒有什麼能力去應對。孩子由於心理彈性差,不能夠去客觀看待,不能夠理智處理,孩子在心理上就已經是放棄地面對,沒有決心去處理好事情,已經是用放棄的態度來面對。孩子這樣是很容易養成做事情易放棄的態度,孩子心理彈性差,遇到一點挫折,孩子就會去放棄,不敢去面對挫折,孩子遇到什麼阻礙,孩子就會去放棄自己原本追求的東西。

3、 以後的成就不大

孩子遇到逆境不能夠擁有一個正確的心理,孩子沒有在逆境的時候,擁有反擊力,對逆境進行一個抵抗。要知道在逆境的視乎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心理,這心理能夠促進孩子對逆境做出反應,去抵抗挫折,戰勝生活中的困難。二戰名將美國巴頓將軍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彈力。"

要是孩子沒有很好的心理彈性的話,恐怕孩子以後的成就都是不高的,因為一個人想要有成就,那麼孩子就得經歷一段段挫折而達到的,需要孩子克服一次次的挫折,最終登頂。若是孩子沒有好的心理彈性的話,那麼孩子每一次遇到挫折,孩子都是不能夠去正確應對,孩子不能抵抗,孩子就不會讓自己去成長,去收穫成功。

要知道這心理彈性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關乎到孩子以後的未來,要是孩子的心理彈性差,那麼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是沒有什麼應付能力,而且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對於孩子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孩子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孩子就會很容易地低落以及逃避,孩子的抗挫能力真是不夠看,父母在平日應該對孩子的抗挫力進行一個鍛鍊,讓孩子的抗挫力提高。

三:如何使用分級抗挫法

1、 先平復心情

孩子一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會很是著急甚至心情一下子就會低落,並沒有很好地應對事情,孩子還沒有好面對事情,孩子的心情就先崩潰了,這樣心情只會讓孩子變得更難去面對事情。所以想要讓孩子去很好地面對事情,那麼孩子就得先由較好的心理,孩子要有正確的心理去面對挫折,孩子才會有理智和能力去對待事情。父母要在平日中告訴孩子遇到事情,不要太過於心急以及暴躁,要先平復自己的心情,孩子的心理要先冷靜,正確地看待事情。

2、 將挫折分成一個小小的挫折

有時候孩子一看到挫折就會很害怕,一點都不敢去面對這些挫折,孩子覺得這挫折太大了,讓自己很難去應對,所以就會去逃避這些挫折。但是要是這挫折分成一個個小小挫折,那麼這挫折看起來就不會是很龐然大物了,不會因為挫折太大而有所畏懼,會放棄去面對挫折。父母要教育孩子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時候,不要太過於著急去應對,要先將這些挫折分成合理的小小挫折,分成自己能夠應對的挫折,這樣應對起來就很容易。

3、 再將一個個小挫折攻克

父母讓孩子遇到挫折之後,讓孩子學會如何將挫折分成小挫折之後,父母再讓孩子將這些小小挫折一步步攻克,小挫折能夠讓孩子輕易接受,而且不覺得困難或者是恐懼。所以孩子對於這挫折是比較欣然地去接受的。孩子在將一個小小挫折攻克之後,像攻克遊戲一樣,一步步地將挫折給完全攻克,這樣的話,孩子就能夠去面對挫折,對於挫折不再是恐懼或者沒有思緒了。

父母想讓孩子去增強抗挫力,父母可以在平時中讓孩子進行分級抗挫法練習,孩子在這一步步攻克下就會慢慢適應挫折,孩子對於挫折也沒有了恐懼感,對於挫折是坦然的。所以父母在平時中要對孩子的抗挫力進行鍛鍊,要讓孩子的心理彈性變好。

現在孩子的抗挫力是很令人擔心的,抗挫能力是越來越差了,這嚴重地影響孩子的成長,要是孩子不再去增強自己的抗挫能力,這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父母要對孩子的抗挫力重視起來,可千萬不要忽視,從而阻礙孩子的成長。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