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引言

2020年1月中下旬,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並且迅速擴散至其他省份,引起了廣泛關注。隨後為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春節假期延長,多地企業或主動或被動延長復工日期。整體上,疫情事件將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毫無例外,對房地產市場而言,也將產生較大的衝擊。

事實上,疫情發生前,房地產市場環境已經較為緊張。一方面,2020年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調控政策已較為嚴格;另一方面,2019年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約束又進一步收緊。為深入瞭解房企的債務現狀,高負債背後的深層邏輯,此次疫情將帶來的影響,以及未來的債務走向,我們選取了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前30名的房企作為樣本,通過兩個常用的衡量企業債務水平的指標將30個房企劃分為四個梯隊;然後從企業的業績表現和投資戰略等方面對每一梯隊內的房企進行分析,總結每一梯隊房企的特徵和位於該梯隊的原因;最後,根據當前的市場環境和企業的經營現狀,預判企業未來的債務走向,並給出我們的建議。

一、TOP30房企的債務水平

房地產是重資金行業,具有高槓杆特性。本文選取的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前30名的房企作為樣本,其債務方面主要有兩個特徵:第一,負債水平較高;第二,外部資金多數投資於土地儲備。

債務方面,30強房企的債務水平總體較高。從行業的視角來看,拿地和建築施工等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而房企往往需要大量的外部資金支持以維持開發業務正常運轉。本文研究的30個樣本中,2019年上半年淨負債率均值為104.6%,最大值為230.4%,說明部分30強房企有息負債可能過多。此外,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為54.6%,最大值為77.8%(本文資產負債率均指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下同),也進一步驗證了房企負債水平較高的事實。

房企外部資金用途上,則多用於土地投資。本文構建了負債貨值比指標以衡量土儲貨值中外部資金的使用比例。負債貨值比是負債總額與企業土儲貨值的比值,反映單位土儲貨值中負債資金所佔比例。負債貨值比越小,說明企業單位貨值中使用的外部資金越少,即企業負債投資土儲的力度越小;反之,則力度較大。

假設土儲貨值能夠完全出售,去化率為100%,則30強房企的負債貨值比的均值為37.2%。說明理想情況下,房企取得單位貨值,將使用0.372單位的外部資金。考慮到當前房地產行業調控較為嚴格,100%的去化速度過於理想,如果調整去化率為60%,則在60%的去化率假設下,30強房企的負債貨值均值為62.8%,即房企單位有效貨值中使用的外部資金高達0.628個單位。無論是100%去化率還是60%的去化率,均證明房企取得的土儲貨值中,使用了較多的外部資金。

圖表:TOP30房企負債與貨值數據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注:TOP30房地產企業是指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排名前30的房企。由於本文分析過程中將多次使用土儲數據,但是排名29的華僑城和排名31的招商蛇口在2019年半年報中未公佈土儲數據,故剔除上述兩個房企,增加了第32名遠洋集團。表格中各指標的計算公式:淨負債率=(有息負債-貨幣資金)/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率(剔除預收賬款)=(總負債-預收賬款)/總資產;負債貨值比=總負債/(去化率*貨值),其中貨值= 2019年6月總土地儲備*6月銷售均價,去化率決定企業能去化的貨值比例。

二、從四個梯隊分析TOP30房企的債務分化特徵

整體上,房地產行業負債水平較高,但是不同房企在負債水平和負債結構方面存在明顯的分化特徵,而且在土地投資方面,外部資金的使用力度也不盡相同。至於不同房企之間為什麼存在負債差異,以及未來債務水平的趨勢如何,我們認為需要結合企業業績特徵和投資戰略等進行分析。

為此,我們以淨負債率和資產負債率的均值為座標原點,建立一個座標系,然後將30強房企劃分按負債水平劃分為四個梯隊,從四個梯隊分析TOP30房企的債務差異,原因及走勢。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顯然,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率都低於均值時,房企債務水平相對較低;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率都高於均值,房企的債務水平相對較高。當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一者低於均值,一者高於均值時,我們主要採用淨負債率的高低來衡量企業的債務風險。綜上,在本文的四個梯隊中,從第一梯隊到第四梯隊,負債水平由低至高。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三、第一梯隊:低負債,穩經營

