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中國民航就是保護世界民航,中國體現大國擔當:一舉減免100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業重創,尤其是民航業。

據環球網2月11日報道,近日,國家決定,為應對疫情,將取消向民航企業徵收民航發展基金。在危機關頭,交通、民航業首當其衝受到衝擊。尤其是重資產,輕盈利的民航業。據統計,若減免民航企業的民航發展基金,2020年民航企業將減負100億元。疫情危機亦契機,這次民航史上的第三次寒冬或將帶來民航業的第三次大洗牌。

保護中國民航就是保護世界民航,中國體現大國擔當:一舉減免100億

民航發展基金面向乘客和民航企業收取,用於機建、補貼中小機場、節能減排等目的。近年來,隨著民航業壯大,這項基金收取數額也一路攀升。2019年達到了478億元。國內乘機旅客5.76億人次,國際8400萬人次,預計總收取旅客335億元 ,剩下約143億則是民航企業攤負.2020年免收則至少會給民航企業省下100億元。

民航業是十分脆弱的行業。且不說在民航發展基金的背後,還得擔負起降費、機建費用、航路信息費、空管建設費等費用,甚至經濟危機、戰爭、地震這些突發事件更能讓它一病不起。疫情期間,停飛、取消航線已經是航空公司的家常便飯。據攜程近期統計,截至2月10日,民航累計運輸量比19年同期減少36.4%,2月10日當天,更是同比減少89%。

保護中國民航就是保護世界民航,中國體現大國擔當:一舉減免100億

疫情危機亦契機。民航史上三次大變革分別發生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2008年汶川地震、經濟危機以及接下來的今年。2003年危機塑造了中航、東航、南航三足鼎立的格局。2008年像吉祥、春秋、華夏這類民航企業進軍,盤活了市場。而這次,專家預測,優勝劣汰的規則下,通過兼併,可能會一改現在中國民航企業“多、雜、散”的樣態。

保護中國民航就是保護世界民航,中國體現大國擔當:一舉減免100億

另外,據數據預測,疫情過後,民航業會出現”報復性增長“。因為2020年五一的搜索量仍遠超過2019年。在2003年SARS疫情過後的暑假,民航業”報復性增長”異常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