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加強科學疫情防控阻斷疫情傳播鏈 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渭南:加強科學疫情防控阻斷疫情傳播鏈 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2月13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渭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場新聞發佈會,市衛健委、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教育局及臨渭區政府圍繞各自職能,就本單位近日工作進行通報。新聞發佈會由渭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楊建秦主持。

渭南:加强科学疫情防控阻断疫情传播链 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渭南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楊建秦主持發佈會

臨渭區

堅決切斷疫情傳播鏈 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

臨渭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代區長李曙升在發佈會上向媒體通報說,截至2月13日12時,臨渭區共有確診病例10例,疑似病例5例,無死亡病例、無醫護人員感染,密切接觸者均已集中醫學觀察。

針對春節後返程車流、人流高峰,臨渭區提早安排,嚴格落實各項措施,紮實做好春運返程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緊盯重點部位,充實主要交通路口檢查站人員力量,實施24小時專人值守,重點排查外來人員和返鄉人員,做到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緊盯重點人群,實行網格化管理,在所有街鎮、村(社區)及其轄區單位、小區建立了群防體系,設立檢查點,逐戶摸排,逐人登記,群防群控。

臨渭區建立了“鏈長”負責制,全面細緻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確診、疑似病例,逐病例成立區級領導牽頭,街鎮領導負責,村(社區)幹部、醫生、疾控人員、公安幹警為成員的工作專班,實行一對一包聯,確保各項管控措施落到實處。對居家隔離人員,由街鎮和社區落實“六盯一”工作責任,嚴防隔離人員及密切接觸者失控外出。

全區按照“四集中”要求,竭盡全力實施科學救治,共設置發熱門診2個、定點醫院3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心7處,醫療集中收治中心2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對發熱病人按照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要求,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救治。

同時,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保障,先期撥付疫情防控專項資金945萬元、黨費129萬元,收到社會各界捐款112萬元,捐贈物品23109件價值60萬元,購置防控物資。強化市場引導和監管,組織大型超市、商場補足各類物資,儲備冷凍豬肉400噸、蔬菜3000噸,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和“菜籃子”產品供應不脫銷、不暴漲。

李曙升表示,2月7日,臨渭區委政法委員會、臨渭區人民法院、臨渭區人民檢察院、公安臨渭分局、臨渭區司法局等5個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依法嚴厲打擊隱瞞、謊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他鼓勵廣大幹部群眾積極舉報隱瞞、謊報疫情,編造、傳播虛假疫情信息,妨害、阻礙疫情防控工作等違法犯罪行為,共同維護疫情防控秩序,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市發改委

保障民生供應 有序推進復工 籌備項目開工

“市發改委在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工作上採取了哪些舉措?目前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有什麼總體考慮?”2月13日,市發改委主任趙林斌圍繞記者提問進行了回答。

趙林斌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發改委一方面全力以赴抓好煤電氣暖保供、民生物資保障、市場物價調控等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穩定有序,另一方面積極研判疫情影響,圍繞穩增長和“六穩”要求,統籌抓好穩投資、穩預期、穩生產等各項工作,努力推動全市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統籌物資調度,全力保障市場成品糧油供應,及時對儲備情況進行全面清查,積極協助糧油加工企業穩定原料供應、暢通物資運輸等,目前全市糧油貨源充足。實行定點、定時、定人對糧、油、雞蛋等22種重要商品及醫用口罩、抗菌藥物等4種防疫用品開展日常監測分析,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組成聯合巡查組,嚴厲打擊串通漲價、惡意囤積等違法行為,確保民生商品價格穩定。

狠抓運行調節,建立煤電油氣運行保障日信息報送和周運行調度機制,指導企業完善保供方案和應急預案,加強電力設施、天然氣管線等安全檢查管理,杜絕突發事件,全力保障172個定點醫院、醫療機構、疾控中心等重要單位和醫療用品、藥品等生產企業的供電服務,對居民用電採取欠費不停電措施。

1月24日至2月12日,我市煤炭累計產量20.8萬噸,銷量11.3萬噸;四大主力火電廠累計發電量13.9億千瓦時,全市用電量7.6億千瓦時;成品油日均消費696.4噸、天然氣日均用氣量227.3萬立方米,主城區日均用氣量92.8萬立方米,全市煤電油氣供應保障平穩有序。