位於第一梯隊的房企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率都位於均值水平以下,且銷售業績靠前,經營穩健。按照負債水平較低的原因,我們認為這一梯隊內的房企又可細分為三類:規模增長訴求較低的房企、主動降槓桿的房企以及持穩健經營態度的國企或央企。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1.大型房企規模增長訴求低,債務結構調整空間大

頭部房企土儲優渥,銷售業績靠前,已具有規模優勢。這類房企的規模訴求往往低於中小房企。而且隨著樓市調控收緊,大型房企對待投資的態度也愈發謹慎,如拿地以補充土儲為主;對土儲的質量,地理位置等嚴格把控,寧可不拿地,也不錯配投資資金等。這類企業銷售業績拔尖,投資速度隨政策調控收緊而放緩,短期內將有更大的騰挪空間。

以碧桂園和萬科為例,企業具有幾大共同特徵:(1)土儲總量充足。截止2019年上半年,碧桂園總土地儲備為36212萬平方米,萬科總土地儲備為15320萬平方米;並且萬科和碧桂園的貨值存續比均介於3至5年之間,土地儲備能有效保證幾年內的持續發展。(2)銷售業績位居頭籌。全年銷售金額6000億以上,鉅額的銷售回款,可滿足企業的流動性需求。(3)2019年二者全年新增土儲貨值低於企業的銷售金額,企業土儲投資增速較銷售業績顯著放緩。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注:總土地儲備是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單位:萬平方米。銷售金額和新增土儲貨值是2019年全年累計值,單位:億元,排名見億翰智庫《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和《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銷售金額以企業公佈的為主,企業未公佈則採用億翰榜單數據。存續比=總土地儲備/年銷售面積,單位:年。

當前,這類企業土地儲備多,銷售業績靠前,現金流充足。疫情衝擊對這類企業的影響相對較小。長期來看,若企業的規模優勢能繼續保持,則未來將有更大的空間調整債務結構。

2.房企主動降杆杆,債務易調控至合理水平

過高的債務水平意味著較大的償債風險。房企通常在衝規模階段積極補充土儲,從而形成了較高的負債。但是隨著階段性目標完成,企業又將主動降槓桿,優化債務結構。這類房企債務水平往往是先高後低。比如融信中國和中梁控股均在2018年實現千億目標,隨後主動調整債務結構,債務水平顯著好轉。

融信中國2018年實現千億目標後,將降杆杆設定為企業的核心目標之一。2018年淨負債率下降了54個百分點,由159%降為105%。2019年上半年,融信中國淨負債率已降至43.5%。在降槓桿方面,融信中國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梁控股是浙系房企,但是它在2016年開始了全國化佈局,因此,土儲總量增長的同時,企業債務也大規模上升,如2016年其淨負債率高達1790.2%。但隨著銷售業績增長,企業負債水平顯著降低。中梁控股2018年跨進千億陣營後,淨負債率則降至58.1%。2019年中梁控股又通過上市,進而優化了企業的融資結構。從2019年中期報告中的數據來看,中梁控股淨負債率已降至43.5%。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綜合而言,主動降槓桿的房企,債務容易調控到合理水平。但是如果未來企業戰略發生變更,如規模化訴求強烈,土地儲備獲取力度加大,其債務水平仍可能繼續上升。後續待疫情緩解後,我們建議這類已初具規模的房企適當發展多元化業務,一方面為企業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另一方面又可緩衝政策調控對房地產開發業務的不利衝擊。

3.部分民企和央企債務結構穩健,資金使用效率可進一步提升

國企或央企自帶優良基因,融資門檻低且融資成本相對低廉。但是,近年來,央企成為“三去一降一補”的首要實踐對象,因此,國企雖然有融資優勢,但是企業債務把控嚴格;結合企業穩健的經營風格,企業債務近年來一直維持在合理水平。另外,少數民營企業銷售業績靠前,長期秉承穩健經營的理念,債務結構合理,負債水平也一直穩控於低位,如龍湖集團。

2019年,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和龍湖集團等千億規模房企銷售金額位居前十,除華潤置地外,其他企業的新增土儲貨值均低於銷售額,說明土儲增速有所放緩。土儲存量方面,這類企業的土儲可供開發4至6年,處於30強房企的中等水平,短期內,土地供應有保障。

