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市下行,銷量下滑,就連奔馳也扛不住利潤大跌?

近日,在一年一度的年度新聞發佈上,戴姆勒發佈了2019財年財報。2019年,戴姆勒集團總銷量為334萬輛,營業額增長3%至1727億歐元,全年息稅前利潤為43億歐元,相比2018年下降61%。淨利潤同比下降64%至27億歐元,戴姆勒股份公司股東歸屬淨利潤為24億歐元,每股收益降至2.22歐元。

對這一成績,新上任已有大半年的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坦言,儘管2019年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強勁,但戴姆勒對最終的盈利表現不盡滿意。“總的來說,主要調整因素對我們去年的財務業績有所影響。“

為加速轉型,去年戴姆勒進行了闊斧改革。2020年,戴姆勒還將以空前力度推進一系列舉措,提升盈利能力,預計息稅前利潤將會有明顯提升。

新技術投入、鉅額罰款影響財務成績

2019年,戴姆勒集團在工業業務領域的自由現金流腰斬至14億歐元,如此大幅的減少主要是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是柴油車輛相關法律程序的大額現金支出,二是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持續高額投入。

受到柴油車輛相關法律程序的大額現金支出,以及增加高田安全氣囊相關的長期召回撥備等事件的影響,戴姆勒2019年第二季度息稅前虧損15.6億歐元,這也是其時隔九年後首次出現季度虧損,繼而影響了銷售利潤率、自由現金流以及全年的盈利表現。

全球車市下行,銷量下滑,就連奔馳也扛不住利潤大跌?

除了這些“被動性”支出,戴姆勒還有一大筆“主動性”支出。為實現碳中和出行以及持續的數字化佈局,充分發揮技術領先優勢,戴姆勒對新技術進行了持續性的高額投入,而投入在2019年達到了最高點,這顯然對自由現金流產生了消極影響。據瞭解,2018年戴姆勒曾宣佈在未來投入140億歐元推進智能化和新能源等新技術發展,而在此之前,戴姆勒已投了85億歐元。

各業務領域業績

雖然整體的盈利下降,但是消費者對戴姆勒集團產品的需求仍然強勁,戴姆勒在終端市場上表現堅挺。2019年,戴姆勒集團總銷量為334萬輛,保持了2018年(335萬輛)的量級。

具體到各業務領域,戴姆勒集團乘用車、卡車、輕型商務車和客車的銷量分別為2,385,400 輛、488,500輛、438,400輛、32,600輛,除了卡車之外,乘用車、商務車以及客車的銷量較2018年均有提升。

全球車市下行,銷量下滑,就連奔馳也扛不住利潤大跌?

從利潤角度來看,儘管2019年戴姆勒集團各業務領域營業額有不錯的增長,但是利潤表現較低迷,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特點,除了客車和新出行業務之外,其他業務領域的息稅前利潤和銷售利潤率較上一年都出現了下降。其中,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的息稅前利潤下降53%至33.59億歐元,銷量利潤率從2018年的7.8%下降至3.6%,主要是受到排放事件、高田召回事件以及新技術、新產品投入的影響,奔馳乘用車和奔馳輕型商務車是受到以上因素影響最明顯的業務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戴姆勒出行的新業務為744億歐元,增長3%。該業務領域的息稅前利潤達21.40億歐元,較上年同比增長55%。銷售利潤率達15.3%,高於上年的11.1%。2019年,戴姆勒牽手寶馬,投資超過10億歐元佈局移動出行服務,聯手成立五家出行合資公司。從2019年的業績來看,雙方的出行服務整合帶來了積極效應。

戴姆勒和寶馬這兩家百年競爭對手聯手佈局移動出行,是趨勢使然。如今汽車產業正發生巨大變革,消費者新出行思維增強,全球汽車市場增長縮緊,尤其是中國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這些都促使傳統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尋求新的出路。而從2019年的業績來看,戴姆勒選擇了一條無比正確的戰略道路,可以預見,大勢所趨之下,未來出行新業務將為戴姆勒帶來更可觀的盈利增長。

總的來說,儘管2019年銷量增長、營業額提升及價格優勢為戴姆勒帶來了收益,但是和用於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持續高額投資進行了抵消,因此並沒能直接反映在集團層面的利潤數字中。

