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馬哲峰

當前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的對茶產業造成了衝擊。面對春茶季的到來,江南茶區的浙江省,西南茶區的四川省、貴州省都已經初步出臺應對疫情的政策措施,積極謀求應對疫情對茶產業的挑戰。我們希望作為江北茶區重要產地的信陽市有關部門,能夠儘早重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及早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與信陽產區的茶農、茶企與茶商共同攻艱克難,為實現2020年底全面小康目標努力拼搏。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從信陽茶產業鏈上游來看,由於信陽茶區屬於江北茶區最北緣,茶樹的越冬時間長,春茶開採期限較晚。以往這些都是信陽茶區與其他茶區競爭過程中面臨的不利因素,這次卻因為開釆期較晚,暫時尚未受到明顯影響。在這次疫情影響下,西南茶區中的四川瀘州納溪早春茶,江南茶區中浙江麗水的早春茶,都已經開始遭受損失。以早春綠茶受損為標誌,為各產區敲響了警鐘,提醒信陽茶區的政府相關部門、茶農、茶企與茶商提前做好應對預案。

每年信陽春茶主要集中在三月下旬到四月下旬一個月的時間,尤其是對於農曆清明之前的茶有著深重的依賴。茶農主要的收入60%以上來自於春茶,真可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每年春節之後,過了正月十五,信陽產區的茶農就開始著手聯繫釆茶工。據悉,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有許多茶農尚處在觀望的過程中。以往信陽茶區的釆茶工,主要來自於信陽周邊地區的周口市、駐馬店市、南陽市等地。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信陽市、南陽市的疫情,在河南各地市中都比較吃重,尤其是信陽市表現的較為明顯。這產生了雙重不利影響,釆茶工的流出地、流入地都在遭受疫情的影響,對於人員的流動會產生較大影響。雙方都會由於擔心對方疫情,造成猶疑與觀望。

截止在目前,信陽茶區釆茶基本上完全依賴人工,如果釆茶工數量嚴重不足,將會對春茶的產量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從而導致經濟效益進一步下滑,必然會損害產區茶農的經濟效益。要知道在信陽茶區中,除了淮濱縣、息縣不產茶之外,其餘的溮河區、平橋區與羅山縣、潢川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固始縣都是茶的主產地。有統計數據顯示,信陽涉茶人囗在600萬人以上,其中大多數是茶農。更不利的影響在於信陽市產茶的縣區都處於大別山區的貧困地帶,脫貧致富,進入全民小康社會,茶產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建議各縣區有關部門在春茶季到來之前做好預案。按照樂觀的預期,疫情在2月底之前得到有效的控制,對於3月下旬開始的採茶季則更為有利。即便如此,信陽從周邊地市組織的釆茶工,很有必要進行健康篩查,防止釆茶期間,由於釆茶工聚集,可能出現的潛在疫情防控問題。這有賴於當地的醫療衛生部門,在茶季期間醫療資源下沉,防控到鄉鎮、村莊、農戶以及個體,並做好日常防控疫情的培訓工作。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寧肯提前做好預案,避免事後補救。此次疫情的慘痛教訓,想必大家已經是銘記於心。

