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教師走遍30多個教室,開車把2000多名學生的學習資料送到家中


18名教師走遍30多個教室,開車把2000多名學生的學習資料送到家中


本報通訊員 張大勇 本報記者 馬曉彤

要用最快的速度——

先在教室裡找到30多個班級2000餘名學生的2000餘份教材、學習資料;再用最短的時間將這些資料進行分類、彙總、裝袋;

再駕駛車輛,將這2000餘袋學生急需的學習資料送到黃驊市區和各個鄉鎮以及中捷、南大港等地的每一位學生或家長手中……

面對老師們的辛勤付出,一位家長感嘆道:最暖心的“快遞員”,是黃驊中學高三年級部的教師們。


18名教師走遍30多個教室,開車把2000多名學生的學習資料送到家中

找遍30個教室找齊2000餘份資料

面對疫情,根據上級要求,黃驊中學決定延遲開學。而為了保證學生們停課不停學,農曆正月初六,高三年級的空中課堂已正式開課。

由於目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學生們不能返校取回放在教室裡的教材和學習資料。為滿足學生們在家中學習的需要,學校高三年級部的教師們統計了各班學生在家需要用的教材和學習資料。隨後,他們在30多個教室中來回穿梭,尋找這些學生的座位和放在書桌中的學習資料。

“語文一線精煉、化學練習冊、英語口袋本、物理糾錯習題、數學書……”每個學生要用的書和學習資料各不相同,老師們手中拿著統計表,在每位學生的書桌裡一本書一本書地找、一張卷子一張卷子地分。即使名單看得眼花,累得直不起腰,他們依然努力找齊學生需要的資料。

2月7日,從8時到13時,老師們用5個小時找齊了每個學生所需的教材和學習資料,分別將它們裝進袋子後再寫上學生名字。他們將袋子消完毒後,準備駕車將它們送到每位學生手中。


18名教師走遍30多個教室,開車把2000多名學生的學習資料送到家中


老師當起快遞員將資料送到學生手中

“我現在從楊二莊出發去港口!”

“現在去中捷,1點20分到,請等候20分鐘……”

“家長請速到銀海門口拿書……”

當天13時30分,黃驊中學的18位老師分頭行動,駛向不同的線路,並提前用手機聯繫家長領取資料。

整個高三年級的學生超過2000人,他們的家庭住址也分散在各處。18位送資料的老師平均每人駕車跑了約100公里……

為了避免人員聚集,每位老師到達地點後,將教材放在空曠的地方,一名家長領取完,再叫下一位家長領取。

“大家中午沒來得及吃飯,水也沒顧上喝一口,但誰也沒有一句抱怨。很多家長也加入進來,使得送資料工作順利完成。”學校高三年級部主任王吉路說,老師們的舉動感動了家長們。他們給老師們送去午餐和飲品,還有家長駕駛私家車主動參與到學習資料的運送工作中來。

“感謝老師們在特殊時期不辭辛苦地給學生送學習資料。孩子說,會認真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一位家長感動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