穩健的經營業績,較低的債務水平,還有充足的貨幣資金將有助於這類企業從容應對此次疫情產生的負面影響,而充足的土地儲備將保障企業未來幾年正常運營,企業債務方面也將繼續維持低水平。但是這類企業的貨幣資金使用效率方面還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從現金短債比數據來看,現金短債比遠高於1,企業短期基本無償債風險。然而,過高的現金短債比意味著資金閒置。這類企業可以適當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加投資力度,為企業業績增長錦上添花。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注:銷售金額和新增土儲貨值是2019年全年累計值,單位:億元,排名見億翰智庫《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和《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存續比=總土地儲備/年銷售面積,單位:年。現金短債比=貨幣資金/短期借款。

四、第二梯隊:投資謹慎,穩控拿地支出

與第一梯隊相比,位於第二梯隊的房企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更高。主要原因是第二梯隊的企業多為中型房企,一方面,它們有一定的規模訴求;另一方面,在調控偏緊的政策環境下,這類企業銷售回款額與頭部房企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增加土地儲備時,或是放緩拿地速度,或是降低拿地成本,以控制拿地支出的金額。這些企業投資積極性增長的同時,債務水平也略高一籌。若房地產市場環境無較大變動,這類房企或能保持在第二梯隊,但是受疫情衝擊後,這類企業債務風險可能增加。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1.中型房企謹慎投資,負債水平趨穩

在樓市調控政策趨嚴的形勢下,不僅大型房企放緩了拿地速度,中小企業為保障充足的現金流,投資也更趨謹慎,負債水平略高但整體可控。

遠洋放緩投資力度,2019年新增土儲貨值僅為銷售金額的三分之一。雅居樂持審慎的投資態度“拿好地,不錯拿地”,2019年新增土儲與銷售土儲較為接近。鑑於這類企業存續比較高,短期內可供開發的土地有保障,短期內放緩拿地速度的策略依然可取。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注:銷售金額和新增土儲貨值是2019年全年累計值,單位:億元,排名見億翰智庫《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和《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存續比=總土地儲備/年銷售面積,單位:年。

謹慎拿地是2019年30強房企投資的主流態度,而且位於第二梯隊內的房企債務水平相對而言也較低。因此,短期內,持謹慎投資態度的房企槓桿水平或將繼續保持。

2.拿地方式多元化,成本與債務水平或同時下降

招拍掛是房企填補糧倉的主要方式。但是近年來,多數房企為了低溢價獲得優質土儲,拿地方式更加多元,往往是收併購,城市更新或舊改並駕齊驅。

受樓市調控以及融資收緊等影響,2019年許多中小公司面臨現金流壓力,部分房企頻頻出讓項目或項目公司股權。這為現金流充裕的房企提供了收併購補充土儲的大好機會。例如,越秀地產和世茂房地產在2019年積極實施收併購策略,收購了較多低價土儲。大幅的收併購支出雖短期內增加了房企負債水平,但為房企未來開發贏得了更大的成本優勢。

城市更新或舊改也是備受歡迎的屯糧方式。一方面,城市更新或舊改等獲得的土儲成本較低,另外房企可以為城市更新或舊改項目創造更多的增值服務,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盈利空間。但是與收併購相比,城市更新或舊改更看重房企的操盤能力。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漸由上升通道進入橫盤期,憑藉“快週轉”獲取高額利潤的方法已經不那麼奏效。因此,有能力有實力的房企紛紛出擊城市更新和舊改項目,拓展企業業務版圖。譬如,奧園、雅居樂、旭輝和龍光等中型房企積極參與城市更新和舊改項目,控制拿地成本的同時增加土地儲備。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通過收併購,城市更新或舊改獲得土地儲備的企業,投資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這類企業當前負債水平適中,銷售業績靠前。低成本獲得的新增土儲是企業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保障。這類房企若能保持當前的銷售業績增速,未來業績增長的同時,利潤水平或將提升,債務水平將更加安全可控。雖然多元化的土地投資方式有助於降低投資成本,但是過多的土地投資將消耗企業大量的現金流。受此次疫情影響,這類企業的現金流可能面臨一定的壓力。

