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對於這部電影,很多影評者只從喜劇的故事內容來解讀,這頗為片面。導演融入這部影片的真正用心,必須要從多層面進行解讀。@燕過無際

小眾高分電影《半個喜劇》是由導演周申和劉露共同執導的一部喜劇電影。兩人合作的前片《驢得水》搬上銀幕獲得好評,而這部《半個喜劇》更是將喜劇,荒誕感融合,一路現實到底。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孫同和多多是好朋友,多多是北京人,孫同是小地方考來北京的。孫同免費借住在多多的公寓裡,面臨畢業和就業的那個夏天,多多準備結婚,孫同也找到了留北京的工作。可是一個女孩出現改變了倆人的生活。

電影從頭至尾以三個年輕人為聯結,故事本身帶給觀影者喜劇感覺,於此之外,導演在故事的背後也設置了三個主題呈現。

在我看來,從未知到找到真正的生活方向,這些主人公的經歷其實是在表達現實生活的友情、愛情與親情。如果僅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我無法體會到這部喜劇電影的真正魅力。

因此,本文將從“人物性格、物品的象徵意義、主題呈現”這三個層面進行深度解讀:

整體的人物性格:三種人物性格細膩而貼近現實,現實的背後給我們以各種深度啟示

物體的象徵意義:口紅、球服等物品都極具有象徵意義,引起觀眾的深度思

故事的主題呈現:故事背後的深意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彰顯友情、愛情、親情的選擇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01、三種人物性格細膩而貼近現實,現實的背後給我們以各種深度啟示

三個自由浪漫的年輕人,過著各懷心思的人生:有人急著擺脫單身,有人想在結婚前放蕩一番,有人想在大城市站穩腳跟。因為一次情感出軌,三人扭結成了一團“嬉笑怒罵”的亂麻。當各種價值觀碰撞在一起, 當一個人需要平衡親情友情與愛情......他們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

1.鄭多多 : 紈絝子弟、佔有慾極強的大男子主義

鄭多多臉譜式紈絝子弟,大男子主義者,佔有慾極其強烈,謊話精,睡別人的老婆,請人家全家過來參加自己的婚禮,真是惡趣味。騙泡睡自己中學女神,中學時搶女神的書包也是早就丟了,這不是喜歡,是佔有慾作祟,睡完後還不許自己兄弟和她談戀愛。這種人,就是家教慣出來的,還沒走出過自我中心的小孩思維,我就是想佔有一切,而且你們都要讓著我,我睡過的女生,你們不能染指。

影片結尾,新娘終於知道鄭多多的為人後,拒絕結婚。自食其果的鄭多多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在未婚妻跑步時陪著,遞水。這就是在感情世界的不忠帶來的惡果,以為全世界都圍著自己轉。甚至,在知道孫同喜歡的是自己的初中女神的時候,用工作和戶口的事情來威脅。這就是典型的紈絝子弟,以為只要有錢都能解決好一切事情。熟不知,現實打翻一切的時候,後悔的卻是自己。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2.莫默 : 大齡剩女,有著自己的規則和底線,擁有獨特魅力,渴望愛情

大齡剩女,強調自己不委屈自己,不說謊,想和這個灰色的世界硬碰硬,我覺得此劇她的臺詞三觀最正,尤其是反對孫同的,我沒生在天上,我也想過更好的生活,你沒凍死,沒餓死,為什麼沒有辦法?為什麼要妥協?

在相親的時候,銀行行長打來電話要求插隊,莫默果斷拒絕了。相親男就說,你敢掛行長的電話。莫默就說,為什麼不呢?這就是一個有著自己的底線的人,規則就是規則。

在最後,這個有著自己規則的大齡剩女,在經歷感情被騙後,以自己的純真和獨特魅力吸引了孫同,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這個世界,我們還是要堅信可愛的人終會有自己的收穫和幸福。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3.孫同 :小地方出身,復讀三年,堅持所想,收穫屬於自己的愛情

孫同小地方出身,復讀三年,終於在北京畢業,並通過多多家的關係找到工作和解決戶口等問題。一方面享受著多多提供的幫助,另一方面卻要幫多多隱瞞著多多的感情問題。

明明知道多多是渣男,還幫著把初戀高璐往火坑裡推,並且還是多多和高璐的媒人,所以多多才把一無所有的孫同當兄弟,每次高璐和多多有矛盾,都是孫同調解,他以為多多會改掉身上的毛病,但是並沒有希望的那樣。在最後,他放棄了工作和所謂多多幫忙辦理的戶口,選擇和莫默在一起。

