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導語:“廣告行業難啊!今年更難!”這是新年開工第一天新潮傳媒公關部跟內參君發出的感慨,此次新潮傳媒高調減員500人,但是在會議決策上卻寫著“高管承諾每月只領不超過5萬元的生活費”,消息一出,行業內頓時眾說紛紜。

文丨內參君

圖丨新潮傳媒


今日話題:

新潮減員500人,你怎麼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復工的困境,而復工第一天,新潮傳媒就對外宣傳減員500人,殘酷的現實就擺在打工白領眼前,有人稱讚新潮此舉很高明,認為利大於弊;也有反對的聲音:業內同行跟內參記者表示“

新潮在開工日給行業帶了一個壞頭,讓戶外廣告人矇頭一錘,讓企業主預算因此更加緊縮。”在這場疫情中,企業面臨著重創,而員工則面臨著復工即將失業的風險。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有網友提出:疫情爆發初期,新潮傳媒還拿出130萬物資捐贈疫區。開工就要減員,這是新潮傳媒公關部門做的碰瓷營銷嗎?更有網友發問:新潮如此迫切要生存下去,為何高管每月還能領不超過5萬元的生活費?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新潮傳媒裁員意欲何為?


新潮傳媒的創始人張繼學一直堅稱自己是一名創業者,此次他自稱是一名成都的中年創業者。他說帶領團隊戰勝過2003年的非典,戰勝過2008年的地震,卻害怕被2020的新冠病毒打敗,因為街上沒有人,也就沒有消費者。看似合情合情,站在老闆的角度無任何不妥。特殊時期企業需要生存,及時剎車,降低成本、少養人、開源節流是手段,可是一邊減員一邊給高管每月發放不超過5萬元的生活費,這個操作似乎不太符合減員的本意。


簡單算一筆賬,按照每個月5萬元的生活費,新潮傳媒的高管每年有60萬的年薪。而內參君查到,新潮傳媒的最大競爭對手:分眾傳媒的部分高管年薪才40多萬或者50多萬。對比新潮傳媒高管每月5萬生活費,上市公司分眾傳媒的高管年薪倒顯得更為公司著想(圖中已對高管名字做了隱藏處理)。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而就在2月12日,新潮傳媒集團官方公眾號發出的文章,張繼學是這樣回覆的:新潮傳媒畢竟是一個估值過百億,員工近5000人的企業,對高管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幾個高管年薪過百萬很正常,而且他們大都在上海、北京生活,要供房、供車、供小孩,生活成本相對高些。我們高管的工資設計是50%的固定工資加50%的績效工資,現在他們主動不拿績效工資,再申請把固定工資降20%,相當於只拿了原來40%的工資,但仍然有兩三個高管40%後都超過了5萬,所以給定了個5萬的最高限額。他們與企業共生死的決心,讓我特別感動。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內參君仔細翻閱了新潮傳媒近年來的融資歷程,從2014年到2019年,新潮傳媒完成了包括百度、京東、顧家家居、歐普照明等7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60個億。從新潮傳媒集團官方發佈的消息看,目前新潮傳媒賬上還有10億現金,但如果收入歸零,也只能活六七個月。問題來了,眾多網友表示:疫情才一月有餘,新潮的股東們就這麼急了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1月9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新潮傳媒以150億元估值入圍。然而這家估值過百億的獨角獸企業,在2017年淨虧損為2億,2018年淨虧損擴大至10.74億。鑑於2019年市場情況不容樂觀,其“出血”可能進一步加大。這也意味著,新潮傳媒的中短期投資回報率會有壓力,而靠燒錢擴大市場份額的商業模式難以持續,自有現金流較難支撐其長期擴張。

分眾傳媒就曾熬過好幾段艱難的瀕死時光才得以成就目前的千億市值,新潮一樣要重熬幾遍,鳳凰涅槃才得以飛翔。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榜中最後第468位為“新潮傳媒”


那麼,網友們有理由懷疑:

就算沒有這次的疫情,新潮也是要減員的。畢竟疫情的爆發,為新潮此次減員找了個充分的藉口。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業內:新潮減員,給行業帶了壞頭


2月10日,戶外廣告行業的各大微信群都異常熱鬧。新潮減員的快訊迅速傳播,跟今年的新冠病毒一樣,立馬傳遍整個戶外廣告行業。有人稱讚新潮此舉:

裁員迅速,剎車及時。也有人抱怨:這是給行業帶了個壞頭。更有人表示擔憂:2020年的戶外廣告行業該如何發展?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行業內人士跟內參君坦言:他認為新潮沒有必要拿減員來炒作。


首先,作為戶外媒體公司,這樣的負面信息傳給廣告主,對媒體本身就有害無利;