面向未來,應當逐步研發並推廣機械釆茶,並加快擺脫對人工的依賴。這不僅是為了應對當下的疫情,而是著眼於長遠的發展,逐漸擺脫由於人口紅利下降導致釆茶工缺口逐年增加的困境,也有利於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從信陽茶產業中游的加工環節來看,從青葉的交易,到毛茶的初制,主要依賴的是千家萬戶的茶農。人員的交集密切,在面臨本次疫情的影響時,這是非常大的不利因素。基於樂觀的預期,即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需要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幫扶與應對措施得當。由於農戶的規模效應差、抗風險能力自然就弱。在應對本次疫情的過程中,提醒請當地的政府主管部門,及早加以疏導。盡最大可能實現青葉交易初制的就近、就地消化。這有賴於當地的茶企真正起到龍頭帶動作用,並自覺主動承擔起企業的使命與責任,為茶農們紓困解難。建議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最好在金融機構與茶企之間,起到促進融合的作用,由政府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解決茶企在春茶洪峰期間的資金難題。茶農、茶企、政府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難,實現抱團取暖。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統觀整個信陽茶區,雖然已經有信陽毛尖、信陽紅兩個公共區域品牌,但對於信陽毛尖為主的名優綠茶仍然有著深重的依賴,對於季節的敏感度高。這有賴於及時進行調整,比如信陽當地的茶企盧氏屬於出口導向型的企業,出產的是對季節敏感度低的大宗商品茶。在受疫情影響信陽毛尖類名優綠茶釆制困難的情況下,不妨嘗試挖掘同類企業的潛能,儘可能為茶農挽回損失。再有就是調整信陽產區茶類的產品結構,比如可以轉產白茶、黑茶等茶類,即便後期有庫存,也會伴隨年份的增加而有升值的潛力。再有就是轉產中低檔的烘青綠茶,作為茉莉花茶的茶坯,與苿莉花茶產區企業聯合窨制茉莉花茶。通過多渠道、多類型的開拓,轉化不利影響為有力利措施,千方百計為增產增收集思廣益並大膽付諸實踐。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從信陽茶產業鏈的下游來看,歷來信陽茶在產地都是以集貿市場類的散茶流通為主體。舉例在信陽市溮河區的溮河港鎮、董家河鎮環南灣湖公路一線,星落棋佈分佈著眾多大大小小的茶葉交易市場,規模大小不一,整體上屬於大分散小聚集狀態。而且市場功能比較單一,在疫情影響下,這種線下交易模式將遭受重大考驗。建議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引導茶葉專業合作社、各級茶葉龍頭企業,真正起到龍頭帶頭作用,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從傳統散亂的交易模式向相對集中的交易模式轉變。疫情的防控不容鬆懈,這同樣需要衛生醫療機構的預案支持。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從以往線下面對面的交易模式向線上的電商交易模式轉變。在現有發達物流體系、資金支付體系的支撐下,可以擔負起更大的流通功能。提倡莫要等到茶季到來,坐等客商上門,而是轉變思路,將銷售端前置,提前與目標客商進行溝通和交流,以銷量定產量,避免導致產品積壓而產生經濟受損的不利形勢。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從當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來看,不利因素已經逐步從隱性向顯性轉化,應當及早加以重視。以往的數據,信陽茶園面積在200萬畝以上,年產量在3萬噸以上,是當地典型的富民產業。茶葉的銷售,最主要的是省內的消費市場。以往都是以散茶的形態發往鄭州等各地市,其中鄭州茶葉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擔當起的是樞紐中轉批零的角色。而今,受疫情影響,鄭州茶葉市場需要到3月2日之後才能復工。鄭州街邊小型門店類的茶店,在3月2日以後也暫不允許復工。各地市也有類似的情況,傳統線下銷售渠道受限,都將對茶葉的銷售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湖北省武漢市是信陽毛尖重要的省外消費地之一,預期將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擴展到了各行各業,基於樂觀的預期,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第一季度;基於悲觀的預期,對經濟的影響將貫穿全年。無論是樂觀或者是悲觀,對於經濟的影響,都已經無可避免。特別提醒大家,由於整體經濟遭受損失,會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糧、油、肉、禽、蛋及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須物資,受疫情影響整體價格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作為農副產品,茶葉不同於前者,屬於一種彈性較大的消費品,受經濟影響的波動會比較大。受制於人力成本等方面的影響,上游原料有上漲的壓力。受制於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影響,下游產品有價格下跌的趨勢。兩者相較,預期今年春茶價格將有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高檔茶的需求會受到抑制。而適合於市場需求的中低端茶,特別是性價比高的口糧茶,市場的需求預期上升。總體來看,2020年信陽茶的產量、銷量、產值都有可能出現下滑。茶葉,作為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飲品,在短期疫情導致的健康訴求增強,與長期美好生活方式的牽引下,長期看仍然有著明顯的向好趨勢。

信陽茶產業如何應對當前疫情的挑戰?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成為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疫情下經濟受損連帶對茶行業的不利影響,終將會伴隨著疫情的過去而消散。作為一種健康的產業,作為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茶產業終將會迎來光明的未來!(作者單位:行知茶文化講習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