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悲傷止步 疫情會否引領新投資熱點

雖然2020年1月經最後幾個交易日經歷了疫情的攪動,但研發客生物醫藥指數整體保持平穩。其中被動指數較2019年12月31日上漲1.8%,加入研發客係數調整後的主動指數上漲1.4%。本期納入的兩隻香港上市公司康寧傑瑞和東曜藥業,目前市值較小,對指數漲跌的影響也較小。同期,中華香港生物科技指數微漲0.66%。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牽動了每個中國人的神經。儘管確診病例數仍在攀升,但悲傷的情緒並未如想象般漫延在資本市場。經歷了鼠年首個交易日大跌7%後,指數迅速企穩。醫藥和醫療行業也這個特殊的時刻,成為了最大的獲益板塊。據《研發客》統計,前一個交易周,申萬醫藥生物指數上漲5.05%,中證醫療指數上漲7.41%,中華香港生物科技指數上漲8.11%。部分受疫情正向影響的醫療企業,甚至已超過機構投資者對其全年漲幅的預測。

三家抗2019-nCoV藥物研發企業

過去幾日,吉利德旗下的未上市產品瑞德西韋(Remdesivir)備受矚目。1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描述首例美國確診病人服用該藥物後獲得療效。2月3日,吉利德在納斯達克高開,收盤漲幅達5%。目前,Remdesivir已正式在中國啟動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研究,並在2月6日完成了首例患者給藥。上週吉利德在納斯達克累計上漲8.97%。

治療HIV感染的蛋白酶抑制劑同樣被寄予厚望。艾伯維的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克力芝)成為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關於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中推薦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並且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啟動臨床試驗。上週,艾伯維在納斯達克累計漲幅達13.91%。不過,《研發客》認為這一優異表現主要與剛剛公佈的2019年度財務報告有關,此次新冠疫情對艾伯維股價的影響較為有限。該公司2019年四季度淨利潤達28.01億美元,對比2018年同期為虧損18.26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港股上市公司歌禮制藥上週接連發布兩份公告表示,分別與武漢同濟醫院以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開展科研合作。前者為評價旗下在研產品ASC09/利托那韋複方片、利托那韋對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療效及安全性的隨機、開放、對照的III期 小 樣 本 臨 床 研 究 ;後者為比較ASC09/利托那韋複方片和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克力芝)對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療效及安全性的隨機、開放、多中心的臨床試驗。

ASC09複方片(ASC09/利托那韋)和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同為HIV蛋白酶抑制劑。歌禮制藥在接受《研發客》採訪時表示,在既往國外已完成的IIa期臨床試驗中,ASC09聯合利托那韋顯示出對艾滋病患者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及安全性。經14天治療,患者血樣本病毒載量下降高達62倍。研究顯示HIV病毒需有7個基因突變時才有可能對ASC09產生耐藥性,表明ASC09與其它已批准上市的HIV蛋白酶抑制劑包括洛匹那韋相比具有較高的耐藥基因屏障,因此有信心ASC09/利托那韋複方片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研發客》從歌禮制藥獲悉,由華中科大同濟醫院感染科寧琴教授團隊發起的臨床研究共設三組。第一組是ASC09/利托那韋複方片,第二組是利托那韋單藥,第三組是衛健委推薦的基礎療法。近期中山大學發表的文章顯示,克力芝對新冠病毒起到作用的是利托那韋而非洛匹那韋, 因此在武漢同濟醫院的臨床研究中單獨設置了利托那韋單藥組,以驗證利托那韋單藥對新冠病毒的療效。

2月3日,歌禮制藥大漲19.28%,上週累計漲幅為5.78%。而在本週的兩個交易日中,港股資本市場並沒有對歌禮制藥參與上述科研合作項目做出更積極的反應。

疫情會否帶來新風向

2月5日,君實生物發佈公告稱,擬出資1,000萬元人民幣參與斯微生物A+輪融資並獲得其2.86%的股權。斯微生物擁有mRNA合成平臺和LPP納米遞送平臺,已與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轉化醫學平臺達成合作,推動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

資本永遠逐利,正如2003年隨著SARS疫情的退去,相關疫苗和藥物的研發便陷入停滯。此次新冠疫情在不久的將來被撲滅之後,資本參與的熱情需要打上問號。《研發客》從一級市場機構投資者中瞭解到,現階段他們並不會改變原先的投資方向。

但歷史不會簡單重複,當下國內政策和資本環境與17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中國醫藥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也有很大提升。這次疫情或許會讓風投機構改變“風向”,看到新的投資窪地。創業者也能重新審視行業的未來,避開已經擁擠的賽道,投身於更具潛力的領域。

短期波動後迴歸理性

隨著短期情緒的釋放,在本週的前兩個交易日,包括華大基因、泰格醫藥、迪安診斷在內的多隻前期利好醫藥/醫療概念股,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花旗環球金融的分析報告中提到,總體而言,製藥行業能夠抵抗冠狀病毒的爆發,但短期波動不可避免。

從過往經驗來看,包括非典、埃博拉、寨卡病毒在內的疫情爆發之後,由於投資者悲觀情緒得到修復,以及政府採取一系列擴張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本國資本市場均出現了快速反彈。並且在疫情高峰的1個月和3個月後又出現了新一輪的漲幅。不過,醫藥企業在疫情過後的整體表現往往低於市場預期。

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

國內多家公募機構亦表示,疫情帶來的一過性影響在所難免,但不會改變中國醫藥行業的整體前景。這也意味著,當下的受益企業在疫情退去之後,估值也將逐漸迴歸理性。而“創新”仍然是推動中國醫藥行業前進的最重要動力。

如果說,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資本市場原先的步伐,不妨回顧2019年的歲末年初,一、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們對2020年的市場環境的預測。在《研發客》收到的50份調研反饋中,32%的機構投資者認為中國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創新藥公司在2020年的表現將超過市場指數,另有32%的受訪機構給出了與指數趨同的判斷。

2020年1月投融資案例

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

截至2020年1月醫藥類上市公司市值排行

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
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
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

總第966期

资本市场悲伤止步 疫情会否引领新投资热点 | 投资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