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都說“建國後動物不能成精”,但有一部劇裡面到處都是“妖怪”,這部劇就是由陳赫、王子文主演的《動物管理局》。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動物管理局》的出場十分奇特,都市妖精、輕喜劇風格加上網劇背景,很容易讓觀眾誤以為這是一部流水作品。尤其第一集各種人妖共處、動管局、消除記憶梗出場時,頗有“神劇”體質。並且從該劇目前所呈現出來的多處優點來看,或許可為同類型的都市奇幻劇提供些許好過審又招喜的創作方向。


其主要採用的是單元劇的播放形式,對細節的把控非常到位,可以說每一集基本上就是一個小故事。而且在每一個小故事的背後,除了有腦洞大開的想象和非常搞笑的劇情外,還能直接地映射出社會現實和人性的醜惡,真是令人細思極恐。《動物管理局》便逐漸散發出讓你欲罷不能的神奇魅力。


多元動物設定代表某類人群,“反差萌”成角色殺手鐧


該劇由獸醫郝運(陳赫 飾)因為一場貓咪配種事故,意外發現這個世界上有轉化者的存在,但動物管理局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清除他的記憶,於是只好帶走郝運,迫使他加入動物管理局,防止轉化者存在的消息外洩。


從此郝運和戰鬥力超強的吳愛愛(王子文 飾)組成搭檔,開始處理一樁樁奇異的動物案件......開啟了一個巨大而神秘的都市精靈世界的故事。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故事以人為本,角色則為一劇之魂。在角色設定上,該劇多元的動物設定亦是某類人群的代表,並且每個角色身上所具備的“反差萌”共性,便是該劇招喜的原因之一。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男主郝運,性格慫萌卻又精於人情世故,原本是人類世界的一名獸醫,在一場貓咪配種事故中意外發現動物可以變成人,從而機緣巧合進入動物管理局,成為唯一一位人類動管局實習成員。作為主角,郝運的身份一直都被觀眾猜疑,爭議紛紛,但在劇中已經有了初步顯現,天賦就是控火能力,從烤箱中救出吳愛愛的郝運,已經讓很多人都get 到了他的帥氣。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吳愛愛,作為動物管理局治安組組長,性格火爆、武力開掛,動物形態為黃鱔,黃鱔個頭雖小卻是肉食兇猛性魚類,並且血液有毒,王子文的身材和性格完全符合這一設定。吳愛愛家族勢力龐大,卻偏要靠自己的能力從基層做起,可惜隨時可能改變性別的設定讓觀眾對愛愛的感情之路也是憂心忡忡,當她心率達到180頻次時,可以變身成男人。如此“變性”功能,動能男友力max、靜可嬌小迷人,可謂男女通吃。


除了男女主外,動管局裡其它組員們的設定也都是些小可愛。豹子周探長與女主在動管局分成兩大陣營,一個四肢不發達頭腦很簡單的好鬥沙雕人設;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兔子小萬,既是成人用品店的美豔女老闆也是刀法冷酷無情的理性女醫生,如此反差,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看點;松鼠紅姐,作為動管局的行政大佬,唯一抵擋不住的就是美食的誘惑,只要有松子一切好說話。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還有蝙蝠段宅男,作為夜行動物,全年無休的他需要每時每刻都呆在監控前,密切關注一切動態,掌握並研發能夠清除人類記憶的高科技技術;以及通常以裸體視人的小跟班“卞色龍”和打了八百年lol卻還是一個青銅的李社長。可以說,這些動管局的成員們既是現實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單身奮鬥男女青年的化身,更是該劇最大的歡樂源泉。


真實+輕喜+懸疑,正經中不失趣味性的“動管局”


從劇情來看,該劇既有緊密結合現實生活的真實感,又有輕鬆減壓的輕喜感,還有邏輯探案的懸疑感。


在真實感上,劇中融入了許多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流行事物,

比如可以讓人類忘卻記憶的喇叭工具、讓動物現出原形的拍立得,可謂是史上最接地氣的腦洞大開;還有男主為“引鵝出洞”假扮成富人的名車“保時捷”、名錶“全球限量款”、名身份“國際知名造型師Toney”等物件的標配梗。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以上劇情設置都涵蓋了三個關鍵詞:

節奏好、腦洞大、有思考。細看下來,這部劇看似說的是動物,其實都在說人的事兒——狐狸精王露曦愛慕虛榮拋棄舊愛、金魚精餘澤成的洄游症(類似老年痴呆)等,還諷刺了動管局的辦事效率……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角色招喜與劇情有趣,是大多熱播網劇都具備的基本要素,可映射現實,在喜劇下教人反思卻是《動物管理局》開播便備受好評的底氣,也是“建國後不能成精”的網傳政策下,還能順利播出的關鍵所在。


以為是輕喜減壓的沙雕劇,殊不知卻成人性教育片,笑著笑著就哭了


據導演自己所說,"這每個故事的背後都隱藏著一種社會現象或者人生問題,每個故事都要體現一個轉化者的動物性、社會性,還要將故事主題反哺給主線人物,同時還兼顧探案類型和喜劇元素。"


重要的不是案件的結局,而是每一次案件的過程,和每一個案子背後的含義 ,在都市奇幻的外殼下,包裹著的全都是人性。


“擬人化”的《動物管理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人性教科書


該劇通過孤獨、憤怒、嫉妒、固執、缺心眼……一樁樁動物案件,讓觀眾深深地相信“動管局”的事業與信仰是真實的存在,同時意識到轉化者的世界與人類世界一般,不外乎就是柴米油鹽與悲歡離合,而這種“擬人化”的真實感設定,或可成為都市奇幻劇走向主流化的有效方式,更為視頻網站在現實主義題材上的佈局找到題材突破口。


《動物管理局》在喜劇外殼下擁有自己的獨特內涵,為國產劇故事題材的發揮增添新的一筆,可以說將它視作現代劇中難得的一部“開創”之作也不為過。


小夥伴們,你們看《動物管理局》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