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納獎與奧斯卡雙料得主迎來泰特個展:觀看影片也是身體之旅

2月13日,英國影像藝術家兼電影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的個展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開幕,這是他繼1999年獲得特納獎以後首次在英國辦展。麥奎因的成就不只限於藝術領域,他還於2013年憑藉電影《為奴十二年》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電影導演。此次泰特展覽展出麥奎因1999年以後創作的14件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他以強烈的個人視角將觀眾吸納進故事之中,並且讓人意識到,影片的觀看不只是一場心理活動,更是一次身體之旅。

特纳奖与奥斯卡双料得主迎来泰特个展:观看影片也是身体之旅

史蒂夫·麥奎因

在麥奎因學生時代拍攝的一部超8毫米底片即興電影中,他跟蹤了兩個上了年紀的黑人男性,看著他們拿著從倫敦東區花店買的棕櫚植物走到肖迪奇搭巴士,這是他第一次拿起這部相機,對當時的他而言,相機如同速寫本。在這部“速寫”短片《出埃及記》(Exodus)中,幾乎沒什麼重要的東西。當時,麥奎因在紅磚巷市集閒逛,尋找著拍攝對象。兩個男人穿梭在星期日的人群中,時隱時現,他們的套疊式平頂帽和手裡的盆栽特別顯眼。短片拍於1992年,只有1分多鐘長。《出埃及記》有點像麥奎因早期作品的“法寶”,雖然他在五年之後才開始處理素材,但是這一短片已經顯露出他捕捉瞬間、在細節中發現豐富的動人之處的能力。

特纳奖与奥斯卡双料得主迎来泰特个展:观看影片也是身体之旅

《出埃及記》,影片靜幀

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1969年生於英國倫敦,具有格林納達血統。麥奎因既是導演、編劇,也是一位影像藝術家。作為藝術家和導演,麥奎因曾說道,“我並不覺得藝術界和影視界有多大的不同。對我而言,藝術是詩,電影是故事,是小說。”事實證明,他在兩個領域都獲得了顯著的成就。1999年,他獲得了英國最重要的藝術獎項特納獎;2009年,麥奎因被委任為第53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英國館的代表藝術家,在那裡舉行個展。2013年,由他指導的電影《為奴十二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也讓他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電影導演。

泰特現代美術館的展覽聚呈現了麥奎因的14件藝術作品,直接從1999年開始,跳過了那些引領他獲得了當年的特納獎的早期作品,彙集了他的不少實驗影像作品。展覽以麥奎因2016年的作品《重量》結束,作品由一名囚犯的覆蓋著鍍金蚊帳的床架構成,最初在歐牛頓雷丁監獄囚室的一場藝術展覽上展出(編者注:雷丁監獄曾關押過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現為保護建築)。此次泰特展覽上,麥奎因的幾部著名電影以及他為格雷菲塔火災創作的作品均未亮相,對於那些期望像2013年在芝加哥博物館的展覽那樣,看到他整個藝術生涯中期的觀眾來說實屬遺憾。這樣的展覽可能需要三倍的展示空間,不過,不管人們如何挑剔,泰特的展覽在各個層面上都兼具深度、分量和戲劇性。

特纳奖与奥斯卡双料得主迎来泰特个展:观看影片也是身体之旅

《重量》,裝置作品

在一部影片中,你會看見非洲裔英國音樂人Tricky抽著煙坐在坐在錄音棚裡,他鋪好歌曲《女孩》的音軌,一邊扭動身體,一邊改動歌詞。而在2002年的《西部深礦》(Western Deep)中,攝影指導肖恩·鮑比(Sean Bobbit)用超8毫米電影技術拍攝的畫面富有顆粒感,使其具有麥奎因所謂的“緊貼肌膚”的感覺。在影片中,當一切都墜入黑暗和谷底、陷入一片飄忽不定的朦朧狀態時,這種親密性,以及從身體到心理上的親近感和參與感得到了放大,甚至要將你吞噬,無論你觀看多少遍,都會目瞪口呆。

《照明者》(Illuminer)刻畫了麥奎因自己在巴黎酒店的一張床上,周圍環境昏暗,電視機的光照亮了房間,上面正在播放有關美國海豹突擊隊和伊拉克戰爭的畫面。影片創作於2001年,幾乎是麥奎因最後一次在自己的電影中亮相。就像《出埃及記》一樣,麥奎因在《照明者》中挖掘了某個時刻的情形,他對於捕捉此時此地非常敏感。無論是在電影院還是藝術展覽中的影片與裝置中,這一點都非常明顯。

在展覽中,我們一次次與黑人身體、黑人主角、黑人體驗相遇:無論是《西部深礦》裡無名的礦工、Tricky,還是Ashes,一個麥奎因拍攝於2002年的格林納達年輕人(後來被毒販殺死),都是如此。我們還在《加勒比人的飛躍》(Caribs’ Leap)裡看到許多格林納達人,在《夏洛特》(Charlotte)裡看到麥奎因自己用黑色的手指觸碰夏洛特·蘭普林(Charlotte Rampling)的眼睛。

特纳奖与奥斯卡双料得主迎来泰特个展:观看影片也是身体之旅

《Ashes》,影片靜幀

在麥奎因的影片中,故事的敘述由視角構成。他作品中的能量正是來自於他的單人視角,彷彿作為觀眾的我們完全任他控制,而又無法準確地表述他的這種能量。例如在《11月7日》裡,相機的視角位於主人公馬爾庫斯的頭部上方,彷彿我們是在看著一具平板上的屍體。在泰特,《夏洛特》和《冷氣》的投影與人等身,美術館的外牆上還有一塊大屏幕,播放著格林納達人的日常生活。在《西部深礦》中,我們隨鏡頭一起墜入這個世界上最深的金礦礦井,在大腦和體內感受到它的深度。這一切讓我們意識到,影片的觀看不只是一場心理活動,更是一次身體之旅。

特纳奖与奥斯卡双料得主迎来泰特个展:观看影片也是身体之旅

《11月7日》,影片靜幀

特纳奖与奥斯卡双料得主迎来泰特个展:观看影片也是身体之旅

《夏洛特》,影片靜幀

麥奎因常常在作品中思考人的脆弱性。這場展覽絕對不適合當成什麼舉家觀看的親子活動。展廳非常昏暗,如同迷宮一般讓人無所適從。雖然幾件作品的時長都很短,但是展覽要求高度的集中力。

在展覽中,幾乎每一件作品都隱含著故事,等待著解讀。即使有許多作品沒有展出,你依然能夠讀出足夠的複雜性。它們帶領你在表象與背景、親近與疏離、物理存在與心理影響之間穿梭,然後,直擊你的靈魂。

展覽從2月13日持續至5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