加強聯防聯控,會同市交通局等部門,制定春運往返程高峰應對預案,無死角、無遺漏做好站場消毒清理和旅客體溫監測工作,春運秩序良好。狠抓煤炭安全監管,指導企業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機構,切實抓好職工及其家屬人員排查、礦區路面來往車輛巡查工作,確保復工復產紮實有序。

此外,在堅持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應對疫情衝擊,努力推動經濟平穩運行。市發改委及時研究提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督促縣(市、區)認真落實中省市要求,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做好項目開(復)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初步計劃3月底前開(復)工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17個。

趙林斌表示,為全面落實中省關於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共渡發展難關,市發改委積極組織行業主管部門開展摸底調查,儘快掌握各行業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提出工業、服務業等行業企業復工復產措施。全力抓好煤電油氣運服務保障,及時協調解決供應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保障復工復產企業用能需求。

市工信局

全力保障應急物資供應 統籌做好企業疫情防控

市工信局局長王蕾介紹,我市總體上醫藥工業基礎比較薄弱,採取多種措施引導支持企業進行轉產和技術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一家企業已取得醫用外科口罩註冊證和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即將開始生產;另有兩家企業正在進行擴產和轉產,投產後將緩解我市防護服、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狀況。我市沒有防控目錄中所需的西藥生產廠家,有兩家中藥材加工企業和1家中藥飲片銷售貿易企業。目前防控目錄中所需藥材杏仁、連翹、黃芩、金銀花等庫存合計在15000公斤以上。我市有消殺用品生產企業兩家,現在兩家企業均24小時開工,消毒水的供應量可基本滿足我市公共場所消毒的需要。

在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供應方面,市工信局出臺了《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重要物資生產的指導意見》,對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復工生產提供支持保障。同時,指導、監督已復工企業做好企業內部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企業員工不受疫情感染。截至2月11日,每天可生產麵粉2625噸、瓶裝水50噸、桶裝水6720桶、巴氏奶和酸奶35噸,食鹽庫存總量為1435噸,全市生活必需品儲備充足、市場平穩。

同時,統籌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監測保障,分類分批組織企業有序復產復工。對復工復產的企業,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密切監測工業經濟運行狀況,從金融支持、企業用工、減輕稅費負擔等方面加強政策研究和落實,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截至2月11日,全市60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開工復產116戶。

王蕾表示,對復工復產企業,要求嚴格落實省上關於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八個嚴格”要求和我市關於做好復工復產企業防疫防控監管工作要求,夯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和縣(市、區)的屬地監管責任,健全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專門疫情防控管理人員,做好來渭返渭人員健康信息登記和復工復產人員健康監測,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市農業農村局

織密農村防控網全力以赴促生產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宏義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關於做好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發揮職能。細化卡口管控,織密農村防控網,每個村原則上只留一個進出口,做到防控流程和監管規範化,不漏一人、不放一車。發揮黨員作用,各村結合實際設立了黨員先鋒崗,黨員幹部帶頭作表率,引導群眾不串門走親訪友、不聚會聚餐、少去人員密集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全市1910多個行政村,村村設立了排查點,建立黨員先鋒崗,24小時不間斷值守,嚴格做好進出人員信息登記、體溫檢測、衛生消毒、預防宣傳和跟蹤管控等工作,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張宏義說,市農業農村局在狠抓農村疫情防控的同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去冬以來,全市農田灌溉、施肥、除草面積累計達到200多萬畝次,奠定了夏糧豐收基礎。抓好冬春季蔬菜生產,組織有關專家,通過電話追訪、線上指導等方式調查我市蔬菜種植大戶,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並幫助解決生產困難。據最新農情調度,全市2月上旬蔬菜收穫面積1.6萬畝,產量3700噸,2月預計收穫面積2.1萬畝,產量1.37萬噸。同時,著力保障畜產品供給,抓好肉蛋奶產品生產,實行畜牧業生產情況日調度制度。截至目前,全市豬肉儲存量2695噸,雞蛋日均產量約為330噸,肉蛋奶產品基本能滿足市場需求。

張宏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全市423萬畝的麥田苗情整體較好。其中一二類苗佔80%,三類弱苗佔15%左右,稠旺苗比例接近5%,與去年基本持平,夏糧生產基礎較好。近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冬小麥亦將陸續返青拔節,要不誤農時抓好春季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市農業農村局將加強農情調度,精準組織技術指導和服務。密切測報乾旱及病蟲草害發生情況,適時採取抗旱、防控等措施。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和種糧大戶、糧食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的示範帶頭作用,促進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加強農村農資經銷商的管理,組織農戶以村組為單位,派定專人,集中採購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保證農資供應暢通。