不要委屈自己,不論是車子,房子,戶口,還是婚姻,沒有就沒有吧,只要沒有凍死,餓死,就還有的選擇,選擇做一個真正的自我。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02、物體的象徵意義:口紅、球服等物品具有象徵意義,引起觀眾的深度思索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圍繞三個人展開,於是,導演在該片中口紅、球服等有象徵意義作為載體。

電影中這些物品單獨來看不能理解什麼,但是值得細細品味因為它們不僅承載了導演對電影的深情,也呈現影片背後的主題。

1.莫默的口紅

電影一開場,莫默就出現在鄭多多家樓下,滿心以為她會跟鄭多多有個美好的晚餐時光,於是就著旁邊的玻璃門拿出了口紅,美美地塗抹了幾下。在見可能存在曖昧的男人之前塗抹口紅代表著什麼?

張愛玲曾經說過“你們可以不施粉黛,可以素面朝天,但至少要塗口紅,只要塗了口紅,就能讓整個人光鮮起來。”從莫默的角度來看,她對接下來可能要跟鄭多多發展的關係是抱有期待的,因為她在現有的條件下,至少有一隻口紅,能讓她光鮮美麗地去見一個男人。

可是默默剛塗完口紅沒多久,這支口紅就掉地上了,這代表著莫默的美夢成空,鄭多多把她的芳心打碎一地。通過一隻口紅道具的設計,電影已經預示接下來的情節發展。

2. 鄭多多的球服

鄭多多為了阻止莫默的離開,不僅把她的文件袋截胡了,還厚顏無恥地把放在孫同衣櫥裡的初中球服拿出來,證明“這就是我的房間。”

這個球服不僅只出現了一次,它還出現在後來高璐婚禮上鄭多多和莫默中學時代合影的照片中。照片上的他和莫默就是穿著這樣款式的球服一起合影的。這件球服作為一種時間的印證,證明著鄭多多和莫默在中學時代的關係。

因此她給了高璐重重一擊,莫默不是孫同的女朋友嗎?她和鄭多多是中學時代的同學?為什麼鄭多多假裝不認識她?細想之下,高璐就從這張照片裡開始發現鄭多多渣男的本質了。

除了這件球服,還有孫同借鄭多多的那件紅色棒球服。第一次在酒吧唱歌,孫同還穿著它。第二次在酒吧面對莫默唱歌,他就沒有穿這件外套了。仔細想想,可以理解為孫同在遇到莫默之後,逐漸地脫掉了鄭多多給予他的人情累贅。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3. 孫同的歌

在莫默沉浸在被鄭多多欺騙感情的悲傷之中,孫同接到前輩梁翹柏要歌的微信,孫同於是當著莫默的面,錄起了歌。

“別難過我親愛的姑娘,別讓我的世界黯淡無光......”

只一小段,就讓莫默淚流滿面。孫同無意之中,安慰了莫默受傷的心。

這一次是無意,那麼第二次孫同在酒吧唱起了這首歌,就是刻意而為之了。因為此時的他,看見了莫默美好的一面。他發現,這個姑娘是一座寶藏,照亮了他黯淡的人生。

這首歌,讓莫默和孫同的在一起,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說是紅娘般的存在。

4. 孫同的新眼鏡

因為相親男對莫默出言不遜,孫同雖然不會打架,但還是為了她強行出頭一次,結果被相親男暴打一頓,自己的眼鏡還被打壞了。作為賠償和感謝,莫默帶孫同去眼鏡店配過一副新眼鏡。

在眼鏡店裡,導演呈現了莫默和孫同一組有趣的對話,與對話相映襯的是一副搞笑的錯位圖。

導演利用鏡子這一道具,呈現了莫默的頭+孫同的身以及孫同的頭+莫默的身的兩幅畫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上兩人對話中微微的曖昧,等於直接告訴觀眾,這兩個人接下來不在一起都天理難容了。

換了莫默給自己配的眼鏡後,孫同情緒爆發時,有了更多對眼鏡動作的細節處理。而沒有換眼鏡之前,孫同跟媽媽以及鄭多多的吵架,這些細節動作都是沒有的。這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莫默給他買的這幅眼鏡,讓他更清晰地看到這個世界的是非分明、善惡醜美,也讓他更有勇氣爭取自己想要的。

這副眼鏡,可以看做是孫同人生的一次新生,而這次新生,是莫默喚醒的。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5.鄭多多的瓶裝水

在鄭多多和高璐的婚禮上,鄭多多扔給孫同一瓶水,這瓶水是他喝過的。本來兄弟之間相處不拘小節,你扔給我我喝了,但是孫同不喝了。他把那瓶水放下,重新開了一瓶新的。

孫同從小地方來北京發展,住在鄭多多家裡、穿鄭多多的衣服、用鄭多多不用的東西、上鄭多多給他找的班、等鄭多多給他辦北京的戶口......

