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

《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

六大方面

多項舉措

條條超給力!

通知裡有關補貼類政策執行期限為疫情防控期間

保障重點企業用工

對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企業、重大工程,指定專人對接,優先發布用工信息,通過本地挖潛、餘缺調劑、組織見習、協調實習生等,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

對當地難以滿足的,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協助企業定向跨區域招聘。

對具有一定規模的,通過聯防聯控機制制定運送方案,有條件的可組織集中運送直達目的地。

對春節假期至2月9日期間開工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按照每吸納1名勞動者就業給予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已享受一次性穩崗補助的生產企業不重複享受;對提供職業介紹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照每成功推薦1名勞動者就業給予500元的標準發放就業創業服務補助,所需資金從就業資金中列支。

保障企業復工和職工返崗

根據疫情防控安排,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科學合理安排企業職工返崗復工,加大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力度。對不屬於確診、疑似、無法排除、密切接觸的集中收治集中隔離的“四類人員”的企業職工,督促其儘快到崗上班。

對轄區內企業、工程項目開復工時間,要通過多種有效渠道向員工提前通報。

加強輸入地、輸出地信息對接,依託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等向轄區內勞動者推送開復工時間。

針對農民工等人員流動特點,編制發佈預防手冊,指導勞動者做好居家隔離和返崗務工的相關防護。

針對企業行業不同特點特別是勞動密集程度,指導其做好衛生防疫、檢測儀器及藥品配置等工作,改善勞動者生產生活條件,為商超、便利店員工正常復工需要辦理相關證明提供便利。

鼓勵勞動者就地就近就業創業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以鄉鎮(街道)及村(社區)為單元摸排回鄉人員的就業需求,實現精準對接。

收集和開發一批適合農民工就業的崗位,引導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對有創業意願的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範圍,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創辦企業的每人給予5000元補貼。

對已發放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屬確診、疑似、無法排除、密切接觸的集中收治集中隔離的“四類人員”,

可向貸款銀行申請展期還款,展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並繼續給予財政貼息。

疫情防控期間,對處於失業狀態且未達到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人員,由失業人員參保地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失業補助金,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生活確實困難的,可按規定通過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或按規定申請臨時救助。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不得發佈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的招聘信息。

各類用人單位不得以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為由拒絕招用相關人員。

對因疫情導致勞動者暫不能返崗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勞務派遣用工。

支持企業

穩定就業

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將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於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20%。

要充分藉助“贛服通”等信息化手段,儘快實現穩崗返還申請、審核、公示、發放全程網上辦理。

支持企業開展在崗培訓,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在停工期、恢復期組織職工參加線下或線上職業培訓的,可按規定納入補貼類培訓範圍。

統籌使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用於支持受疫情影響企業穩定崗位、保障基本生活等支出。

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將1年內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數達到現有在職職工人數比例下調至20%(超過100人的企業下調至10%);1年內企業穩定就業崗位達到95%以上的也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扶持。

對符合條件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進行重點扶持,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600萬元;貸款額度在300萬元以內的,財政給予全額貼息;鼓勵各地財政對300萬元以上的貸款額度進行全額貼息。

加大創業載體獎補力度,支持創業孵化園區、示範基地降低或減免創業者場地租金等費用。

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舉措

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充分利用國家、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網和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開展就業服務,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共享發佈機制。

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籤約、網上報到,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

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延長報到接收時間,可通過信函、傳真、網絡等方式為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簽訂、就業報到手續。

視情調整2020年度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基層服務項目招募筆試面試時間,筆試已經結束的推遲面試時間,調整後的時間要及時告知考生並向社會公佈。

確屬工作急需組織公開招聘的,應落實衛生防疫要求,儘量採用電話、視頻、互聯網等非現場接觸方式辦理有關事項,相關體檢、考察活動可延後開展。

加強求職心理疏導,組織有經驗的職業指導師、心理諮詢師和高校心理學教師,推出一批在線諮詢指導課,開通心理熱線。

推廣優化線上公共就業服務

組織各級各類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加大網絡招聘等線上服務力度,推行視頻招聘、遠程面試,動態發佈崗位信息,加快向中國公共招聘網歸集共享,實施“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

疫情防控期間,各部門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對勞動者實行免費開放。

加大覆蓋主要行業、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資源供給,引導鼓勵大企業、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免費向社會開放網上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及時更新完善線上培訓內容。

合理安排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現場服務,引導就業政策、就業服務儘可能網上辦、自助辦,切實加快審核進度,有序疏導現場流量。

加強服務窗口衛生安全,及時消毒、保持通風,配備體溫檢測設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