其次,新潮一直在和梯媒界老大分眾傳媒廝殺,對於一個靠資本運作的媒體公司,因為步子邁的較大,加上疫情帶來的凜冬,新潮想要分老大一杯羹更是難上加難;


再次,為員工著想的老闆才有可能站在頂峰不被推倒,當下這種特殊時期,很有可能會加速戶外廣告的整合,新潮此時減員恐怕是寒了員工的心。


同時,復工第一日就給戶外廣告行業來了一聲重響,掀起波浪不小,關鍵時刻戶外廣告人應該抱團取暖,加強跨界合作,共渡難關。


而也有人表示,企業要生存下去,縮減成本是最直接的方式。從某種角度來看,新潮此次果斷減員,值得讚許的首先是比拖到一定程度撐不下去再減員更有利更佔據主動,也更對員工和股東負責;其次新潮這次裁員獲得了數億次的曝光量,知名度的提升最少價值幾個億人民幣;第三點:這是應對此次疫情危機的果斷之舉,畢竟在短期內內無法判斷疫情的負面影響有多大!唯有生存下去,才能抓住新的機會。本·霍洛維茨說過:“一個公司至少會有2—5次走到懸崖邊緣。”也許張繼學認為新潮只有半年時間將會走到懸崖邊上,

那麼新潮這是第幾次走到了懸崖邊上呢?真的走到了懸崖邊緣了嗎?畢竟,創業絕不是激昂的《燃情歲月》,而是殘酷的《搏擊俱樂部》。


面對疫情,確實很多企業都受到了短期經濟壓縮的影響,因此中國政府也在1月24日,發佈《關於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其中第二條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此次新潮轟轟烈烈的高調減員,卻是跟最新發布的規定稍顯背道而馳。


內參君希望:這場疫情過後,包括新潮在內,所有的戶外廣告企業主,大家迎來的都是春暖花開。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疫情當下,戶外廣告人該怎麼做?


潮起潮落,花開花謝,本就是自然界的規律。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所有人都應當坦然面對。來自疫區武漢的一名戶外媒體高管給內參君發來微信:我這邊沒有特別大的影響,今年可能比去年更好!他說難得休息,正好在家看書寫字,修煉內功,等待5月過後,好好發力。這是眾多抱怨聲中難得的一份信心,在疫情重災區,對疫情過後的戶外廣告市場仍滿懷期待。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換個角度思考,此次疫情對戶外廣告行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短期內受疫情抑制,很多戶外廣告被空置或者被政府徵收做公益廣告宣傳,大部分戶外廣告公司無法盈利;但從長遠來看,根據鍾南山等專家的判斷:疫情在5月份會控制穩定,全國經濟很快會回到正軌,被抑制的客戶需求終會爆發出來。


戶外廣告行業從業三十年的老兵:深圳最大的一家細分領域戶外廣告公司董事長今天一早給戶外廣告內參一位同事打來電話聊行業未來,就提到他17年前曾經歷過的非典疫情,當年,蒙牛這個品牌就是在疫情快結束時,提前大量買斷、迅速搶佔全國的戶外廣告等大量媒體資源,從而更加異軍突起。因為消費者走出戶外,看到的都是蒙牛的廣告,蒙牛也因此在消費者眼前一亮,迅速被記住,銷量也迅速火爆起來。


因此,中國戶外廣告企業在面對短暫的危機時,除了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外,更要利用這段時間練好內功,思考如何數字化轉型,開發新的產品,打造自身品牌和傳播力,思考如何與疫情過後的新興品牌主對接(中國很多產業必將迎來洗牌,新力量崛起),為未來的增長打下基礎。



小結:疫情當下,戶外廣告人要團結一心,只要有競爭就會有廣告的棲身之地。特殊時期唯有提升自身產品的營銷能力、品牌價值,轉變傳統廣告思維,向數字化轉型發展,為接下來的爆發期做好長遠規劃,隨機應變,轉危為機。



寫在最後:

【共同戰“疫”,說出你的故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心,為了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全國上下眾志成城。

  中國戶外廣告人在這期間表現出來的企業擔當和社會責任感,讓人感受到企業家的大格局、大擔當。

  戶外廣告內參向中國各戶外廣告企業徵集“抗疫行動的故事”,說出你的故事,傳遞給中國的千萬甲方乙方,讓我們協同更多的人行動起來!

  如果你有成功的抗疫行動與經驗,請分享給我們;

  如果你正在努力在抗疫行動中,需要更多的人支援與幫助,請分享給我們;

  如果你知道身邊戶外廣告人的感人的抗疫故事,也請分享給我們!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18670360813 呂主編(微信同號)


  戶外廣告內參

  2020年2月


內參君呼籲: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新潮爆出減員500人,高管每月卻領不超過5萬元生活費,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