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不對,嚴禁簡單粗暴限制復工復產

發改委: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不對,嚴禁簡單粗暴限制復工復產



口罩和防護服企業復工率多少?復工復產的進展如何?哪些領域和行業最容易受影響?疫情對就業率有多大影響?有些地方採取限制人員外出的措施,是否有依據?


2月11日,國新辦舉行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改委: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不對,嚴禁簡單粗暴限制復工復產


發改委:防護物資的需求急劇增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



目前,從全國情況看,除湖北外的各省(區、市)正在逐步復工復產,特別是關鍵醫療物資、能源、糧食、交通物流等重點領域企業均已陸續開工。


2月10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的最新數據顯示,口罩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76%,防護服企業的復工率為77%,全國重點監測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率為94.6%,煤礦復產率57.8%,電力、天然氣和成品油供應充足,民航、鐵路、水運運輸網絡正常運營。


但是,推動全面復工復產還面臨著返工人員不足、有些地方限制開工、口罩等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產業鏈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暢,以及資金壓力大等問題。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區分不同地方的疫情狀況,切實處理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係,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儘早恢復正常生產。


一是分批有序推動錯峰返程返崗。重要國計民生領域要立即復工復產,重大項目要及時返崗、儘早開工,其他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可暫不開工,疫情高發地區和非緊迫崗位可適當延期返程。


二是全力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實時監測分析人口流動情況。對勞務輸入大省和外地人口聚集的地區,加強運輸組織,錯峰返程。


三是分級分類提升核酸檢測等快速篩查能力。科學設定接受醫學觀察和居家隔離人群觀察時間。


四是加強重點人群隔離和病例收治。返崗人員要及時報告個人旅程信息和健康狀況,由企業、社區分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五是指導企業認真落實各項防疫要求。通過錯峰上班、彈性工作制、調劑帶薪休假等多種方式,降低工作場所人員密度。


六是加快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建立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及時協調解決用工、原料、資金不足等問題。制定煤電油氣供應保障預案。將防疫物資、關鍵原輔料、重要生產設備及零部件、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等納入應急運輸保障範圍,對相關運送車輛不檢查、不停車、不收費。


七是全面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重點做好防疫物資、倉儲物流、運輸配送等重點企業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排查。


八是努力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企業要配備消毒液、體溫槍等物資,為職工配發口罩等防護用品。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未休假期的工資報酬應按照有關政策保障落實,按時發放福利待遇。有關地區可暫時停止實行私家車尾號限行政策。


九是壓實企業和屬地政府責任。嚴格杜絕“填表抗疫”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行為,確保復工復產安全有序。


國家發改委在2月9日會同財政部和工信部印發了《關於發揮政府儲備作用 支持應對疫情緊缺物資增產增供的通知》,明確將符合條件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品種增列儲備物資目錄,對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請相關企業放下包袱、全力以赴開足馬力生產。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



現在來看,生活必需品的保供是不存在太大問題。目前的焦點是,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對防護物資的需求急劇增長,尤其是對口罩的需求,面臨比較大的缺口。下一步,要在下面幾個方面努力下功夫,緩解供需的矛盾。


第一,要千方百計促生產。怎麼促生產?復工、達產、擴能。目前還有1/4的口罩企業還沒有復工。所以,我們要幫助這些企業協調解決生產中、復工中遇到的用工、原輔材料、資金等方面的困難,促使企業抓緊復工。“達產”就是對現在還沒有滿負荷生產的企業,要推動企業抓緊釋放現有產能,儘快實現滿負荷生產,鼓勵他們採取兩班倒、三班倒的方式,24小時運轉起來,做到人休息機器不休息,儘量多生產。“擴能”就是對有擴大生產需求的企業,我們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予以支持,並爭取新增產能能夠早日達產。此外,我們還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辦理有關資質,推動技術改造,儘快實現轉產。


第二,要千方百計擴進口。支持企業國外採購口罩使用貨運包機的方式運至國內,協調有關方面做好外國政府及其國際組織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轉運工作。


第三,要千方百計保重點。鐵路、公路、民航、商場、超市以及部分生活性服務業這樣的領域,大多都是“人對人”的服務模式,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都比較大,工作人員一旦發生感染,有可能導致不同人群間產生交叉感染。所以對於這類企業,我們將統籌予以傾斜保障。