想起以往這些,孫同不喝鄭多多給的水,就存在某些意味了。其實,這也是一個鋪墊,孫同決定絕地反擊,他想做自己了,他再也不想依附鄭多多了。

果然在最後,他和莫默把鄭多多的婚禮毀了。

以上這5個前後相繼出現的道具,既隨著電影的劇情出現在合理的時間、地點,同時也推動著劇情向前發展。

有人說:如果電影是造夢的藝術,那麼道具就是在為夢境的實現創造一個舞臺。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03、故事的主題呈現:基於《半個喜劇》的劇情,我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友情、愛情、親情的思考

電影的故事和環境很簡單,導演選擇了三個人的情感線索,讓所有的故事在三個人之間發生,結束。在這種簡單的情節下,才能更彰顯整部電影的寓意所在。

三個主角,最終衝破迷茫,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下面,我將根據《半個喜劇》的電影內容,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對友情、愛情、親情的三點思考:

①友情:真摯的友情是純粹的,是美好的

電影中孫同因為是小地方出身的,家裡並不富裕。在北京實習的時候和多多住在一起,友誼深厚,一件衣服不分彼此。多多幫忙解決戶口和工作的問題,孫同因為接受了多多的幫助,在生活中給與了很多幫助和照顧。然而當莫默出現,多多卻以孫同的工作和戶口為威脅,要求孫同放棄莫默。友情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充滿了物質利益的友誼之船卻翻了。

現實生活中,周圍太多的因為各種利益放棄了自己的曾經那些美好的友情,隨波逐流,平於大眾。最美好的友誼是純粹的,不管經歷多大風浪,都是堅如磐石。

電影背後隱藏的真諦就是如此,真正的友情是我們值得一生去追求和保護的。現在,有太多的人忘記自己的友情,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請記住哪些曾經追逐的真摯友情,會成為心底最美好的回憶。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②愛情:愛情終是美好的,三觀相合終會遇良人

在該片中,莫默是一位大齡剩女。經歷無數的相親,三觀不合是一個重要原因。莫默有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現代這個社會,誰會拿著你的原則做事呢?說會理解你的規則呢?正是沒有人支持,所以單身如此之久,但是孫同的出現就是那個相信和支持她的原則和底線的人。這一喜劇的設定,反映愛情的美好該建立在有三觀相合的伴侶基礎上。

如今,社會風氣開放,少男少女的愛情懵懵懂懂,不管三觀是不是合適就在一起結婚,經歷不了歲月的檢驗,最終如同電影情節裡一般,形單影隻,孤獨成長。

電影告誡單身的成年人:愛情的美好是上帝精心設計的,但你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到真正愛你,和你三觀相合的人,以免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③親情:感恩親情,但是錯誤的親情綁架,我們也要敢於去反抗

電影中,孫同的母親一直希望孫同有一個女朋友,但見到莫默的時候卻是因為(莫默和多多以前在一起過,怕得罪多多)孫同的工作和戶口與多多有關,就以裝病和無家可歸相逼孫同分手,甚至想出讓他們分手,等孫同的戶口拿到後再在一起。最後孫同衝破母親的阻礙還是選擇和莫默在一起。

但電影真正想表達的是對於父母不對的地方我們要敢於反抗。

我們都有父母,都在他們精心呵護下長大成人,在這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親情的偉大和溫暖,但是對於父母的操控和不對的地方,我們也要敢於反抗,不要讓自己活在後悔之中。

從人物性格、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半個喜劇》的魅力

總結一下: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片喜劇電影,其中也蘊含著深刻的情感哲思。如果僅從故事內容來看,實在過於片面。因此本文就這三個層面,由淺至深的呈現我對此的一些思考。

電影的結尾,三位主人公也終於收穫了自己的結局。多多認識錯誤祈求未婚妻原諒,莫默和孫同收穫愛情在一起,人生之路繼續向前。其實這就是每個人正在經歷的,而我們內心深處,都存在一個隱形的半個喜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