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亮相北京冬奧會成疑 ]]>

記者 | 李曉莊

2月11日,美聯社報道,儘管得到聯盟球員的支持和奧組委官方的承諾,但北美冰球聯盟(NHL)對參加北京冬奧會的態度依然冷漠。

上週,國際奧委會(IOC)和國際冰聯(IIHF)在紐約與NHL及其球員工會舉行會談。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冰聯表示願意作出讓步,以此希望NHL允許旗下的球員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

根據美聯社消息,國際奧委會提供了一些口頭承諾,包括承擔球員的差旅費和保險費、開放賽事的推廣權等——而這些在過去是不被允許的。

儘管如此,NHL副總裁比爾·戴利(Bill Daly)依然表示擔憂,稱這次談判“十分初步”,並且遺留了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因此,聯盟認為參加冬奧會的負面影響大於正面。

同時,對於NHL來說,是否允許球員參加冬奧會是他們和球員工會博弈的一個重要籌碼。NHL希望能夠將此討論加入到同球員工會的談判中,但球員工會並不認可這一做法。

這意味著,NHL球員是否出現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仍然是未知之數。

NHL球員參加冬奧會已經形成慣例,但在平昌冬奧會上,NHL聯盟曾創下拒絕參賽的先例。

1995年,國際奧委會、國際冰球聯合會、NHL、NHL球員工會四方達成協議,使NHL球員登上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的舞臺。

之後,雖然NHL和NHL球員工會經歷數次勞資糾紛,但一直沒有影響到NHL球員參加類似的國際賽事。

然而,在2017年4月,NHL宣佈拒絕讓麾下的球員參加平昌冬奧會。這是NHL球員連續5屆參賽後首次缺席冬奧會,並導致美國隊無緣四強。

NHL同冬奧會走向分裂,其導火索不外乎一個“錢”字。

2014年,國際奧委會同意承擔NHL球員參加索契冬奧會的出行費和保險費,這筆費用總額高達1400萬美元,也是對NHL停擺三週的補償。

事實上,這筆費用在NHL參加的五屆冬奧會中,一直由奧組委、國際冰聯和主辦方共同承擔。但在平昌冬奧會前,國際奧委會宣佈將不會承擔這一費用。

此外,允許球員參加冬奧會,意味著將給NHL帶來長約三週的停擺。而這一時期,橄欖球聯賽(NFL)、棒球聯賽(MLB)等比賽處於休賽狀態,是激戰正酣的NHL爭奪觀眾、提高上座率和收視率的黃金時段。

停擺問題由來已久,且近年來,拓展全球市場一直是NHL的首要目標。因此,NHL聯盟的缺席更多被歸因於韓國市場的狹小。

在這一邏輯下,外界將擁有更大商業潛力的北京冬奧會視為NHL迴歸的良機。

比爾·戴利曾坦誠北京冬奧會的吸引力:“我們毫不隱瞞,當國際奧委會宣佈將2022冬奧會授予北京時,這是一個更大的、實實在在的機會。”

不僅如此,NHL早早考慮好如何通過自己的方式打開中國市場。

2017年起,NHL在中國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舉辦季前賽。即使在2019年5月,NHL中國賽因場地原因取消,但聯盟依然選擇在北京設立了中國總部。

此前,國際冰聯給NHL下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在2020年8月底前作出決定。但掌握談判的主動權NHL仍未沒有給出確定答覆。

考慮到中國市場和冬奧會的重要性,在商言商的NHL仍有可能參賽,但也會從中竭力爭取更多利益。這場四方拉鋸戰,會曠日持久地持續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