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刻不容緩

面對疫情

衝鋒在前的人

令人敬佩

而一隻口罩、一瓶酒精

都要留給一線人員的

一個個暖心故事

也讓人感動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退役軍人戰“疫”

小分隊奮戰在一線


十陵街道江華社區成立退役軍人疫情防控小分隊,攻堅克難,打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江華社區戰“疫”小分隊成員中有的是曾經參加過作戰人員、有的是傷殘軍人,他們始終秉承軍人優良傳統,堅持“離軍不離黨、退伍不退志”。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自願參與,不計報酬,站崗值班,勸返人員,排查摸底,消毒除患。”這短短的24個字總結出他們的工作態度。他們在疫情防控指揮部帶領下,走進社區各院落、公共休閒空間、居民家中,按照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提出的“七個一”工作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對“五返”人員進行入戶登記、宣傳引導等工作,對扎堆休閒散步的居民和單元樓道口扎堆娛樂的居民,以及未戴口罩的居民進行宣傳教育、勸導、勸離。


我們都是一家人

大年初二以來,武漢中原物流有限公司(為龍泉驛區內一汽豐田、神龍汽車服務)陸續有14輛商品運輸車共16名駕乘人員從廣州、天津兩地進入龍泉驛區。因該批車輛車牌為武漢籍,且部分人員為湖北籍,一路上無法登記入住酒店,飲水、洗澡、吃飯等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在龍泉驛區滯留期間一度出現了車輛加不了油、電瓶虧電、駕乘人員情緒不穩等情況。

按照防疫工作的要求,車輛和人員進入龍泉驛區後,龍泉驛區口岸物流局、柏合街道立即啟動防控機制,對車輛進行每天消毒,對人員進行每天2次的體溫檢測。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龍泉驛區口岸物流局組織人員前往看望慰問的同時,抓緊擬定中原物流公司入區司機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方案,組織龍泉驛區產投集團、中原物流公司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工作方案,及時上報龍泉驛區防疫指揮部,協調區產投集團、富力物業組織人員在成都公路口岸貨車服務站為司機騰出3間房間,併為駕乘人員送去相關生活用品和防疫用品。

2月2日,龍泉驛區口岸物流局組織中原物流公司、龍泉驛區產投集團、柏合街道愛國社區、大面街道龍華社區、富力物業召開現場辦公會再次落實點位和實施細節。當天下午龍泉驛區衛健局派專人進行防疫消殺指導。

當晚,16名駕乘人員終於可以好好地洗上一個熱水澡。


你要的東西都給你買上了

放到家門口了

“你要的東西都給你買上了,放到家門口了,你一會兒拿一下,還需要什麼東西隨時跟我們說。”2月4日下午,龍泉街道界牌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方負責人李廣寶來到居家隔離人員的家門口,把幫隔離人員代購的水果、蔬菜等物品放下後,打電話叮囑。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自疫情發生以來,龍泉街道界牌社區不但多措並舉嚴密防控,還千方百計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暖心服務,詳細瞭解他們的體溫和生活需求,分別在東公元、大湖區、四季康城等小區啟動“省心代購、細心代檢、耐心代輔、熱心代繳、愛心代收”五代服務,讓他們安心在家生活。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界牌社區居委會主任賀軍表示,這些人員居家隔離,風險級別很低。他們把壓力留給自已,不給鄰里添麻煩,值得尊敬,為他們提供後勤服務是應該的。


同心協力

抗疫一線愛心湧動


2月1日中午,一位50歲左右的阿姨來到柏合街道位於香檳路的綜治應急中心,放下一袋口罩後,對值守隊員說了一句,“你們為老百姓做事情,辛苦了!”就快速離開了。隊員趕緊追了出去,想把口罩還給這個熱心阿姨,但阿姨連連擺手說道,“我不出門,你們天天在外面工作,要防護好。”

在這寒冷的冬季,一位未留下姓名的阿姨一句簡簡單單的“要防護好”和50個口罩,讓人瞬間心裡暖暖。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這樣令人感動的場景,在柏合天天都有發生。在疫情防控中,柏合街辦黨員幹部群眾和駐區企業同心協力,奉獻力量與愛心,共同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一方面,柏合的黨員幹部踐行著初心使命,以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首要任務,始終保持聽黨指揮、堅守崗位,走村入戶、進居民樓棟開展拉網式疫情防控宣傳、排查,做好防疫知識普及和引導,消除群眾對疫情的恐懼,增強對疫情的預防能力,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全民大會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轄區群眾和企業也全力配合、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防疫物資緊缺,黨員群眾便紛紛伸出援手,將自己家中的口罩、消毒液、酒精……送到一線,以解燃眉之急。

