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中王立群送彭敏勵志名言,給觀眾也送了一件禮物

詩詞大會中王立群送彭敏勵志名言,給觀眾也送了一件禮物

本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終於歸屬彭敏,其實從在第一次參賽時,他就已經是熱門中的熱門。哪知道,第一次輸給了款款走來的天才少女武亦姝,第二次輸給了當時默默無聞的快遞小哥雷海為。一時間,很多人甚至選擇性忘記他還是成語大賽冠軍,漢字聽說大賽冠軍,而將這位北大才子,《詩刊》編輯部副主任視為笑柄。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次參賽,彭敏更是飽受質疑,有人說他像范進,簡直有了魔怔,有人說他壓制了新人,甚至還有人期待笑話。作為已經名滿天下的他,壓力可想而知,雖然在決賽中口口聲聲要再拿亞軍,為海南省三亞市代言,其實誰都知道,他是何等渴望這個冠軍。

塵埃落定時,嘉賓王立群老師用一句詩相贈彭敏:“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是一代明君英主李世民在《賦蕭瑀》中的名句,王老師還繼續補充說:“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干擾,但是你只要堅持下去,最終總會成功。”

詩詞大會中王立群送彭敏勵志名言,給觀眾也送了一件禮物

相信王立群老師此時,也是被彭敏的勇氣和毅力所感動,這是對彭敏的讚賞,是對觀眾的忠告,又何嘗不是自己的經驗之談呢?

王立群老師在1965年參加高考時,因為政審的原因,還沒有發榜就被送去開封市一所小學擔任代課老師,遺憾地與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失之交臂。這一干就是七年,恢復高考時,他不符合報名條件,第二年恢復研究生招考時,他篤定決心直接考研。

在那個沒有教材,沒有大學基礎,還要承擔教學任務的時候,條件艱苦是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只有高中文憑的他竟然用一套借來的《俄語》教材,3本政治經濟學宣傳小冊,奇蹟般地通過了考試。

這種成功的奇蹟,需要無數痛苦的磨礪,才會綻放得如此灑脫。在那個年代,雖然沒有現在網絡發達,閒言碎語也不會少。如果沒有不畏人言的勇氣,坐在嘉賓席上點評彭敏的,可能就是別人了。

詩詞大會中王立群送彭敏勵志名言,給觀眾也送了一件禮物

天道酬情,也許我們付出的每一份努力,並不能百分之百地獲得回報。但我們應該始終相信,上天終會眷顧勤奮者。正如《詩詞大會》中於爸爸給戴著助聽器參賽的於淼所寫的詩歌: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開始默默無聞,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別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花還沒有動靜,就著急了,放棄了,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也不會開花,因為它是一棵參天大樹。

王立群欣賞彭敏,那是在欣賞年輕時的自己,欣賞為了追逐夢想而奔跑的人。沒有過“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努力,沒有過“雖萬千人吾往矣”的經歷,即便是富貴無憂過一生,那和鹹魚又有什麼分別?

詩詞大會中王立群送彭敏勵志名言,給觀眾也送了一件禮物

王立群老師關心彭敏,更關心和理解當下的年輕人。此前他奉獻過銷量突破一千萬冊的“讀史記”系列,去年還推出了新書《王立群妙品古詩詞》。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這麼熱愛詩詞。祖先留給我們的藝術明珠,甚至成為了一張醒目的名片,漂洋過海為世界人民所認同。就連日本援助武漢的物資上,寫著王昌齡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寫著日本長屋王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寫著《詩經》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如此寶貴的文化遺產,炎黃子孫豈能不倍加珍惜,代代傳承?

《王立群妙品古詩詞》拋棄了簡單的說教,摒棄了刻板的語言。全書精心挑選了100首詩,均為膾炙人口之作。它採用了中國古代文人式評點的傳統,或圈圈點點,劃出振聾發聵的名句,或以三言兩語,書寫人生感悟。哪怕是最短的點評,也是王老師的肺腑之言,直擊要害,構建詩歌作者與讀者的橋樑。

詩詞大會中王立群送彭敏勵志名言,給觀眾也送了一件禮物

王老師認為,一首詩歌能成為經典,離不開名言警句的支撐。詩歌中的名句,能穿越歷史的時空,文化的差異,引起所有人的共鳴。因此,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捕捉那久久環繞的餘音,擦亮不能磨滅的文化印跡。

當然,這也並非只攻一點,不計其餘。這部書還力圖從名句出發,抽絲剝繭地尋求文化語境,帶領讀者尋找唐詩宋詞的絕美意境。所以,它不會著重於一字一句的僵化理解,而是以大局觀來理解詩歌,理解作者。

詩詞大會中王立群送彭敏勵志名言,給觀眾也送了一件禮物

讀詩歌的目的,並非做一個只沉浸在故紙堆中的書蟲。讀《王立群妙品古詩詞》,也不會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在《詩詞大會》的舞臺一站到底。王老師希望的是,通過詩歌來指向當下,給予我們生活更多勇氣,更多思索,更多精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現代人要從古詩詞中培養自己的詩心。因為古人的詩詞裡包含很多古代文化,所以對我們來說,它是一個美育、德育的載體,這是我們今天應該關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