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說到美聯儲,稍稍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在國際新聞裡,美聯儲的出現頻率很高,無論全球經濟是好是壞,總能聽見有美聯儲摻和其中。正因為如此,它也被賦予了一層神秘色彩,以至於不少人認為,美聯儲就是世界經濟的幕後操縱者。

關於美聯儲,我聽過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格林斯潘

每次去參加財政會議,格林斯潘都會帶一個公文包。如果公文包鼓鼓囊囊,就說明裡面放著很多文件,諸如通貨膨脹啊,失業率啊,物價指數之類的。這意味著啥?央行要調整利率了。如果公文包癟癟的,說明當前經濟發展良好,不需要調整利息,包裡只需要放幾張紙就夠了。據說這個信號很管用,不少投資者正是通過觀察格林斯潘的公文包,來決定是否購買美國國債的。

在很多人眼裡,美聯儲的能力無遠弗屆,它由一小撮聰明人掌控,是美利堅在金融王國的權力化身,美聯儲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經濟的神經,甚至能影響其他國家的命運。

當然,美聯儲既不是什麼神秘組織,也沒有我們想像地無所不能。從本質上講,它只是權力與資本相互妥協的產物。今天,就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看看美聯儲是如何誕生的。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1/7 最後的貸款人

在介紹美聯儲的誕生之前,我們先簡單講一講中央銀行的職能。

央行又被稱為“銀行中的銀行”。瞭解一點宏觀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央行有好幾項職能,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分別是:調整利率與發行貨幣。

利率,就是借錢的成本。如果經濟低迷,央行可通過降低利率來刺激投資。反之,一旦經濟過熱,央行就會調高利率,抑制投資。因此,利率又被稱為經濟增長的“調節器”。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此外,發行貨幣也是央行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在過去,不少國家的貨幣都是通過私人或地方發行的。中央銀行的出現,徹底結束了這一混亂局面,改由政府壟斷髮行。然而,貨幣的數量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引發通貨膨脹。直到今天,各國央行對貨幣的發行仍持謹慎態度。

除了以上這些,中央銀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職能:提供流動性的供給。簡單地說,就是央行向金融機構提供短期貸款,當爆發金融恐慌時,這些短期貸款能夠平息市場情緒。所以,央行為此還多了一個稱號,叫做“最後的貸款人”。

所謂金融恐慌,指的是銀行一旦傳出負面新聞,或者儲戶對銀行的經營能力失去信心時,大家排著隊去銀行取出存款,於是就發生了擠兌。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我們都知道,儲戶的錢不是原封不動地存在銀行裡,它們通常會貸出去,所以是流動的。一旦發生擠兌,銀行在短時間內拿不出那麼多錢,就可能面臨破產。隨著銀行接二連三地關門,就會有更多人急著從銀行取出存款,從而引發新一輪的擠兌。稍後我們將看到,在美國曆史上,類似的金融恐慌頻頻發生,並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中央銀行並不是新鮮事物。早在17世紀,瑞典與英國就成立了中央銀行。19世紀,法國和德國也相繼有了自己的中央銀行。就連後起之秀日本,也在19世紀80年代成立了中央銀行。但奇怪的是,美國作為新興的工業國,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銀行,直到20世紀初才創立。此時距離美國建國,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為何美國的中央銀行那麼晚才建立?這裡面固然有歷史的原因,美國的建國時間本來就晚,比歐洲列強要晚得多。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由美國的政治生態所決定的。

2/7 第一美國銀行

其實早在美國建國之初,有人就提議成立中央銀行,這個人就是美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這個漢密爾頓,是美國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個私生子,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後靠自學成為國之棟樑。年輕時的漢密爾頓當過兵,在獨立戰爭中做過華盛頓的侍從武官,他還是著名的《聯邦黨人文集》的主要作者之一。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美元上的漢密爾頓頭像

不過,漢密爾頓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在金融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漢密爾頓認為,美國要想強大,就必須大力發展工商業。工商業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所以有必要建立國家銀行。他的觀點代表了新崛起的工業資本家的利益,卻引起了廣大農民和農場主的反對,在他們看來,無論漢密爾頓的出發點如何,都會不可避免地侵犯到地方利益,破壞自由民主的偉大傳統。