五、第三梯隊:投資激進,意在規模

第三梯隊的房企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低於均值,但淨負債率高於均值。位於這一梯隊的房企包括三個:綠地控股、金科股份和中南建設。首先,三者都在2017年以前儲備了較多的土儲,2017起銷售業績快速增長。但是銷售業績增長後,三者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金科股份和綠地股份拿地依然積極,意在進一步擴大規模;中南建設的目標則由規模增長轉變為效益增長。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1.房企持續投資土儲,需留意現金流風險

部分企業不僅在全國化佈局階段積極儲備土地,而且在全國化佈局逐步完善後,仍在持續儲備土地,助力銷售業績增長。這類企業可能志在擴張規模,但是需留意現金流風險。

綠地控股不僅土地儲備豐富,而且積極增加土地投資。(1)土儲增量方面,新增土儲貨值高於銷售業績,新增土儲排名位列前5。相對其他房企而言,綠地控股土儲增量位居前列。(2)土儲存量方面,綠地控股的土儲可供未來6至7年開發之需,土儲充裕。(3)土儲貨值和負債關係方面,綠地控股借款投資土地的力度高於大部分房企。我們採用負債貨值比來衡量企業融資投資土儲的力度,假設土儲去化率為100%,則綠地控股的負債貨值比為39.2%,高於30強房企的均值37.2%,即綠地控股借款投資土地的力度高於大部分房企。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注:銷售金額和新增土儲貨值是2019年全年累計值,單位:億元,排名見億翰智庫《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和《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負債貨值比=總負債/(去化率*貨值),其中貨值= 2019年6月總土地儲備*6月銷售均價,去化率決定企業能去化的貨值比例。存續比=總土地儲備/年銷售面積,單位:年。現金短債比=貨幣資金/短期借款。

金科股份“衝規模”的目的更為明確。2017年董事會換屆之時便通過了《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7-2020)》,明確指出2017-2020年期間,簽約銷售金額目標分別是500億、800億、1100億、1500億,並且力爭在2020年衝擊2000億元的目標。事實上,2017至2019年金科股份超額完成了業績目標,而且2019年已經完成2020年1500億的目標設定。如果銷售業績增速能繼續保持,2020年業績目標必能突破2000億。但是從數據來看,與綠地控股相比,金科股份的土儲投資增速和存量相對較小,負債貨值比更大。即土儲投資積極性相對較低,但是在土地投資方面使用了更大比例的外部資金。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對房企而言,規模既能彰顯企業的行業地位,又有助於降低融資和營銷成本。當前房地產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也是企業追求規模的反映。但是在房地產行業調控嚴峻,融資收緊的大環境下,這類企業在積極衝擊規模的同時,應該注重自身現金流管理,避免拿地過激,產生現金流危機。

在疫情衝擊下,多地住建局要求關閉售樓處,房企銷售回款下降,我們認為前期拿地激進,消耗較多現金流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現金流困境。根據2019年中期數據,綠地控股的現金短債比為0.92,金科股份的現金短債比為1.07。第三梯隊中綠地控股在發展的規模的同時,更應該留意企業當前的債務風險問題。

2.由規模增長向提升運營效益轉換,企業債務水平趨勢向好

另一部分企業在全國化佈局階段廣積糧,但隨著規模化目標的實現,則逐步規模增長向提升運營效益轉換,例如中南建設。

與規模增長相比,中南建設當下更關注企業的運營效益。但是前期(2019年前)積極投資積累的債務需要時間優化。因此債務水平與過去相比有所降低,但是淨負債率依然較高。後期若投資速度放緩,則債務水平有向好的趨勢。

2015年中南建設開始拓展二線以上城市項目;2016年開始調整拿地策略,增加二線以上城市項目;2017年加速全國化佈局;2018年後逐步完善全國化佈局,並且戰略目標向利潤增長傾斜。與其全國化佈局的投資策略相對應,新增規劃建築面積和新增土儲貨值在2017和2018年大幅增長,2019年逐漸放緩。同樣,淨負債率也在2017年達到233.22%,隨後小幅降低至2019年上半年的185.6%。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2018年中南建設不僅全國化佈局已經逐步完善,而且在銷售業績方面突破千億。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企業投資增速放緩,更強調盈利能力。因此2018年後毛利潤率和淨利潤率顯著上升,債務水平連續三年下降。

