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怎麼感覺更累了”,搞懂這四招,不在公司也能升職加薪

疫情還在繼續,但工作不能停擺,自2月3日起許多公司開啟了線上辦公模式,許多人完成了自己在家躺著賺錢的夢想。

然而沒過幾天,#在家辦公怎麼感覺更累了#話題卻悄悄登上了熱搜,很多人表示,明明家裡環境更安逸,但我卻覺得比在辦公室更煎熬,不知道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在家辦公怎麼感覺更累了”,搞懂這四招,不在公司也能升職加薪

一、是什麼在阻止我工作?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幾個真實案例:

主管A是個寶媽,每天左手帶娃,右手帶員工。

那邊下屬剛把任務提交了,這邊寶寶又哭了。感覺自己有三頭六臂都不夠用。

編輯B是摸魚大王,明明和在公司工作量相同,但在家工作花的時間就是格外多。

經常敲字五分鐘休息十分鐘,結果一天下來,時間用的多,事情卻沒做多少。

員工C表示:在家工作這段時間根本靜不下心來,倒不是說家裡誘惑太多了,而是因為憂慮太多了。昨天小區又新增了一例肺炎患者,我每天都在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擔憂,注意力根本就無法轉移到工作上。

員工D說:我倒是很閒,感覺老闆也沒怎麼安排任務,現在已經無聊到在豎掃把了。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有沒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好,現在我們看到現象了,但你知道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嗎?

帶娃和工作難以兼顧,這是來自家庭的干擾問題

在家辦公時間用的多,事情做得少,這是效率問題

對疫情感到憂慮,以至於影響工作,這是情緒問題

因為任務不明確而無所事事,這是部門的管理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可能就是你正在經歷的,但捫心自問一下,你對這些問題採取了有效的措施嗎?

問題是一直都在的,一味抱怨只會讓它越來越複雜。與其對這問題乾瞪眼,或者解決表面問題,我們不如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如何有針對性地化解核心問題。


“在家辦公怎麼感覺更累了”,搞懂這四招,不在公司也能升職加薪

二、用這四招,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2013年2月份,雅虎取消了在家辦公制度,新制度要求原本遠程辦公的雅虎員工必須到離家最近的雅虎辦公室中辦公,不遵守該制度的員工將會被要求離職。

他們的CEO瑪麗莎·梅耶爾坦言:“老闆最大的擔心就是,員工在家辦公的生產力是否和他在辦公室一樣?”

可想而知,線上辦公的有多困難。

我們公司算是開啟線上辦公最早的一批了,上述問題我們都面對過,目前也一直處於面對中,雖然不一定能完全解決所有問題,但對大家而言也算是幾個解決問題的思路。

(1)面對干擾問題怎麼辦?

在家辦公,免不了父母的嘮叨,孩子的哭鬧,甚至有可能是寵物的騷擾。

處理不好就是《囧媽》現場,你在開電話會議,老媽在旁邊拼命催你吃飯,結果飯沒吃好,工作也一團糟。

我們公司就有好幾個同事碰到了類似的問題,他們的解決辦法是與家人好好交流協商,比如和老公商量好輪流帶孩子,和父母約定好上班時間不要敲門,吃飯不用等自己。

這時候如果你問:“我說了,但總是沒有效果,我該怎麼辦呢?”


“在家辦公怎麼感覺更累了”,搞懂這四招,不在公司也能升職加薪

其實有時候“說了”、“說好了”和“說完有效果”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情況。建議給大家推薦一本解決大部分溝通問題上的經典書籍:馬歇爾博士的《非暴力溝通》。

這本書著出版以來已經風靡全球,並且入選了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必讀書籍,關於“非暴力溝通”的培訓目前在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

去年,國內出版社在原來的基礎上製作了珍藏版,致力於使非暴力溝通的理念進一步得到推廣。

書中提出了溝通的4個要素: 觀察 + 感受 + 需求 + 請求。

舉例來說,在我們和父母溝通的時候,用馬歇爾博士的建議,我們應該這樣說:

“媽,您今天又沒敲門就進我房間了,這讓我感覺很難靜下心來,我需要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希望您在我工作時間不要敲門,也不要直接推門而入可以嗎?”