要知道,美國是個移民國家,當初是由十三個州聯合建立的。所以,不少開國元老就認為,自由是美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只能通過各個州的高度自治來拱衛。如何實行自治呢?通過土地唄。因為土地是產權的象徵物,是世世代代遷不走的。為此,很多人反對漢密爾頓的計劃,認為發展工業會導致政府權力的擴大。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但漢密爾頓是個有遠見的人,他堅持美國必須走工業化的道路,而健全的銀行體系,正是工業化的堅強保障。1791年,在國會的授權下,漢密爾頓發起成立了第一美國銀行。今天,很多人都把它視為美國中央銀行的前身。

第一美國銀行是一家公私合營的機構,政府只佔20%的股份。漢密爾頓最初的設想是,第一美國銀行應該成為國家財政的核心機構,並存放公共貨幣。不過,第一美國銀行的營業期只有20年,這是國會授予它的最長期限。

你可能覺得奇怪,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居然還有開了20年就得關門這樣的事。可在當時的美國,出現這種情況並不稀奇。

3/7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要知道,在漢密爾頓的時代,美國的州立銀行是有權自己發行紙幣的。可現在呢,你第一美國銀行的紙幣可以在全國流通,而州立銀行的紙幣僅限於州內,明顯競爭不過你中央銀行。而且,隨著第一美國銀行的擴張,它的網點在不斷增加,這也威脅到了州立銀行的生存。

更讓州立銀行不滿的是,第一美國銀行還會給一些地方銀行頒發執照,作為自己的分支機構或者財政資金的存放點。如此一來,就加劇了州立銀行之間的競爭。你想啊,中央銀行願意把錢存在你這,就等於是你被政府給“收買”了。有了執照,好處是有國家信用背書,生意會更好。但你的自主權也被沒收了,從此喪失獨立地位,別想再做大了。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你開了家奶茶店。某天你突然發現,附近多了家著名品牌的連鎖店,名氣要比你大得多。你轉念就想,與其每天辛辛苦苦也接不了幾單生意,不如干脆做別人的加盟店吧,掛一個名氣更響的商標,來的顧客會更多啊。但這麼做的代價卻是,你只能賣別人的貨,採用別人的製作方法,想要創新,搞出自己的花樣來,就不太可能了。

更糟糕的是,當初和你一起創業的小夥伴,他幫你乾的目的就是想有個自主品牌,眼下你掛了別人的牌子,抱了別人的大腿,他看著心涼,大家從此各奔東西。當時在州立銀行之間,就出現了類似的矛盾。面對中央銀行的“誘惑”,有些州立銀行寧可犧牲自主權,也要獲得政府的“特殊照顧”,如此一來,剩餘銀行的生意就更難做了,他們對這些胳膊肘往外拐的同行格外厭惡。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1811年,當第一美國銀行的營業期結束時,它總共給21家州立銀行頒發了執照。但讓人詬病的是,在其2.5萬的股份中,竟有1.6萬股為外國人持有。這就讓第一美國銀行遭到了嚴厲的指責,很多國會議員就質問,作為國家的銀行,你到底是給美國人開的,還是給外國人開的呢?所以,當營業期結束時,第一美國銀行沒能獲得續期,只得黯然關門。

1812年,第二次美英戰爭爆發,戰爭讓美國人意識到了融資的必要性。所以戰爭一結束,國會就宣佈成立第二美國銀行,以期進一步完善國家的金融與貨幣體系。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第二美國銀行舊址

但是和第一美國銀行一樣,第二美國銀行也通過向地方銀行頒發執照的方式擴大經營權,這種做法遭到了地方銀行的聯合抵制,那些獲得授權的銀行,被人們戲稱為“寵物銀行”。馬里蘭州與俄亥俄州甚至禁止第二美國銀行在州內設立分支機構。最終,它也在一片爭議聲中終止了營業。

