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論語》識天下(三十八)”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楊伯峻:孔子說:古代學者的目的在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現代學者的目的卻在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錢穆:先生說:古之學者,是為己而學的。今之學者,是為人而學的。

李澤厚:孔子說:古時的學者是為了改進自己,今天的學者是為了教訓別人。

詳解:這是眾說紛紜的一章,但所有的解釋,都本於厚古薄今的路數,將“為己”、“為人”打成兩橛,將“為人”貶義化,將“為己”神聖化,不過都是宋明腐儒“揚內聖、貶外王“的伎倆。宋明最終都被外族所滅,絕對不是歷史的巧合,而要大大歸功於他們這種誤人誤國的荒唐伎倆。

“內聖外王”本是一體,內不聖的外王哪能持久?外不王的內聖頂個屁用!所謂“學”?是“多聞”、“多見”基礎上的“對照、校對”,不離“天地人”間的大易流行。“為己”、“為人”,最終都要成就“內聖外王”,豈能將“為己”、“為人”割裂?單純“為己”與單純“為人”,同樣只能製造“餒、耕、食”的惡性循環。無論標榜“為己”的英美式資本主義,還是標榜“為人”的斯大林式資本主義,都逃不出這個循環。

從語法上看,本章是明顯的互文,古文中,為了語言的流暢與對稱,這十分常用。這裡,無須追究所謂蛋與雞的關係,無須追究究竟是“為己而為人”還是“為人而為己”,歸根結底,都是“內聖外王”、“為己為人”一體。這,無古今之別,離此之學,只能是偽學,不可能是真正的學問。而偽學,又何能稱為“學”?

白話直譯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孔子說:無論古今,真正的學問與學人,都不離“內聖外王”、“為己為人”的一體之學。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