降本增效,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

2019年對於戴姆勒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市場環境嚴峻,尤其是歐洲市場排放法規越來越嚴格,再加上內部各方面調整轉型,2019年利潤跳水有很多客觀的影響因素存在,但整體上業績和康林松的預期基本相符。

去年5年從蔡澈手中接過指揮棒的康林松,上任後的大半年過得並不輕鬆。一方面要繼續落實戴姆勒對新技術的投入戰略,另一方面又要填補因為罰款、召回等而造成大量現金流出之後的窟窿。簡單來說,康林松接任後,戴姆勒是“花錢如流水”,而康林松的補救措施之一便是提高效率平衡成本。他表示:“我們將採取必要舉措加強財務實力,為實現未來戰略夯實基礎。”

全球車市下行,銷量下滑,就連奔馳也扛不住利潤大跌?

2019年,戴姆勒已制定並開始執行了削減成本、提升現金流的舉措,2020年以及未來幾年內,戴姆勒仍將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提升財務實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2020年對不動產、工廠及設備、研發的投入仍將保持2019年投入的量級,沒有增加投入的規劃。

第二,到2022年底,戴姆勒將大幅削減物資和行政費用,並將人事費用削減14億歐元以上,要達到這一目的,減少管理崗位是首要措施,康林松曾表示要削減約10%的管理崗位,但據外媒消息,目前戴姆勒正在裁員1.5萬人,高於此前公佈的數千人。

第三,顯著降低材料成本。在康林松上任後不久,就發佈了一項名為" Move "的成本削減計劃,其中的措施就包括了努力減少使用昂貴的電動汽車電池原材料等涉及材料成本的措施。

除此之外,戴姆勒還將通過調整產品陣容和車型、推進平臺戰略以及更緊縮的資本配置等舉措來實現增效,和其他企業達成廣泛合作也是削減成本、提高效率的一大舉措,例如和寶馬聯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全球車市下行,銷量下滑,就連奔馳也扛不住利潤大跌?

不得不承認,2019年戴姆勒的盈利緊迫性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更強,從裁員人數的增長,就不難看出戴姆勒目前面臨的巨大壓力,但這,還可能僅僅是個開始。在經濟放緩,汽車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動盪背景下,戴姆勒以及所有車企都將面臨更多的挑戰。不過,未來是技術決勝的時代,包括電動化技術、智能化技術等,而在技術研發方面一直堅持持續高額投入,推進可持續業務發展戰略的戴姆勒,已為未來決勝之戰做好了充實準備。

2020年產品規劃和盈利預期

除了推進增效舉措,產品規劃也是重要課題。在康林松的帶領下,2019年戴姆勒開啟了更激進的電動化戰略,而在2020年,該戰略的步伐還將進一步加快,在產品和產能方面加強佈局。

乘用車方面,今年梅賽德斯-奔馳將推出配備最新版本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的全新S 級轎車、首款新生代純電SUV EQA等,輕型商務車方面,梅賽德斯-奔馳將推出全新EQV純電MPV等產品。整體上,梅賽德斯-奔馳計劃在2020年總銷量中將插電混動和純電車型的銷量佔比提升三倍。為此,戴姆勒自產電池產量也將進一步提升,電動車型的動力電池將在三大洲7個地點的9家工廠生產。

全球車市下行,銷量下滑,就連奔馳也扛不住利潤大跌?

對於2020年,戴姆勒的預測相對保守。戴姆勒預計,2020財年集團總銷量將略低於2019年水平,營業額將穩定在2019年水平,而集團息稅前利潤將顯著高於2019年,因為2020年將不會有2019年那樣的主要調整因素帶來的消極影響。另外,戴姆勒還預計已在所有業務領域開展的大力增效舉措,將在2020年對利潤產生初步的積極效應,並在隨後幾年中充分發揮效應。

全球車市下行,銷量下滑,就連奔馳也扛不住利潤大跌?

其實不止是戴姆勒,受到燃油車市場持續下滑以及大力投資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等業務的影響,2019年寶馬和奧迪也都陸續發出盈利預警,同時大力推進削減成本措施,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球豪華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紅利期已過去。新技術尤其是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包括戴姆勒在內的豪華汽車製造商,加速進入戰略調整、轉型的新階段。2019年的挑戰是一個預告、警示,深不見底的未來才是最大的鬥牛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