4/7 金融危機

當然,抵制中央銀行的可不僅有地方銀行。城市工人、小商人,以及來自中西部的小農場主,他們對中央銀行也很反感。只不過,他們反對的理由和前者不太一樣。

這些人覺得,中央銀行就是資本家和美國政府搞的陰謀,他們試圖壟斷貨幣發行,屆時只給大商人貸款。而他們這些小業主的利益就無法得到保障。長期以來,關於中央銀行被利益集團所操縱的說法,一直盛行於民間。這也成了不少左派政客攻擊政府和銀行家的理由。而這種對政府和中央銀行的敵視態度,一直延續到20世紀。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那麼,究竟是什麼迫使美國人下決心建立中央銀行的呢?答案是金融危機。

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美國先後經歷了五次嚴重的金融危機。以1893年和1907年的兩次最為嚴重。1893年,美國總共有500多家銀行倒閉。而在1907年,有100多家州立銀行和30多家國家銀行倒閉,活期存款的利率一度高達125%。

今天人們普遍認為,1907年的那場金融危機,是大蕭條以前美國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而它的起因,正是人們對銀行業的擠兌風波。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據說,這場危機的導火索,是一個來自蒙大拿州的銅業公司,試圖操控另一家銅礦開採企業的股票,但是操控失敗,這家公司岌岌可危,而它先前曾通過一家銀行進行融資。

公眾在得知了這個消息後,紛紛要求從該銀行取出存款。這家銀行原本能獲得來自紐約的緊急貸款,然而,紐約的銀行卻把錢存進了信託公司,後者又把它用來投資別的資產。在當時,紐約的全部銀行存款中,有超過40%存放在信託公司。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一個連鎖反應就此開啟,更多的儲戶想從銀行拿走存款,銀行只能向信託公司索取,但信託公司又提供不了存款,大量的銀行因此倒閉,整個美國的銀行體系近乎癱瘓。

最後一個人挺身而出,拯救了這場危機,他就是美國的金融大亨J.P摩根。

摩根組建了一個專家團隊,對破產銀行與信託公司的賬戶進行了審查。此外,他還利用個人影響力,號召其他銀行施以援助。他還向困境中的信託公司提供了多項緊急貸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J.P 摩根

這一年,摩根成為了美國的英雄,成千上萬封感謝信寄到他家,很多人晚上喝酒時,首先要敬一杯給摩根。他被視為美國經濟的救世主,整個國家金融系統的頂樑柱。

雖然摩根的功勞如此之大,仍舊無法避免普通民眾對金融家的顧慮。摩根在此次危機中所展現的實力,再讓美國人欣慰的同時,也感到了不安。倘若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真的掌握在像他這樣的銀行家手中,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著名小說家厄普頓·辛克萊,就在他的小說《錢商》裡表達了這種顧慮。小說的主人公,據說是以J.P摩根為原型。作者毫不留情地把他描繪成狡詐、貪婪的陰謀家,通過刻意製造恐慌來鞏固自己的權勢,是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

5/7 伍德羅·威爾遜

就在大夥對摩根救市的動機心存疑慮之時,有個人卻表達了自己對這位金融家的堅定支持。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所有不確定的邪惡混亂當中,摩根先生的名字尚未列入其中,他似乎仍保持雙手乾淨,名譽免遭恥辱”。

這個人名叫伍德羅·威爾遜。1912年6月,威爾遜贏得競選,成為了美國的第28任總統。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伍德羅·威爾遜

威爾遜具有學者風範,他曾經當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還是美國學歷最高的總統之一,擁有哲學博士學位。中國人知道威爾遜總統,主要是因為1919年的巴黎和會,在會議上,威爾遜提出了以“民族自決”為代表的“威爾遜主義”,一時贏得了不少中國年輕人的親睞。

早期的威爾遜崇拜託馬斯·傑弗遜。傑弗遜是美國的第三任總統,也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政治上的對手。兩人曾對美國的發展路線產生過分歧,傑弗遜倡導農業立國,漢密爾頓則主張發展工商業。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托馬斯·傑弗遜

不過,傑弗遜還是美式民主的堅定捍衛者,在他看來,民主和自由是美國的核心價值。作為傑弗遜的崇拜者,威爾遜信奉自由競爭,反對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然而,他也痛恨商業巨頭對經濟的壟斷,正如他看不慣歐洲列強欺壓亞非地區的弱小國家一樣。