★桂花村黨總支副書記佘小玲主動尋找途徑帶回60瓶84消毒液、50個外科醫用口罩、30件雨披,無償地捐給村委會統籌使用;

★黎明社區黨員秦曉紅主動為社區送來10斤酒精及10個酒精噴灑瓶;

★2月2日,桂花村村民陳天明主動為桂花村捐贈了10瓶酒精;

★2月2日,東山社區H1-1區,康貝大藥房免費向社區捐贈3桶消毒水、3瓶消毒片。

★轄區企業在這場疫情防控中也積極伸出援手。成都鴻仁攪拌站當了解到一線工作人員以及廣大醫務人員口罩等防護設施缺乏的現狀後,主動為柏合慈善基金和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各捐獻“抗疫”資金10萬元,用於為奮鬥在一線的“逆行者”增強保護。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這彙集。

送來100多隻口罩

我們共同戰“疫”


“我給你們送口罩來了!數量不多,但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我們也想為社區做點貢獻”。

2月2日,曾與福聖社區有過合作的遠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吳銀濤,給福聖社區免費送來了承載著滿滿愛心的100多隻口罩。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近期,吳銀濤聽說福聖社區嚴重缺乏口罩,社區兩委成員、工作人員、志願者在開展入戶宣傳、摸排等工作的時候,經常出現一個一次性口罩要反覆使用幾天的現象,工作人員的安全很難得到保障。

吳銀濤聽說後,迅速連夜駕車在周邊縣城尋找口罩貨源,終於託朋友從多個渠道購買到了這100多隻口罩。

吳銀濤說:“村社區工作人員都是直接衝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前沿,是保護老百姓生命安全的牢固防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更要挺身而出,為社區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女兒寄給我的口罩

我全部捐給社區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一時間,防護口罩成為了每個人的必需品。

2月1日下午,聖南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物資——社區黨員蘇鐵萍送來的50只防護口罩。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蘇鐵萍是一位老黨員,平時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蘇阿姨。蘇阿姨一直關注著疫情的發展,得知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排查需要口罩,但是目前口罩已所剩不多了。蘇阿姨當即決定,將自己女兒從泰國寄給她的50只口罩,全部捐贈給聖南社區黨總支,自己選擇待在家裡不出門。

蘇阿姨說:“防控疫情,人人有責,我作為一名老黨員,雖然身體不太好,不能幫忙上門入戶排查,但是我願意捐贈自己全部的口罩,一起為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小小的口罩,不僅表達了老黨員蘇阿姨的愛心,更是聖南社區全體居民眾志成城、攜手抗擊疫情的一個真實縮影。


國外買回口罩

免費送給老百姓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二小學校數學教師林華,春節期間在越南旅遊,當她知道國內疫情越來越嚴重,大家都買不到口罩時,林華老師一家,自費在越南買到了3000多個口罩帶回國內。

林華老師的丈夫是開藥店的,如果將口罩拿來賣的話肯定會有不錯的收益,但是,他們帶回來的3000多個口罩沒有想著拿來賺錢,而是免費發放給老百姓,直到最後一個口罩送出。危難時刻顯身手,疫情之下獻真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林華老師一家的愛心傳遞點贊!

運用“三化”管理

確保防控無盲區


近期,隨著人員迴流量增加,十陵街道第三輪疫情排查將重點轉移到緊盯空房戶、學校、建築工地等區域,全面排查轄區返鄉、返家、返學、返工、返商迴流人員,確保不漏一戶一人,不漏一店一車。

全民戰“疫”中,那一個個暖心的小故事~

石靈社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劃分做實網格27個,落實網格責任人112人,實行網格負責人對社區負責,社區對街道負責。通過網格管理,依託房屋、根據排查對象建立無遺漏的電子臺賬,電子臺賬信息全面,每日更新,確保數據精確。


在網格臺賬基礎上,網格負責人動態排查,每天做到外出返家人員登記時時更新、每日更新的情況彙總社區,實行電子化臺賬管理,便於各類數據統計彙總。根據臺賬資料,網格員不分晝夜、全天24小時動態排查,精確掌握流動人員動向。


依託動態排查的數據,按防控工作要求和標準流程對重點人員制定精準防控措施,按一戶一策,落實“四幫一”精準管控服務措施,針對48個“三無”老舊院樓,石靈社區緊抓房東管理,將房東作為迴流人員管控的直接責任人,網格員負責每日督促,確保層層落實。


利用“網格化+大數據”操作,有效實現疫情管控無盲區,節約人力物力,規避交叉感染風險。同時,通過“三化”管理方式,全面適時掌握轄區人員有效數據,既對當前防控排查工作發揮直接作用,也對今後大型賽事活動,安防保障期間人員管理,有效實現“聯防聯控、群防群控、自防自控”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