渭南:加强科学疫情防控阻断疫情传播链 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市教育局

牢牢守住校園安全陣地 堅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

市教育局副局長劉紅兵在發佈會上介紹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教育局迅速動員部署,牢牢守住校園安全陣地,全力阻止疫情向校園蔓延。他說,省上Ⅰ級應急響應啟動後,市教育局先後制定下發13個文件,組織市縣校三級完善細化防控預案,分解落實防控責任,部署推動重點工作。從1月24日開始,在全系統實行分區域網格化疫情摸排,建立“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和摸排工作臺賬。堅持每天全覆蓋摸排登記,逐級上報,發現疫情立即屬地報告處置。

為保證防控效果,市教育局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全面取消教育系統一切聚集性活動;各級各類學校和培訓機構不得舉行任何形式的線下授課和培訓輔導活動;未接到通知,任何學校不得自行開學,學生不得自行返校;開學前,所有學校都要認真研判、細化預案,儲備好防控物資,做好各種防控措施準備。進一步嚴格各類培訓機構管理和教育系統門禁管理,對違規者嚴肅追責。同時狠抓疫情防控宣傳教育,暢通家校聯繫,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在家輔導,對師生進行疫病防控知識教育和心理疏導。市縣校各級通過文件、媒體、家校聯繫微信群等印發倡議書、告師生家長書等,明確疫情防控要求,組織動員遵守規範;宣傳疫情科學防控知識,進行防控教育引導。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如何組織?劉紅兵說,為應對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延遲開學,市教育局指導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構建“覆蓋全體、科學方便、免費公益”的線上學習服務體系目標,整合各類優質數字資源,利用“渭南e學智慧教育平臺”收集、整理優質課例資源向縣(市、區)和學校推送,供師生下載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保證線上教學有效果。教研機構組織專職教研員、學科帶頭人以及各類名師加強對線上教學進行培訓,對學生線上自主學習進行指導,提高在線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他表示,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特點精準施策,按照“自學——指導——答疑——作業”四個基本環節,採取線上佈置任務(學習清單),學生線下完成(推送微課、其他學習資源等),然後線上遞交作業,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答疑,儘量減少學生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要求學校、教師要重視科學指導學生制定在家學習計劃,保護視力,加強鍛鍊,培養興趣愛好,參與家務勞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市衛健委

全市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有力有序紮實推進

市衛健委副主任徐萌新在通報中說,截至2月13日8時,全市累計確診病例14例,其中臨渭區10例,蒲城縣2例,富平縣1例,澄城縣1例。目前,11例在市中心醫院隔離治療,3例轉診唐都醫院隔離治療,所有確診病例病情平穩。疑似病例均在縣級定點醫院治療,目前病情平穩。我市排查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人數516人,均已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徐萌新說,從報告的確診病例分析,我市疫情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輸入性病例逐漸減少,本地病例逐漸增多,本地密切接觸者病例已達5例;二是已發生3起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為主,涉及3起10例;三是個別病例無明確暴露史。從綜合情況分析,確診病例中7人有武漢旅居史,5人有確診病例接觸史,1人接觸過武漢旅行史人員,無明確接觸史1人。

徐萌新說,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防控工作處於關鍵階段,廣大群眾必須堅決配合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要嚴格遵守防控措施要求,所有人員在被各級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測量體溫或詢問相關情況時,要積極配合,準確詳盡告知自己的接觸史和旅行史,不得隱瞞或遺漏,所有來渭返渭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向當地村(社區)登記報備,嚴格遵守居家隔離措施,居家留觀期間,不得進入公共場所,不得與他人親密接觸。第二,要提高自我防護能力,要通過正規途徑和官方渠道,準確瞭解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和防護知識,要注意家庭和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通風,做好家庭消毒。非必須儘量不要外出,外出必須佩戴口罩,不聚餐、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如果有可疑的接觸史,並出現相應的發熱、乏力、咳嗽等症狀,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前往定點醫院就診。第三,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按照我市《關於嚴厲打擊隱瞞真相造成疫情擴散違法犯罪的通告》,任何個人不得緩報、漏報、瞞報、謊報、隱瞞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與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史,不得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確診和疑似患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都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依法處理,並列入個人失信黑名單。

華商報記者 唐保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