成為政治家之後,威爾遜學會了妥協。更重要的是,美國人經歷的數次金融危機已經告訴他,政府必須對金融業採取整頓。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威爾遜是從反壟斷的角度看待這場危機的。多年的觀察告訴他,銀行業的癥結,就在那些金融寡頭身上。他們聯合起來,限制個人和小企業主獲得足夠的貸款。總之可歸結為一句話——壟斷是萬惡之源。某種程度上,威爾遜犯了和小說家厄普頓·辛克萊類似的錯誤。

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陰謀或控制,1907年的金融危機,根本上是由於銀行業缺乏一個龐大的資金池,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供給,即我們在前面所說的“最後貸款人”。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和壟斷不壟斷沒啥關係。這才是中央銀行建立的真正理由,美國人為此吵了一百年,現在終於要有了答案。

6/6 美聯儲誕生

早在威爾遜上臺之前,美國曾於1908年建立了全國貨幣委員會,被認為是美國政府建立央行的前奏。1912年,全國貨幣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奧德里奇計劃》,計劃提出,建立一個由政府主導,向地方頒發營業執照的“國家儲備聯盟”,我們熟悉的“美聯儲”,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然而,這份計劃立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和往常一樣,他們認為這份計劃是為金融寡頭們量身定製的。此時,儘管人們對成立中央銀行已經達成共識,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有分歧,比如說,中央銀行該如何建立?它究竟代表誰的利益?

很顯然,中央銀行不是少數人的銀行,在知識精英看來,政府應該把中央銀行作為金融改革的工具,擺脫任何寡頭的控制。而小企業主則認為,中央銀行應該代表廣大普通人的利益。作為總統的威爾遜,則必須在各方之間尋找平衡點。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威爾遜否決了《奧德里奇計劃》,他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意圖建立一個權力分散的中央銀行制度,政府只通過全國儲備委員會監督各地銀行。可惜,這份計劃同樣沒能贏得人們的好感。銀行家認為,威爾遜的計劃挑戰了自由主義傳統,是政府對私人經濟的干預。而農民和中小企業主則認為,政府做得不夠徹底,沒有讓他們獲得想要的東西。

作為反擊,銀行家們又拋出了《範德利普計劃》,計劃抵制任何形式的政府幹預,主張中央銀行是銀行家的銀行,而且不受聯邦政府的監管。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很顯然,這份計劃得不到通過,它只能進一步把銀行家推往政府的對立面。這場拉鋸戰維持達一年之久。終於,到了1913年底,總統和銀行家們達成妥協,國會通過《聯邦儲備法案》,為美聯儲的建立奠定了基石。

1914年11月16日,距離一戰爆發剛剛過去了三個多月,美聯儲正式成立。這場美國政府與銀行家、資本家、地方勢力和中小企業主馬拉松式的博弈,總算畫上了休止符。

7/7 總結

你也許聽過這樣一種說法:美聯儲並不是國家銀行,而是一座私人銀行。這種說法只講對了一半。事實上,美聯儲是一傢俬人銀行共同組建的中央銀行,它由12家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所組成。

美聯儲的構成包括理事會、貨幣政策會員會以及各個會員銀行。所有地方銀行都要加入美聯儲,每個會員銀行有9名董事。其中的6名由銀行選出,其餘3名由美聯儲理事會任命,他們由各行各業的精英所組成,代表了各行各業的利益。

從結構上看,美聯儲不像是一家政府機構,它是一個聯盟,一個多方協議形成的共同體,本身就是在美國政治土壤上生長出來的產物。

美聯儲誕生記:美國百年曆史的縮影

在這裡,你能看見政府與私人,中央和地方,農村和城市,金融和實業之間的廣泛博弈,它既是分權機構,又是集權機構。12家地區銀行,體現了美聯儲的分權,而美聯儲理事會則實現了權力的集中。之後,美聯儲在經濟活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美聯儲的誕生,濃縮了美國一百年的歷史,更是美國政治文化的生動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