這樣一來,既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又照顧到了對方的感受。


(2)面對效率問題怎麼辦?

做好日程管理,給自己列出一個明晰的日程表,用確定性對抗不可預測的不確定性,這是《時間管理7堂課》裡秋葉大叔給出的答案之一。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日程表呢?

書中是這樣說的:

①列出一週需要響應的全部事物。


②審視每天大塊時間的單元總和。


③把一週事物放進日程表,標註產出目標。


④日程表需要有規律,即要配合作息調整工作節奏


⑤隨時更新日程表。


關於第一點,其實要根據個人的任務量來分配,如果上級給你的是一週的任務量,那就以周為單位來分配,如果是每天的任務量,那就按天來分配。

關於第二點,秋葉大叔在《時間管理7堂課》的另一章節講過,最有效的目標是圍繞時間進行的,而不是圍繞事件響應的。

而時間表等同於一個個小目標的總和,因此,同樣遵循以時間為中心的原則,所以,掌握與分配手中的大塊時間顯得尤為重要。

第三點,一個有效的日程表是一個能夠看到結果的日程表,標註產出目標,是一種自我督促,也讓你在每天的覆盤時間有所對照。

第四點,保持日程表的規律性,生活需要勞逸結合。

第五點解釋了一個誤區,很多人覺得每天必須完全按照日程表的規劃來進行,錯一步都不行。其實大可不必,不然的話豈不是一步錯,步步錯?

日程表給定的時間其實是一個參考的大致範圍,如果與你當前的狀況不相符合,馬上進行動態調整就好了。

日程表給你的應該是督促,而不是壓力。

(3)面對情緒問題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情緒,尤其在這種非常時期,恐懼與憂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面對情緒,我們不應該抗拒它,而是應該接納它然後化解它。

就拿我們公司來講,我們公司總部在武漢,不少員工就是武漢本地人,恐懼情緒可想而知,但我們的工作依然在高效進行,這與我們每天早上的打卡與早會有很重要的關係。

自開工之日起,我們公司就會組織員工每天按照平時上班時間在群裡打卡,彙報自己的健康狀況。

公司的目的不是催促員工早起幹活,而是希望給員工傳達一種積極情緒,告訴大家:我們的運轉一切正常,大家都很健康。

畢竟只有管理好情緒,工作才會順利。


(4)面對管理問題怎麼辦?

很多公司之所以線上辦公效率低,問題不是出在員工身上,而是出在了公司本身的管理制度上。

畢竟,一個公司運轉如何靠的不只是員工單方面的付出,一個好的管理人員甚至能夠讓遠程辦公的效率比現場辦公更高。

管理層在前期要對遠程管理等做好全方位的規劃。比如提前建立問責制,遠程考勤打卡方案等。

不過最重要的,是做好任務的細化與分配。

對於員工來講,家裡的條件或許要比公司舒適,但這種舒適感犧牲了工作的緊迫感。

分解目標,把任務細化到每一個小時,是增強緊迫感的有效方法。

而做好任務的分配,明確任務的邊界,就能防止員工之間互相甩鍋,也能防止自己被甩鍋。


“在家辦公怎麼感覺更累了”,搞懂這四招,不在公司也能升職加薪

三、寫在最後

你看,再棘手的事情也是有解決方法的,就像這些棘手的辦公難題一樣,就像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場疫情一樣。

困難一直都有,但春天總會來臨,疫情遲早會過去,而你與其他人的水平很有可能就在這段時期拉開差距。

到時候,等你踏出家門時,再回頭看一眼,你會發現:因為這些思考,行動和改變,你比以前成長了不止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