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到底憑什麼獲得奧斯卡?

奧斯卡剛剛結束!

這次奧斯卡最大的贏家無非是韓國電影《寄生蟲》,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獎項。

唯一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到底憑什麼獲得奧斯卡?

其實早在2019年5月,這部電影就已經奪得戛納的金棕櫚。

那時整個影壇就已經為之興奮,這部電影的口碑也是直線而上。據說,在韓國,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進入影院觀看此片。

而在中國,網友們也打出來豆瓣9.7的高評分。

唯一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到底憑什麼獲得奧斯卡?

為什麼它值得這麼高的評分?憑什麼打敗一眾優秀的影片,拿下奧斯卡?

其實,在看完這部片子以後,我覺得這分打得一點都不虛高!

影片的主題其實很簡單,生活中的貧富差距,那麼這部到底好在哪呢?


一、底層真實的現狀

也許很多人都不太熟悉韓國導演奉俊昊,可也許你聽過看過他的前作《殺人回憶》、《雪國列車》、《江漢怪物》。

現在能想起來了麼?

這一次,導演將鏡頭一個對準了上流社會,一個對準了住在地下室的窮困家庭。

電影開頭第一幕是住在地下室的姐弟在廁所尋找可連接的WiFi,因為他們交不起網費,只能到處找信號,到處破解密碼。

唯一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到底憑什麼獲得奧斯卡?

他們粗俗,他們的生活不堪,即便是被醉漢撒尿到門口,也是敢怒不敢言,因為他們光是要生活,就需要拼盡全力。

反觀上流社會,豪宅、豪車,如果不會做飯,就請保姆,兒女不聽話,就請老師,出口文雅,做事體貼,在別人眼裡,他們是善良又單純的人。

可偏偏這兩種迥異的人,在一起碰出了一段意外。


二、掩蓋不掉的味道


電影中,窮人們通過欺騙、偽造,一個個都進入了上流社會的家庭,給他們做家庭老師,給他們做司機,保姆。

原本他們以為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可是某一天,富人家小兒子的一句話,卻戳中了窮爸爸的心,孩子說道:“他身上有一股味道,老師身上也有,保姆身上也有!”

一開始,窮人家的爸爸還以為是因為一家人都用同樣的洗衣服,沐浴露洗澡,可後來,他才明白這股味道不只是洗衣服、沐浴露的味道,而是刻在他們骨子裡的窮酸味。

唯一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到底憑什麼獲得奧斯卡?

三、最後的尊嚴

其實,這部片子很簡單的講了社會的貧富差距。

當窮人一家,只能在體育館裡避難時,富人一家,卻在雨後,為孩子開著盛大的party,當富人們在草坪上唱著歌,跳著舞時,窮人卻在外面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他們不努力嗎?他們不想改變生活嗎?

不是!

只是在韓國,要跨過這樣的階級差距,真的太難了!

所以當刀子刺向窮人家女兒的時候,當鮮血和殺戮佈滿這個陽光下的party時,窮爸爸內心深處最後的尊嚴也轟然倒塌了。

他們只是螻蟻,他們的生命一點都不值錢。

特別是當富人捂著鼻子拿起窮爸爸扔過去的車鑰匙時,窮爸爸終於崩潰了,他將刀刺向了富人!

唯一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到底憑什麼獲得奧斯卡?


四、夢想和現實

當窮爸爸殺人以後,他就失蹤了。

直到後來有一天,一直不放棄尋找的兒子,再次爬到了高山之上,通過望遠鏡,發現了那棟豪宅裡父親發出的摩斯密碼。

原來父親一直都沒有離開過,就像是一隻蟑螂,藏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

雖然窮人家的兒子,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說將來一定會努力賺錢,將來一定會買下那棟豪宅,好讓父親從地底下光明正大的走出來。

可夢想終歸是夢想。

什麼時候,“蟑螂”能擺脫地下室的生活,什麼時候“蟑螂”才能從地下室裡光明正大的走出來,都是個疑問。

唯一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到底憑什麼獲得奧斯卡?

電影還是很值得去看一遍的,文章也不願劇透太多,每個人看完或許都有自己的不同視角,不同的解讀。

如果你需要資源,可以私信我,給我發送:寄生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