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門迴應規範“停課不停學”工作 家校能否吃下“定心丸”?

山東教育新聞網2月13日訊(記者 周玉森)近日,我省中小學延遲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工作陸續開展。網上課堂作為這次的“主力軍”,對於如今的師生和家長來說並不是新鮮事物,但首次大規模使用是在疫情特殊時期,這讓很多人產生了疑慮。到底網上課堂該如何組織,家校間、開學前後的教學課程如何銜接?網上課堂效果是否能達到預期?

“停課不停學”大家都要學?

主管部門:不得強行要求,不能給家校增負擔

顯然,在沒有整體推廣的成熟先例和指導意見的前提下,讓學校和家庭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定會出現很多問題。

教育主管部門也發現了這一情況。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停課不停學”工作提出明確意見。緊接著,2月13日,山東省教育廳也出臺了《關於規範延遲開學期間普通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活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條內容簡明直接的規範了線上教學活動。

記者梳理發現,兩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意見都很明確,延遲開學期間要彈性開展線上教學活動,不能給教師和學生增加負擔。

山東省教育廳則更加明確地強調,線上教學對小學一、二年級不作統一硬性要求;嚴禁幼兒園開展線上教學活動;不得強行要求所有教師參與錄播或直播;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或家長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打印上傳和批改作業,不得向家長佈置作業;每日組織學生線上學習時間,小學、初中、高中分別不得超過80分鐘、120分鐘、180分鐘。

應該說,相關意見的出臺給很多還拿不準的學校和家庭吃了“定心丸”。

優質網課資源上哪找?

主管部門:國家、省級平臺統一推送全覆蓋

除了“停課不停學”的教學問題,部分家長和師生對於網上教學平臺的使用方式,在線教學的流程模式仍缺乏足夠的瞭解和認知。

對此,教育部也作出了說明,通過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免費供各地自主選擇使用。平臺資源包括防疫知識、紅色教育資源、專題教育資源,以及從小學至普通高中的主要學科課程資源,課程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網址:ykt.eduyun.cn)自2月17日起開通。同時,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通過直播衛星戶戶通平臺向全國用戶傳輸有關課程,覆蓋偏遠農村網絡信號弱或有線電視未通達地區。為豐富學習資源,還組織部分省級教育部門及中小學免費向全國開放網絡學習平臺或網校。

山東省教育廳在《意見》中也提出,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學習強國”平臺,山東教育電視臺、省教科院、省電教館等都將製作推送部分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供各地和學校自主選擇。各地和學校要根據疫情、校情、學情對優質資源進行整合優化,並做好網絡教學資源內容審核。向學生推薦的教學資源必須保證政治安全、質量過關。

同時,省教育廳強調,各地各校要按照實用、適用的原則遴選使用教學資源,儘量減少現錄現用、水平不高的視頻課程。可以以校或以縣為單位選拔具有較高網絡素養、經過培訓、適應網絡教學的教師擔任線上授課教師,統一安排推送。不得強行要求所有教師參與錄播或直播。

可以說這些優質的課程資源和平臺已基本滿足延遲開學期間師生的教學需求。

校外在線教育平臺能選嗎?

專家:可以作為補充,選平臺認準四要點

各地延遲開學讓在線教育行業也看到了市場發展機遇,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教培機構以此為賣點,大力宣傳自己在線教育產品,導致師生和家長面對在線教育平臺的選擇上有些無從下手。

當然,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師生,其他在線教育平臺的提供也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在選擇標準上,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技術教研員趙亮建議,在決定選擇在哪個平臺上進行學習之前,要充分了解該平臺的運行機制、教學目的、側重點及學習資源涵蓋範圍和形式等等;在進行基於資源的在線學習時,儘量選擇有助學者交互的在線學習平臺;同樣的豐富的資源環境下,儘量選擇學習資源分類清晰的在線學習平臺;選擇的平臺要通過官方認證或公信力比較好的平臺,另外從技術上說要保證運行流暢、服務跟進及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