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開啟“雲”課程 為學子在家學習保駕護航

為進一步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開展好特殊時期的網上教學活動,南科大根據國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部署,一系列課程的網絡版已準備完成,供學生在家學習。

南科大開啟“雲”課程 為學子在家學習保駕護航

目前,理工通識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化學原理》、《生命科學概論》、《生物學原理》、《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等課程(含不同級別)等網課都已經準備充分。其他課程也會陸續在學校Blackboard教學平臺上線。學生可登錄學校Blackboard平臺獲取課程資源。

這些課程大多采用錄播形式。錄播形式方便學生可以自由控制開始、暫停、重播等,方便記錄及反覆查看。部分課程也會採取直播等形式,在線授課,答疑解惑。

南科大開啟“雲”課程 為學子在家學習保駕護航

老師做課前準備工作


南科大開啟“雲”課程 為學子在家學習保駕護航

錄屏內容


通過Blackboard這個平臺,各院系的老師們將課程信息和教學材料(教學大綱、閱讀材料、教學視頻、答疑安排和作業等)發送給學生,並進行網上授課,組織學生完成小組討論、提交作業等日常的學習任務。同時,對於疫情期間的試驗課內容,學校將內容安排為實驗緒論課或相關理論課程,並通過材料閱讀、視頻、虛擬仿真實驗等形式指導學生修讀,待疫情結束後,教師們將繼續安排好實際動手實驗。

物理系教授、《大學物理》課程主講老師李淼說:“網絡課程與線下教學不一樣,我們不能直接和學生互動,這就對老師有了更高的要求。我重新制作了課程ppt,對一些公式做更好的講解。同時,網絡課程更需要講究時間的‘黃金規律’,講解和ppt結合,不能枯燥。在板書方面,我手寫了公式,並且自己畫了圖,希望能把課程講得生動一些。上課的學生剛進入大學不久,除了課程知識,也希望有機會讓他們瞭解學習物理不僅僅是目的,更是要通過學習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社會科學中心助理教授、《文化人類學導論》課程主講老師袁長庚表示,網絡授課的備課形式與日常備課確實存在區別,“內容上看,網課需要更系統,更有主次的側重,同時,雖然有多資源接入,但是在使用輔助案例、圖像的時候反而要更加細緻地篩選、組合。我覺得網絡授課對教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失去了教室和聽眾群體的庇護,教師的教學能力、內容組織能力會被無限放大,同時,另一端的學生更為鬆散,只能靠內容的吸引力才能維持教學的進行。不過這些挑戰背後也有利好,沒有物理空間的限制,可以拓寬受眾群體,教學手段更靈活,師生間的關係也沒有那麼嚴肅刻板。”他鼓勵同學們逐漸學習如何適應網絡上課。他說,“我個人覺得,網課實踐如果成功,可能有助於提升學生在信息時代的知識素養,甚至喚醒他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完善自我的主動性。”

南科大開啟“雲”課程 為學子在家學習保駕護航

學生在家中學習


2019級15班的江一帆同學表示:“我覺得網上授課是一件切實可行的舉措,既可以在疫情面前減少學生收到感染的幾率,也不會讓學習進度落下。並且在家看網課可以讓我零距離面對老師,不懂的地方反覆看,學習效果更好!”

2019級16班的劉辰星同學表示:“之前從未體驗過網絡上課,也曾擔心自己能不能儘快適應。但從昨天開始,老師和助教們一直十分耐心地在QQ群上與我們溝通,解決我們提出的問題,老師們認真負責的態度也給了我們學習的動力。”

南科大將嚴格遵循國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部署,以保障師生身體健康為前提,做好網上授課相關各項安排,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於教學工作的影響。同時,也將做好網上教學與後續課堂教學的銜接,保證教學效果,確保完成2020年春季學期本科教學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