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 傳統書法的現代創作形式


孫曉雲: 傳統書法的現代創作形式

孫曉雲,1955年8月生於江蘇南京。現任中國書協理事,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書協主席,南京市書協主席,江蘇省婦聯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她曾獲中宣部全國首批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文聯“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江蘇省首批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稱號。其作品曾獲全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江蘇省委省政府首屆“紫金文化獎章”等多次大獎。出版理論專著《書法有法》。

孫曉雲書法娟秀而大氣,淵源有致,形式多樣,絞轉自然,藤絲纏繞,乾淨爽利,嫻靜儒雅,清秀內蘊。多次在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意大利、法國等地舉辦“孫曉雲書畫藝術展”。

孫曉雲: 傳統書法的現代創作形式

(圖為孫曉雲書法)

孫曉雲: 傳統書法的現代創作形式

書法創作,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就是創作的形式。在古人的句子裡,是沒有“創作”、“形式”這個詞的。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由翻譯而形成了許多複合詞匯。“創作”、“形式”就是複合詞。所謂“形式主義”的定義,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應該說,“創作形式”的概念是伴隨著現代藝術而來的。

現在來談傳統書法的現代創作形式,先將它暫且分為三個概念:傳統書法、創作形式、現代。

傳統書法:我們可以從大量的古代碑帖中,看到傳統書法的各種書體、各種風格。說穿了,古代碑帖就是傳統書法。

創作形式:傳統書法的創作形式,都是古人在不同的年代,從實用開始發展的。比如信札、手卷、冊頁、中堂、對聯、條幅、橫幅、扇面等。當我們把古人這些東西單獨拎出來模仿、理論,並加以重視、發展時,就稱為了“形式”,而且是“創作形式”。

現代:在傳統書法中,尤其是帖學書法的現代創作形式中,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形式,可以在一夜之間學會,而傳統書法的功力與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得了的,這是實質。二是用以上形式書寫,字須在方寸之內,不宜過大,否則實質與形式不符。三是不要一味模仿、套用現有的形式,避免唯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義”,從實用、自然出發所產生的形式才是有意義的。

孫曉雲: 傳統書法的現代創作形式


(圖為孫曉雲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