從2019年的市場表現來看,中南建設銷售金額接近2000億,但在土儲投資方面較為保守,新增土儲貨值低於銷售金額,投資速度放緩。償債能力方面,債務水平雖然位於較高水平,但投資速度放緩,以及企業流動資金充足,現金短債比為1.47,高於1,短期償債風險較弱。

與多數房企一樣,此次疫情衝擊將對企業業績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是由於貨幣資金較高,企業短期債務風險可能較小。長期來看,企業存續比為4.27年,按照2019年的銷售速度,土儲可供未來4至5年開發建設。如果企業放緩拿地速度,儲備低溢價或符合自身發展戰略的土地,債務方面,我們認為中南建設可能會進入第二梯隊或者第一梯隊。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注:銷售金額和新增土儲貨值是2019年全年累計值,單位:億元,排名見億翰智庫《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和《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存續比=總土地儲備/年銷售面積,單位:年。現金短債比=貨幣資金/短期借款。

六、第四梯隊:高負債,高土儲

位於第四梯隊的房企負債水平最高,它們不僅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高於均值水平,而且淨負債率高於均值。同樣,偏高的債務水平與企業過去和當前的土地投資策略密切相關,此外,也與企業的銷售業績緊密關聯。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首先,企業投資支出過多但銷售回款速度下降時,企業舊賬難償,不得不新增借款補充流動資金,暫緩燃眉之急。拆東牆補西牆的償債策略顯然抬升企業債務水平。其次,部分區域深耕型房企的深耕區域在近幾年遭遇了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銷售業績增速放緩。這類房企通過擴大土儲佈局區域,增加了土地儲備支出和債務水平。最後,也有房企將“嚴格的樓市調控政策和收緊的融資政策”視為土地投資的窗口期,2019年大力增加土地儲備,或優化土儲佈局,因此負債水平增加。

1.投資支出過多,銷售增速放緩,降槓桿仍有壓力

企業過去積極投資土地或其他多元化業務形成了大筆債務開支,但是目前銷售增速放緩,銷售業績不足以完全覆蓋過去的債務支出,因此當前債務水平較高,償債壓力較大。以富力地產為例,截至2019年中期,富力地產負債總額累計3340億,淨負債率高達219%。但這可以從富力地產近幾年的大額投資支出方面進行解釋。

投資支出上,一方面,富力地產在多元化業務方面投入較多資金,但創造的營業收入不足。

例如,2018年富力地產耗資199億購入萬達77家酒店後,酒店體量迅速擴大,不過其酒店業務並未產生足夠的現金流。另一方面,富力地產過去儲備了較多的土地。富力集團當前土儲存量較多,土儲存量可供企業未來4至5年開發。並且,富力還參與全國60多個城市更新項目,豐富的城市更新經營或許能將這些潛在機會轉換為土地儲備。但是企業土地儲備中使用的外部資金過多,負債貨值比為0.51,位居30強房企的第4位,說明富力地產充足的土儲貨值可能一半要用於償還債務。

銷售方面,富力地產2018年的銷售業績已突破千億,但是2019年銷售增速有所放緩。因此,債臺高築的情況下不得不通過發行債券、票據等方式繼續融資,償還前期借款,另一方面又放緩拿地速度,縮減支出。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根據2019年中報數據,富力地產的現金短債比僅為0.67,可能面臨短期償債風險。但是2019年下半年,富力地產又通過發行債券和配售等方式融入了較多的資金,或許償債壓力能短期得到緩解。在疫情衝擊下,地方住建局可能要求暫時關閉售樓處,我們建議此時應該加大線上的營銷力度,狠抓回款。疫情得到控制後,或許可以放緩企業擴張的步伐,加強去化,盤活企業資金。

2.向外擴張力度過大,短期債務可能繼續攀升

過去部分區域深耕型企業因深耕城市遭嚴格的政策調控,從而業績增速放緩。為對沖政策調控形成的系統性風險,它們走出深耕大本營,向外擴張。銷售回款速度變慢,以及向外擴張使得投資支出增加,最終企業債務水平持續上漲。

