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出手!兩家支付機構因違反反洗錢法被重罰4000多萬

近年來,央行對支付機構的監管持續加碼。2020年開年,又有兩家支付機構收到央行開出的鉅額罰單!

日前,央行營業管理部披露了多則行政處罰信息。其中,銀盈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盈通”)、開聯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聯通”)分別被罰1789.76萬元、2324.27萬元,合計罰沒超4000萬。

兩家支付機構合計罰沒超4000萬元

北青金融注意到,銀盈通、開聯通兩家支付機構均因類似原因被罰。

行政處罰單顯示,開聯通支付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義務、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與其進行交易、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根據相關規定合計被罰款944萬元;另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罰沒合計約1380萬元。此次開聯通共被罰沒約2324萬元。與此同時,開聯通公司2名相關負責人被給予警告,合計罰款48.4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開聯通成立於2010年11月,註冊資本1億元,2011年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主要業務包括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互聯網支付、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許可等。其股東為微科睿思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開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分別持股90%、10%。

值得關注的是,開聯通實際是由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支付通間接控股,同時中國支付通也和網貸平臺你我貸運營主體—上海嘉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係密切。

據中國支付通官網介紹,上海嘉銀金科董事長兼總經理嚴定貴為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執行副主席。2015年1月,公司完成開聯通支付90%股權的收購,除開聯通外,公司旗下子公司還包括客樂芙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重慶市眾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記者就罰單相關問題向開聯通了解情況,開聯通客服表示,“此次罰單與2017年接管之前的公司遺留下來的投訴有關,具體情況暫不清楚,目前公司業務正常開展。”

關於後續整改問題,開聯通客服表示,公司會根據監管部門要求進行整改,具體整改的細節不方便透露。

根據央行營管部披露的罰單信息,銀盈通則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義務,合計罰款271萬元;另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罰沒合計約1519萬元。此次銀盈通共被罰沒約1790萬元。

與開聯通處罰情況類似,銀盈通公司2名相關負責人被給予警告,合計罰款65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銀盈通成立於2005年,於2013年1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央行官網顯示,銀盈通的業務類型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僅限北京市、山西省、雲南省、貴州省)、互聯網支付(全國)。其股東為銀商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自然人陳忠,持股比例分別為97%、3%。

記者就罰單相關問題致電銀盈通,客服表示,“受疫情影響,相關負責人尚未復工,暫時無法作出回覆。”

不過,北青金融注意到,在21CN聚投訴、黑貓投訴等平臺上,開聯通及銀盈通兩家支付機構均被投訴為賭博網站等提供支付通道。

央行又出手!兩家支付機構因違反反洗錢法被重罰4000多萬

監管加碼,重拳整治支付機構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監管也愈加趨嚴。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內第三方支付行業收到監管罰單105張,罰沒金額合計近1.5億元,其中不乏百萬、千萬級罰單。從處罰原因來看,反洗錢、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務、可疑交易監測不到位等成為重點處罰領域。

而開聯通、銀盈通兩家支付機構此次被罰均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

2020年開年以來,央行系統已對支付機構反洗錢、可疑交易監測不到位等多項問題作出處罰。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跨境支付業務不斷增多,反洗錢監管將日漸常態化。2020年支付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

1月10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連續公佈十張罰單,其中瑞銀信、通聯支付、杭州市民卡三家支付機構被罰,罰單行政處罰日期均顯示為2019年12月31日。其中,瑞銀信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罰1002.23萬元。同日,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表示,支付公司瑞銀信因違反有關反洗錢規定被處以罰款809.5萬元,並對相關責任人員共處以罰款15.4萬元。

1月14日,央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公示行政處罰決定,合利寶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規定,被處以8萬元罰款。而在一個月前,合利寶黑龍江分公司剛因違規被罰,其因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的違法行為,被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處以20萬元人民幣罰款。

此後,合利寶表示已第一時間啟動了逐項的改進計劃,目前各項改進措施已經落實完畢,並得到了監管部門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