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好奇心,是人類發展最大的推動力,是世界進步的源泉。小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促使著他們不斷追求新鮮的事物,

不斷去嘗試,儘管有時候這種嘗試有點“可怕”。

小靜的女兒今年已經1歲大了,長得活潑可愛也不認生,前兩天週末,小靜正好休息,就打算帶著女兒去超市逛一逛,到了超市之後小靜想著家裡水果可能沒剩下多少了,就推著女兒到了水果區。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小靜覺得超市裡橙子比較新鮮,就停下來挑了幾個,女兒看著媽媽在選水果,自己也特別好奇,就坐在購物車裡用自己的小手夠橙子,一會捏捏這個,一會換另外一個捏一捏,還用自己的小指甲摳橙子玩

小靜一回頭就看到了女兒的動作,但還是溫溫柔柔的跟孩子講道理:“女兒,你不能這樣做啊,要不然這些小橙子就沒有人願意帶他們回家了”,隨後就把女兒玩的那幾個橙子一塊拿去稱重了。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但是等小靜推著購物車到了買柚子的攤位時,女兒又想要用手去夠。小靜覺得孩子對各種顏色的水果感興趣其實很正常,要是隨便摸一摸也就隨孩子去了,但是明顯這是個“小破壞王”啊!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小靜覺得應該給女兒一個教訓,直接奔著榴蓮攤位過去了。果然,女兒因為沒見過榴蓮,又想用手去捏。但是榴蓮可不像其他水果那樣“好欺負”,這下子女兒可遭了罪,嫩嫩的小手直接就被榴蓮殼扎到了,委屈的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後來小靜再推著女兒路過各種各樣水果的時候,女兒再也不敢用手去捏了。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小靜的做法也得到了網友的一片讚歎聲,很多網友都紛紛留言,“哈哈哈,這下小寶貝可真的是長記性了”、“寶媽好機智啊,孩子真的是越不讓幹什麼就越想要幹什麼!”

有沒有家長有相同的經歷,自己家的小寶寶一點都不聽話,一件事說幾遍都記不住,下次繼續犯毛病?而且和寶寶好好說也沒用?其實啊,這是你的管教方式不對。聰明的家長都是這樣管教孩子的。

1、用身體語言向寶寶溝通

兩三歲的小寶寶大腦語言機制還沒有發育成熟,你說了一大堆,寶寶其實只聽懂了幾句話,而且忘的也快。對於寶寶,比起長篇大論的講道理,運用身體語言,才會更容易讓寶寶接受和理解。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2、家長言傳身教

兩三歲的小寶寶正是模仿能力強的時候,大人們做什麼,小寶寶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會去模仿,而家長們的行為是對寶寶影響最深的。

因此,與其費口舌教寶寶、給寶寶解釋,不如言傳身教,在日常的習慣中影響寶寶,讓寶寶學習好的行為習慣。

3、讓他自己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

孩子叛逆期,難免會摔東西或者一些破壞行為,一定要讓他自己承擔後果,例如摔了東西,讓他自己去修理,撕了書讓他自己粘起來。

一定要讓他知道,犯了錯誤就要承擔後果,這個後果不是父母的責罵,而是它對於別的物品或者人的傷害後的彌補。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4、家長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

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教育專家徐國靜老師說,“如果家庭教育僅限於如何培養兒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質,那麼這樣的家庭教育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父母素質不高,怎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又怎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

父母愛子女,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愛子女是有學問、有講究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系列書主要講述了父母如何去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推薦給大家!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本書通過一些真實性案例,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錯誤,使家長避開一些長期以來理所當然的誤區,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帶來了最直觀、最有效的經驗指導。

女兒超市捏水果,寶媽的做法機智又好笑,網友:這下長記性了

五冊書僅需88元,想要購買的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