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之下,2020年的電影行業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從春節檔到情人節檔,退票潮襲來,影院關閉,撤檔蔓延。

與大部分影片撤檔改日再上不同,線上放映成了部分製片方的新選擇:前有徐崢導演《囧媽》轉戰“頭條系”短視頻平臺(抖音/西瓜/火山)首播,引發業內人士和吃瓜群眾的熱議;後有《肥龍過江》視頻網站單片點播。讓人猜想,新型的合作模式會否成為常態?網絡會壓垮院線嗎?是否藉此催生中國“網飛”?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頭條系”平臺進軍影視行業會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從《囧媽》電影本身來說,這是一部平庸的電影,既不好笑也缺乏新意。如果春節檔沒有取消,就算依託徐崢這塊金字招牌,它也很難取得票房前三的戰績。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頭條系提出的6.3億元報價,在早前的歡喜傳媒與橫店影業的保底協議中,相當於24億的院線票房。從後來豆瓣評分只有5.9分的觀眾口碑來說,筆者認為不大可能。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因此,歡喜傳媒選擇線上放映後,不僅省去了對賭的票房壓力,還為影片賺來一波口碑營銷,讓製作成本只有2.1億的《囧媽》穩賺不賠;股價也在1月24日當天上漲43%,市值漲了將近20億港幣。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1月24日當天歡喜傳媒股票走勢


其次,對於頭條系來說,收購《囧媽》電影的性價比非常高。這一事件引發了巨大的話題效應,#字節跳動請大家看《囧媽》#一時間衝上熱搜,提高了頭條系的整體聲譽;也為抖音/快手/西瓜/火山等帶來了流量——

春節期間,快手、抖音日均用戶增量均超過4000萬。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第三,對頭條系旗下的西瓜視頻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頭條繫有三大短視頻應用,其中抖音熱度最高,火山主打下沉市場(定位接近快手),那麼西瓜呢?在歷史上,西瓜比較偏向PGC;最近一段時間,它明顯在向長視頻擴張,推出了自制綜藝和自制劇。西瓜視頻首頁的第二欄是“放映廳”,也就是長視頻內容。抖音、火山播放《囧媽》可能只是給用戶圖個新鮮,

西瓜播放《囧媽》則可能意味著平臺定位和調性的持續、根本性轉變。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院線聲討“《囧媽》行為”,暴露電影利益分割


《囧媽》上映後,得到了觀眾們一致的好評。許多網友都讚歎徐崢有魄力、會變通。在徐崢的微博下,滿滿的都是粉絲的“表白”。但有支持的,自然有反對聲音。無緣上映的影院則紛紛表示,此舉“落井下石”“壞了規矩”。本身此前帶頭提檔,就已經遭到了部分影院的反感,這次《囧媽》乾脆放棄院線投奔流媒體,算是把院線和影城們得罪個遍。


上海、浙江、南京、徐州、蘇州等電影行業共計5萬多位從業人員公開發表《關於電影的網絡首播的聲明》,表示此次“《囧媽》行為”,給全國影院帶來重大損失。並聲明要對接下來他們的電影“不配合”。隨後,上海聯合、幸福藍海等23家院線集體上書電影局,呼籲抵制並追回損失。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但在筆者看來,這恰恰暴露出了我國電影行業的利益分割問題:據目前國內票房分成,通常一部電影票房的三分之一才是片方所能夠分到的數額(其餘三分之二包括院線分成、稅務等)。以去年春節檔季軍《飛馳人生》為例,3.5億製作費與1.5億宣發,該片至少要拿到15億的票房才算是回本,最終以17億收官,收益並不可觀。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其次,視頻平臺對電影內容並非沒有投入——《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的網絡播放權都賣出了比較高的價格;就算是檔次一般的院線片,下映後賣給視頻平臺一般也能獲得上百萬乃至幾百萬收入。當然,由於視頻平臺需要用戶黏性,尤其需要“持續地”吸引用戶注意力和付費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電影並非最優選擇。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第三,雖然特殊時期,部分影片選擇了特殊手段,但長遠來看,電影(時長在120分鐘左右、不間斷、工業標準較高的電影內容)天然最適合的場景是院線。從100多年前開始,電影就是為安靜黑暗的電影院準備的,觀眾希望獲得一個比較完整、無打擾、注意力集中的觀賞時間段。智能手機屏幕和碎片化時間並不適合電影,移動端(尤其是短視頻平臺)獨家播出也電影並非一個好選擇。


字節跳動或許成為最後贏家


字節跳動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網絡院線”從來都是被抵制的對象。


2014年9月,Netflix宣佈將和哈維•韋恩斯坦以及IMAX公司合作共推《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於2015年8月28日在Netflix網站和指定的Imax影院同步上映。消息傳出後,傳統院線立刻做出了回應:包括AMC在內的頂級院線紛紛表示,聯合抵制此片在美國上映。


2015年11月,樂視作為影片《消失的兇手》的出品方計劃將為其全屏影視會員帶來提前一天“超前點映”。但最終樂視影業還是按下了暫停鍵,“為了消弭誤會,維護影院院線利益,樂視影業與樂視會員部門經過緊急協商,決定停止即將舉辦的線上點映活動。”


去年,Netflix的《愛爾蘭人》曾經嘗試在傳統院線AMC、Regal、Cinemark上映,但據外媒報道,傳統院線希望保證90天的放映期後再在Netflix上線,而Netflix只能接受30天的窗口期。最終,他們沒有談攏。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另一方面,據媒體報道,字節跳動表面低調,事實上卻一直在招聘製片人、佈局長視頻內容。


今年春節檔的關鍵影片之一《唐人街探案3》的19家聯合出品方中,就出現了“北京字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為字節跳動(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成立於2018年10月15日,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為字節跳動CEO張一鳴,監事為字節跳動人力資源副總裁肖金梅。

沒有電影的情人節,“囧媽行為”,會催生中國“網飛”嗎?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除了《唐人街探案3》,“北京字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還聯合出品了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之外,字節跳動在劇集方面也有佈局,據獲悉,其已買下諸多“長尾劇集”版權,例如《家有仙妻》《鐵齒銅牙紀曉嵐》《家有兒女》《黑冰》,而西瓜視頻現已獨播《亮劍》《重案六組第一部》《德古拉》(BBC)等劇集。




“頭條系”正在小心地試水長視頻行業,但是承擔主攻任務的應該是西瓜視頻和抖音。《囧媽》的網絡獨播,沒有改變過去多年形成的天價採購模式,對視頻行業和影視行業而言均不存在革新性的變化。而且,歷史已經一再證明,天價買斷頭部內容只是權宜之計,可以在初期階段積攢人氣,但後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仍舊需要進一步探索。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