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養寵家庭應如何進行消毒?


疫情面前,養寵家庭應如何進行消毒?

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因跟野味有關,多地在杜絕捕殺買賣野生動物;國內多地還出現摔殺、活埋貓狗的現象。對此,長期從事瀕危物種保護、野生動物救護以及公眾科普教育等工作的動物學博士孫全輝向記者表示,不論是野生動物還是家養寵物,我們都應該用科學、正確的態度對待它們,保護它們。

孫全輝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部門和諸多媒體已對此次疫情明確闢謠,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貓狗會感染此病毒,且尚未發現一例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貓狗病例。在此,再三呼籲大家不傳謠不信謠,保持冷靜、理性思考。對於已有的伴侶動物,不要遺棄,更不要惡意傷害它們。

控制疫情的當務之急,是有效防控人與人之間有關新冠病毒的傳播。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撲殺流浪動物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是一種虐待動物的極端行為,會引起當地居民的反感,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孫全輝認為,對於吃野味的人,無非是追求虛榮,認為能吃到野味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以及受到無良商家的誤導迷信野味的所謂“功效”,此外還有受到好奇心趨勢,希望嚐鮮,其實野生動物的肉類無論口感還是營養都非常低。

杜絕吃野味,需要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加強執法。各方需加強對民眾這方面的宣傳,引導公眾瞭解食用野生動物的福利問題及健康、生態、法律風險,使民眾摒棄吃野味的陋習。網絡平臺也應加強敏感信息的監管,不要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公眾也有責任和義務向執法機關舉報網絡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野生動物和伴侶動物不是食物,消費者應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和伴侶動物,這既是保護動物,也是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此次疫情源頭是野生動物,這對特種養殖行業敲響了警鐘。然而,這些家養的野生動物,又是國家之前鼓勵號召養殖,將如何面對這一難題?孫全輝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是一項公益事業,把野生動物視為資源並用產業管理的方式加以對待的做法,是當前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亂象叢生,各種違規違法活動屢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從疫病防控的角度,野生的和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都可以傳播病毒,都會帶來公共衛生的風險。當然,短期內野生動物產業會遭遇寒流遇到困難,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否則就會重蹈覆轍。另外,食用野生動物還存在食品安全、違反法律等風險。更何況,在當今社會我們完全並不需要通過食用野生動物來滿足對蛋白質的需求。總之,食用野生動物弊遠大於利,應該徹底放棄,永絕後患。從長遠來講,應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才能防止類似的疫情再次爆發。

對於帶狗狗下樓散步要注意什麼?回家對寵物消毒要如何處理?孫全輝說,無論是否處於疫情爆發地區,飼主都要做好對自己和寵物的防護工作。

疫情期間,外出溜犬請飼主帶好口罩,如果有條件,也請給犬佩戴專用嘴套,儘可能防止它撿拾不明物體;儘量減少外出次數、控制外出時間、避免前往人多場所;為犬佩戴牽引繩,避免與其他動物或人產生不必要的接觸;特別是儘量不要帶寵物到野外,降低跟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不要讓寵物靠近其他動物的糞便,也不要隨意丟棄自家寵物的糞便,要及時清理犬的排洩物,減輕社區衛生壓力,保持環境整潔健康。

飼主從外面回家時,先用肥皂洗手後再接觸寵物;用溼巾擦拭清潔寵物的毛髮,特別是面部和爪子;定期給出門的犬洗澡(不出門的情況下,貓不需要洗澡);定期給犬、貓驅蟲;定期清洗消毒寵物的用品,比如牽引繩、嘴套、水盆、食盆、貓砂盆等。

另外,養寵家庭又如何進行消毒?孫全輝表示,選用對寵物安全的消毒劑,按照說明使用。這些消毒劑,對人和動物都沒有毒性,就算寵物不小心舔舐也不會致命。

如需使用84消毒液、漂白劑等物品,要先將寵物安置在非消毒空間。這些消毒液要嚴格按照比例稀釋,且一定要進行二次水洗。待消毒完成、完全揮發後(約30分鐘左右)再讓貓狗進入消毒空間。注意:不要用84或漂白劑清洗貓砂盆。也不要將84和潔廁靈混合使用。因為含氯消毒劑和尿液、酒精結合後會產生有毒氣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