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機率?

​​通常惡性腫瘤手術後兩年左右是復發轉移的高峰期,兩年之後復發幾率逐漸下降,五年之後復發轉移幾率很小,所以5年沒有出現復發轉移就稱之為臨床治癒。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通常來說腫瘤術後三個月並不是復發轉移的高峰期,如果術後三個月就出現轉移,說明這個手術並不是根治性手術,沒有達到根治的效果。

可能是兩種情況,其一是手術做的不成功,比如腫瘤切除不全,切緣陽性,或者淋巴結清掃不全,造成癌細胞局部殘留,而術後免疫力低下,使得殘留癌細胞短時間內快速增殖,並通過血管和淋巴管轉移到其他地方。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還有一種可能是術前就已經發生了轉移,但轉移灶較小,未被CT或者磁共振等檢查發現,PET-CT在發現微小轉移灶方面更有優勢,但畢竟價格昂貴,只有少數人會在術前使用PET-CT進行評估。

如果術前已經有其他臟器的微小轉移,經過手術巨大的創傷,術後三個月內轉移灶可能逐漸增大到被普通CT發現。惡性腫瘤術後取得暫時性治癒,查體、影像檢查等等手段沒有發現腫瘤,但是過了一段時間腫瘤原發部位、或其它部位又長出同樣性質的腫瘤是復發。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腫瘤術後復發是很令人討厭的,也是病人擔驚受怕的事情,其原因大概來自三方面。

一是疾病本身,分期早晚、生物學特性、組織分級、基因分型等等都是腫瘤自身“特有”的性質,比如胰腺癌、肝癌復發可能要比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要快些,三陰性乳腺癌復發大概要比其它分型要快,而早期癌症一般復發要晚於中期、晚期,或者一些早期癌症術後還不復發呢。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復發原因之二是治療方面的,術後有沒有規範化對體內腫瘤“殘餘勢力”進行圍剿。腫瘤在直徑1-2mm時即有可能遠處轉移,手術只是局部治療手段,一些壞分子在其它部位躲了起來,不規範、或者不做輔助治療,很快就捲土重來了。

目前輔助治療推薦是以大數據、循證醫學為依據的,也就是個體差異,有些病人對輔助治療(主要是放化療或細胞免疫療法)不敏感,也是復發的因素。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復發原因之三是病人自身方面因素。每個人同樣條件下患癌的幾率不一樣,也就是“腫瘤體質”,病人既發生腫瘤則有這種體質。

還有該腫瘤的高危因素持續在危害,一般認為高危因素作用20年左右才可能有結果,同樣去掉高危因素20年左右才可能解除危害。治療後免疫力降低、病人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情緒等也都與復發有關係。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以復發的原因分析,病人什麼時候復發真的還有許多差別,一般來講大多根治性手術後,復發高峰在2年左右,不同的癌症不盡相同。

腫瘤術後3月內是復發高峰?

只能說3個月內有復發這種情況,反過來說如果大多數腫瘤都在術後3月內復發,手術的意義就要受到懷疑,除非是姑息性手術、或者搶救性手術。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術後短時間內復發除了腫瘤生物學特性比較惡的原因外,分期晚、甚至術前已存在轉移瘤的可能性比較大。

比如有直腸癌患者術後三週就發現肝臟內較大轉移瘤,其要長大也是一點點大,不會是吹氣球。也存在轉移瘤的情況應該也不會復發吧?

一般來說,大多數復發或轉移的腫瘤,不需要再進行手術治療。少數情況下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比如肺癌術後在腦部或腎上腺出現孤立的可切除的轉移灶(也可以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或者肺部出現可切除的局部復發,這時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然後再進行其它治療。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大多數復發或轉移的腫瘤,通常需要一個非手術性的綜合的治療手段,比如化療、放療、細胞免疫療法治療等等。與早期初診腫瘤腫瘤的根治性治療目的不一樣,晚期復發或轉移的腫瘤的治療的最終目的是能夠使患者“長期帶瘤生存”。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種治療,都需要定期評估療效,不能閉著眼睛一個方案一直用,一般治療期間每2-3個月進行一次療效評價(主要是通過影像學檢查比較治療前後腫塊大小的變化)。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比如說,如果所用的化療方案並沒有效,或開始有效,用了幾次後出現耐藥,通過療效評價就可以知道,一旦發現無效,需要立刻停藥,並考慮改變治療策略和方案。如果相關方案已經無效了,還繼續使用,無疑是讓患者耽誤了病情又受了苦頭。

2013年中國第一次發表了《腫瘤年報》,從下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無論男女,癌症發病率從40歲以後直線上升。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越來越高是不可避免的。為啥古代皇帝很少有得癌症的,真不是御醫技術好,而是因為皇帝死的早。。。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免疫失衡隨著年齡增加,帶來的不僅僅是容貌的改變,還有多種免疫細胞的功能下降,導致人的免疫狀況失衡。

