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茶,原產於我國雲貴川高原地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葉的國家。在雲貴川高原,特別是雲南境內,在廣袤的原始森林裡廣泛分佈著樹齡千年以上的化石級古茶樹。

千家寨1號古茶樹

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古茶樹,它生長在海拔2000多米的原始森林中,位於雲南鎮沅千家寨哀牢山,高達25.6米, 專家推測約有2700多歲。這棵千家寨1號古茶樹是1991年發現的,在2001年10月,這棵古茶樹被某企業領養,樹的周圍都被保護起來,還有人常年輪流看守這棵歷經千年滄桑化石級古茶樹。

野生古茶園

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園

勐庫大雪山古茶園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野生古茶園,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是1997年被人們發現的,當時大雪山原始森林枝繁茂盛到連野生動物都難以穿行,大部分茶樹樹齡在千年以上,當地政府已經出臺文件,規定除了科研需要以外,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不允許任何單位及個人以任何理由有任何形式的採摘行為。

困鹿山皇家古茶園

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作者探訪困鹿山1700年野生茶樹

困鹿山古茶園歷史上為皇家專用貢茶院,貢茶的採摘和製作均由官府派兵監製,秘而不宣,鮮為人知。隨著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開發與研究的不斷深入,終使遺落深山的困鹿山皇家古茶園在世人面前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

經專家考證,在最高海拔2271米、總面積10122畝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地域內,散落著千年以上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和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古茶樹,樹齡久遠,種類齊全,可謂茶葉自然博物館,也是雲南省距離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古茶樹最密集、種類最豐富、周圍植被最好的古茶園。在海拔1900米的困鹿山寨旁,有400餘年的栽培型古茶樹400多棵,古茶樹歷經滄桑,傲然挺拔,年年吐新蕊,仍在採摘利用,所產之茶以香氣正、回甘好、生津快稱譽普洱茶界。

錦秀茶祖

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3200歲栽培型茶樹王

看完野生型茶樹,再來看看栽培型的老祖宗。這棵栽培型古茶樹位於雲南鳳慶縣,海拔2245米,茶樹樹高10.6米,腰圍5.82米,樹齡高達3200年以上,這棵樹成為了中國茶葉界的“一哥”,有著茶樹方圓100米內不準修建房屋、傾倒垃圾廢水等等一系列保護措施,聲勢浩大地將這棵活化石保護了起來。

早在唐朝,陸羽就係統地調查總結了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植茶及製茶經驗,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廣傳於世,對傳播茶葉知識、促進世界茶葉種植加工及茶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茶聖陸羽

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種植茶葉,160多個國家與地區30多億人喜歡飲茶,這意味著每四個國家就有三個國家有飲茶習慣,每5個人裡面有3個人喜歡喝茶。各國的茶樹引種,栽培措施、製茶技術以及飲茶習俗,都是直接或間接地源於我國。


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斯里蘭卡茶園

茶葉是當今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在咖啡、可可、茶葉三大飲料中,飲用茶葉的國家和人數最多,是咖啡與可可及其他飲料無法可比的。茶也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茶與人民生活關係極為密切,他既是物質文明的珍品,又是社會精神文明的橋樑。

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在茶樹品種培育、優選栽培、茶葉加工及茶葉內含保健物質的提取與醫學臨床應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取得豐碩的成果,為世界茶葉生產及茶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開眼啦,這裡有一棵3200年前種的茶樹

【“茗家論壇”,匯茶界名家,論茶事百態。專注於中國傳統茶文化傳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