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買房,居住消費花掉了人們多少錢?

在房價高居不下的今天,買房是一件讓人倍感頭疼的事。其實,租房的壓力也不見得就小。近日,廣大租戶群起聲討自如、蛋殼等“二房東”假借疫情大發不義之財,也可以看做租戶在房屋租賃市場地位弱勢的一個註腳。

在歷史上,食為民天的說法廣被接受,即飲食是老百姓最關心在意的事情。放在今天,這句話依然沒有錯,飲食仍是人們消費開支中佔比最大的項目。不過,事情也在不斷起變化。

近幾年,住房類消費在人們消費開支中的比重逐漸上升,在一些地方,住房甚至已經是人們消費開支中的頭等項目,食為民天儼然演變成了“房為民天”。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9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其中,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6084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28.2%;人均居住消費支出5055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23.4%,在各類消費開支中排在第二位。而該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亦只有30733元,這意味著人們要拿出年收入的約1/6用於居住消費。

不算買房,居住消費花掉了人們多少錢?

而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居住消費則早在幾年前就成了人們開支的大頭,食品菸酒消費退居其次。以北京來說,2018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9842.7元,僅居住一項(14110.3元)就佔了35.4%,而食品菸酒消費(8064.9元)只佔了20.3%。

不算買房,居住消費花掉了人們多少錢?

讀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北京、上海的房價高,這些地方的居住消費支出高是不是因為買房的原因造成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房價並沒有被納入CPI的統計範圍。根據統計局制定的居民消費支出分類標準,居住類消費統計的對象主要包括房租、裝修費、物業費、水電燃料費等項目。

對於很多人比較關心的房租漲價問題,國家統計局也有相關的統計數據,即租賃房房租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據統計局官網所披露,2016年、2017年、2018年,居住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上漲了1.6%、2.6%、2.4%,其中,全國租賃房房租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增長了2.8%、2.9%、2.5%。

不算買房,居住消費花掉了人們多少錢?

這裡的指數變化給人的感覺是比較溫和的,但是從支出數額增速上來看,就會顯得比較兇猛。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人均居住消費支出5055元,增長了8.8%;2018年,人均居住消費支出4647元,增長了13.1%;2017年,人均居住消費支出4107元,增長了9.6%。

而人們在食品菸酒上面的消費支出,2017年增長了4.3%,2018年增長了4.8%,2019年增長了8.0%,增速均不及同時期的居住消費支出。不難想象,在不遠的將來,居住會在全國範圍內超過食品菸酒成為人們的第一大消費項目。這還沒有把買房的支出算在裡面,不然,房為民天的時代可能早已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