比如:NK細胞是走在最前方的戰士,幾乎所有的腫瘤細胞都會優先受到NK細胞的攻擊。

40歲以後,NK細胞的數量、活性、殺傷腫瘤的能力會逐漸降低;到60歲的時候,會下降到年輕時期50%的功能。正常人體的NK細胞比例最高值達23.8%,而一般腫瘤患者的NK細胞只有7%左右。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此外,還有體內的殺手T細胞,它的表面有受體TCR,相當於能夠識別異常細胞的眼睛,年輕時候多樣性高,因此眼力好,看到癌細胞是見一個殺一個。

25歲後,隨著年齡的增加,其多樣性降低,無法消滅發生變異的癌細胞。這些免疫細胞數量和功能的降低,導致免疫系統失衡。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癌症的形成一旦免疫系統失衡,就會削弱針對腫瘤細胞和病原體的抵禦能力,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就會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和攻擊,在體內猖狂的分裂和增殖,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發生風險都會大大增加。

如果再加上外界因素,如環境刺激,壓力,生活習慣等刺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可能就會形成癌症。

近期的研究發現,腫瘤的發生實際上是非常漫長的,比如,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正常胰腺細胞從出現第一個致癌突變到完全轉變為癌細胞需要10年時間以上,而從第一個癌細胞到形成癌性腫塊平均需要7年。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如果能在超早期過程中發現免疫功能的異常,及早干預,就能增加戰勝癌症的預算。

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

既然免疫力降低會大大增加患癌的風險,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瞭解自己的免疫狀態是否正常,我們的免疫功能是否足夠強大到消滅身體裡每天都會產生的癌細胞呢?

大家都知道,我們體內有各種功能的免疫細胞在發現和殺滅癌細胞,但每個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數量和殺傷能力都是不同的。有時我們會感冒,會覺得乏力,這時我們就會自覺應該是免疫力低了,但免疫力低到什麼程度會出現癌症?有什麼辦法能知道免疫力是否正常麼?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免疫功能實時檢測,可以通過抽血分析淋巴細胞亞群來檢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能夠全面反映機體當前的免疫功能、狀態和平衡水平,並可以輔助診斷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惡性腫瘤、血液病、變態反應性疾病等,分析發病機制,同時對觀察治療療效及檢測預後有重要意義。

對健康人的意義健康人群可以通過免疫檢測全面瞭解自身的免疫狀況,及時糾正這些免疫失常,確保體內強大的免疫力,防患於未然。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對腫瘤患者的意義

1、能及時發現能誘導腫瘤生長的調節性T細胞是否增高;

2、腫瘤誘導免疫抑制的細胞免疫各組分(T、B、NK等)功能是否正常;

3、腫瘤誘導的免疫活化和抑制之間的是否平衡等;

4、輔助判斷治療效果,及時發現復發;

5、對於準備接受細胞免疫治療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前,進行免疫細胞檢測,全面瞭解體內NK、殺傷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水平,可以掌握體內的免疫儲備及反應情況,在此基礎上,判斷細胞治療的種類和方案更為精準有效。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這些指標異常意味著癌症可能出現!外周血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檢測共33項,根據生物學功能和細胞表面抗原表達分為3個群:T淋巴細胞(CD3+)、B淋巴細胞(CD19+)和NK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CD3-CD16+和/或CD56+】。

T細胞又分為輔助T細胞(CD3+CD4+)和抑制T細胞(CD3+CD8+)。T淋巴細胞百分率或計數絕對值可用於區別和監測某些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短視頻簡單講述

總之,癌症發生復發轉移後,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癌症復發轉移不一定是生命終點站。得知自己復發或轉移,很多患者覺得癌症復發轉移後病情已非常嚴重,好像生命道路到盡頭了,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癌症患者,通過改變原來不規律的生活方式,以及改變治療方式等多種方法,取得了好成績。

同時,在復發轉移時,一定不要輕易放棄。有些復發轉移的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後就沒了信心,日夜傷心難過、不再治療,覺得復發轉移治癒率底,還不如不治,而等到越來越嚴重時再治療,這樣效果比原來要差很多。

癌症治療後免疫力降低,如何判斷免疫力是否正常降低復發幾率?

​所以在得知復發轉移時,聽從專業醫生指導,配合治療。

第三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要慎重,復發轉移後患者的身體本來就很虛弱,不太適合副作用太強的治療,這樣反而會加速復發和轉移,加重病情。術後細胞免疫治療可以使手術不能切除的腫瘤獲得徹底切除的機會。

提醒:癌症治療後遵循醫生醫囑,定期隨診。惡性腫瘤疾病可能會在任何的階段復發或是轉移,不同的腫瘤疾病的臨床特點不同,復發和轉移的特徵、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

根據這些情況,醫生也會給患者制定相應的隨診方案,患者需要做的就是遵照這些方案,保證及時的檢查又避免過度的檢查,一旦腫瘤有復發或是轉移現象就能及時發現,採取措施,避免病情進一步的惡化。患者要有積極的心態、減少心理負擔積極面對,腫瘤相關疑問可點擊我頭像與我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