2017年北京“3·17”政策對以京津冀為核心發展區域的房企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至少對華夏幸福而言,有下列的後續影響。一是銷售業績增速放慢,排名大幅下跌;二是企業將業務版圖從局部區域逐漸擴展至全國核心城市群。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2017年起,華夏幸福銷售增速放緩,銷售額甚至在2018年跌至1291.76億元。銷售業績排名也由前10下降至22。銷售增速下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降低。

華夏幸福的主營業務有二,一是產業新城,另一個是房地產開發。2017年華夏幸福在深耕京內的基礎上提出核心城市群聚焦戰略,拓展了產業新城與產業小鎮開發區域。2017年也稱為華夏幸福產業新城異地複製的元年。

在銷售業績放緩的情況下,華夏幸福的擴張更加需要外部資金的支持,因而2017至2018年淨負債率急速攀升。

政策調控收緊後,這類企業不僅銷售業績直接受到影響,並且政策調控下,企業調整戰略的成本巨大。如擴大業務運營範圍和全國化等使企業投資支出大幅增加,進而債務水平達到較高水平。於華夏幸福而言,產業新城業務前期的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配套建設等耗資巨大,而盈利又有一定的滯後性,故債務方面可能還會繼續增長。但是,隨著產業新城園區逐漸成熟,產業新城產生的收入又較為可觀。綜合來看,債務方面可能短期內繼續增長,但是長期或能回調。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3.大規模房企逆市投資,債務長期或有下降的趨勢

2019年融資收緊增大了中小房企的融資難度,土地市場整體表現偏弱。但仍有部分大型企業選擇逆市增加土地儲備,導致債務水平上升。短期來看,這類企業加大拿地支出,企業債務水平增加。但長期來看,若企業能維持當前的銷售速度,未來利潤增長概率較大,槓桿水平有望降低。

融創不僅土儲存量大,而且新增土儲貨值多。存量方面,按照當前的銷售速度,土儲可保障未來5至7年銷售之需。增量方面,2019年融創憑藉銷售回款和融資借款,收併購和招拍掛同時發力,新增貨值總計6342.5億,位居新增土儲貨值排行榜第2名。此外,土儲投資中,使用的外部資金佔比較低。在100%去化率假設下,負債貨值比僅為26.6%,低於同行業三分之二的其他企業。原因可能是融創過去獲得的土儲成本較低,如過去收併購,逆市投資等已獲得了一定的成本優勢。

疫情之下,四大梯隊30家房企負債邏輯及走勢預判

注:銷售金額和新增土儲貨值是2019年全年累計值,單位:億元,排名見億翰智庫《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和《2019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新增貨值TOP100》。存續比=總土地儲備/年銷售面積,單位:年。負債貨值比=總負債/(去化率*貨值),其中貨值= 2019年6月總土地儲備*6月銷售均價,去化率決定企業能去化的貨值比例。

總體上,融創中國逆週期拿地,大規模積累土儲,導致了企業債務增長。同樣,大幅的投資支出可能佔用了較多的現金流。面對此次疫情危機,可能存在一定的現金流風險。但是大量的低成本土儲為未來房地產開發提供了利潤增長點,長期來看槓桿或有下降趨勢。

結語:

房地產行業的重資產屬性決定了行業的高槓杆,但房企當前負債率的高低與風險的大小並不完全可畫等號。企業當前的負債率高低受多因素影響,剖析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或能使我們更好的認識企業的風險。而且,我們也發現,即使假設貨值去化率為60%,房企貨值對總負債的覆蓋率也均超過1倍。

當然,也正由於房地產行業的重資產屬性,現金流於企業而言猶如生命線,特別是在銷售受限,融資渠道關閉的環境下,盲目加槓桿攻城略地或會使企業陷入被動窘境,戰略求變勢在必行。

受疫情影響,企業銷售業績和回款遭遇重挫,加之嚴峻的融資環境緊縮及各類剛性成本的持續支出,到期債務的償付期,企業資金端承受一定壓力,所以,短期內,如何做好現金流規劃,做好資金的期限安排對企業而言是當務之急


作者:億翰智庫
鏈接:https://xueqiu.com/4894626691/141255877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