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兄弟連”,上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一些省份在做好本地防控的同時,加大對湖北的對口支援。支援湖北抗疫的“兄弟連”是如何排布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有多少省份參與對口支援?

在2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建立了16個省份支援湖北除武漢以外地市的對口支援關係,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救治工作。

最新消息,這一數字更新為19個。2月10日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組織全國19個省份參與對湖北除武漢以外其他地區的醫務人員對口支援。

●為何會變19個?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解釋,主要是考慮了這些因素:一是疫情現狀。湖北各地疫情有變,對口支援省份的疫情也有變;二是人力資源儲備情況。比如對口支援省份自己的醫療實力與資源儲備等。三是受援地市醫療資源缺口等情況。

既然是對口,就得把兩方面都結合起來考慮,這樣才能“對”得更有效。

●安排對口支援有哪些原則?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解釋,有這樣幾個原則:立足原有支援基礎、原有關係基本不變、應補盡補、統籌安排。

●分別都是哪裡對口哪裡?

如今,19個省份的對口支援情況,是這樣的:

抗疫“兄弟连”,上

●對口是“一對一”嗎?

按照此前“一省包一市”來理解,可以說“是”,但隨著形勢發展,19個省份來參與,就不是了,存在兩對一、一對三等情形。比如:內蒙古、浙江一起對口湖北荊門,廣東、海南一起對口湖北荊州,山東、湖南一起對口湖北黃岡,重慶、黑龍江一起對口湖北孝感,遼寧、寧夏一起對口湖北襄陽,是兩對一。山西對應湖北潛江、天門、仙桃三個地方,是一對三。

國家衛健委也表示,考慮到實際情況,實際支援並非“一對一”。同時提出,支援隊組成應當以解決當地醫療資源缺口為基礎,由醫護、管理、預防三類人員組成。

各對口支援省份正在按照這樣的要求,並結合湖北實際去開展支援工作。目前,不少省份已經派出多批次醫療隊進入湖北,開展對口支援,與當地醫護人員並肩作戰。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抗疫“兄弟连”,上

2月11日,貴州省對口支援鄂州醫療隊隊員在機場和家人道別。當天晚上,貴州省對口支援鄂州醫療隊337名隊員從貴陽出發前往湖北,醫療隊將到鄂州市雷山醫院開展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這是貴州省派往湖北省的第四批醫療隊。新華社 記者陶亮 攝

抗疫“兄弟连”,上

2月11日,湖南省對口支援黃岡醫療隊隊員在長沙南站集合。當日,來自湖南五個市州、由200人組成的湖南省對口支援湖北黃岡醫療隊從長沙啟程。新華社發(陳振海 攝)

抗疫“兄弟连”,上

2月11日,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江蘇省腫瘤醫院護士張苛在給丈夫送行。她的丈夫謝宏超是江蘇省腫瘤醫院的一名男護士。當日,江蘇援黃石醫療支援隊310名隊員從南京出發,奔赴湖北省黃石市開展對口支援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抗疫“兄弟连”,上

2月11日,河北省對口支援神農架林區防治工作隊首批隊員和送行同事擁抱。當日,河北省對口支援神農架林區防治工作隊首批隊員從石家莊出發,前往神農架林區支援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綜合防控工作。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抗疫“兄弟连”,上

2月11日,重慶對口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隊員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安檢入口處與家人相互加油鼓勁。當日,由159名醫務工作者組成的重慶市赴孝感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對口支援隊奔赴湖北。此次派出的對口支援隊抵達孝感後,將與1月26日派出的第一批支援湖北孝感市醫療隊統籌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新華社發(黃偉 攝)

抗疫“兄弟连”,上

2月11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支援湖北宜昌抗擊新冠肺炎的支援隊員列隊出征,隊員親屬及醫院同事前來送行。當日,福建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抗擊新冠肺炎首個支援隊出征,他們將進駐宜昌當地的醫院,接管重症病人較多的病區,與當地醫護人員並肩作戰。據瞭解,支援隊共158人,其中149名醫護人員主要由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醫院感染管理科、重症醫學科、精神科等專業的臨床醫師、一線護理人員、實驗室檢測人員以及後勤保障人員組成。醫護人員90%來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2月11日,由江西省10個設區市的128名隊員組成的江西省對口支援隨州市醫療隊在南昌濱江賓館集結完畢、整裝待發,奔赴湖北隨州援助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

在2月11日舉行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湖南省衛生工會主任、湖南對口援助黃岡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高紀平,山東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山東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領隊張韜分別介紹說,湖南、山東援助湖北黃岡醫療隊各種物資基本滿足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