最後,要千方百計減浪費。因為目前口罩使用上還存在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使用效率的提升空間還是很大的。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口罩的產量將逐步增加,緊缺的狀況會有所緩解,所以也呼籲大家不要囤積口罩。


人社部:在疫情防控中穩就業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



疫情發生之後,勞動力市場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企業開復工時間在推遲,勞動力返崗時間有所錯後,湖北等疫情嚴重的地區、旅遊餐飲等服務業和一些中小微企業也反映穩崗壓力加大。與此同時,與疫情相關的行業企業缺工明顯,部分招聘求職活動暫時性推遲。相信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最終的戰勝,企業將加快復工復產,前期積累的消費和投資將會繼續釋放,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也會同步擴張,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也沒有改變。


張瑩表示,近期人社部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穩就業工作。


一是充分挖掘現有的就業機會。全力確保醫護用品等疫情防控涉及的重點企業用工,用足用好現有的就業崗位。對重點企業指定專人對接,優先發布用工信息,通過本地挖潛、餘缺調劑等方式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對於當地難以滿足需要的,協助企業跨區域定向招聘,對一些成規模的,制定運送方案,有條件的組織集中運送。同時,對春節期間生產配送防疫急需物資的企業、對提供職業介紹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規定給予補貼和補助。


二是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擴大中小微企業穩崗返還政策的受益面,30人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超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企業在目前的停工期間、疫情的恢復期間,組織職工參加各類線上線下培訓的,可以納入現有的補貼類培訓範圍。對已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患新冠肺炎的,可以申請最長不超過一年的展期還款並繼續給予貼息。


三是加強重點群體的幫扶。重點關注高校畢業生、農民工以及疫區的勞動者。與此同時,允許在疫情防控期間,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可按照不高於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向受疫情影響失業的參保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


四是加大線上招聘的力度。


發改委: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

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



在防控期間,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很嚴格的限制人員進出措施。比如,有的地方還對企業的復工復產採取了報備制度,有的設置了前置審批條件,甚至還有個別地方出現了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的情況。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中央精神的。此風不可漲。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不能簡單化地通過設置審批條件、提高開復工門檻等辦法,來達到防護目的,而是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指導、關心、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和開復工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切實解除企業和員工的後顧之憂。也要求地方對這些不合適的做法進行了糾正。下一步,將最大程度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減少干擾因素,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衛健委:全國除湖北以外省份疫情形勢

總體呈下降趨勢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負責人賀青華:



從2月3日以來,全國除湖北以外省份的疫情形勢總體呈下降趨勢。截至2月10日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的省份新增確診病例381例,從2月3日連續7天呈下降趨勢。


隨著恢復工作、恢復生產以後,流動性大、人群密集的行業和領域,容易引發疫情。醫療衛生行業,尤其是直接接觸病人的醫務人員,還有其他可能接觸病人的相關領域工作人員,如果不注意防護,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編制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針對不同風險人群提供了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和防護措施建議。


交通部:全國向湖北運送防疫和生活物資達16.6萬噸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



在疫情防控的早期,部分地方採取了道路封堵、車輛勸返等一些措施,對疫情的蔓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時,對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物資運輸以及農民工返崗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便。為此,交通運輸部多措並舉,全力保障公路交通暢通有序。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嚴格落實“一斷三不斷”。

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網絡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通道不斷,全力保障公路網的有序運行。


二是全力做好公路保通保暢。嚴禁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嚴禁阻斷各省幹線公路,嚴禁硬隔離或者挖斷農村公路,嚴禁阻礙應急運輸車輛通行,嚴禁擅自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省界和各省幹線公路設置疫情防控檢疫點或者檢測站。同時,指導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積極協調其他有關部門,做好已經封閉的高速公路開通工作。


三是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對未經批准違規設置的檢測站點,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地方政府堅決予以撤銷。


四是優先保障湖北等重點地區的應急物資運輸。要求各地嚴格執行綠色通道政策,確保應急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便捷通行。


截至昨天,全國通過公路、鐵路、水運、郵政等運輸方式向湖北地區運送的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達到了16.6萬噸,運送的電煤、燃油等生產物資68.8萬噸。


根據大數據的監測分析,從現在到2月18日,預計還有1億6千萬人要陸續返程返崗。


為了確保這些人員的出行,為復工復產做好交通運輸保障,採取了幾個措施:


一方面統籌安排,堅決防止疫情通過交通運輸工具傳播。做好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的消毒、通風、衛生清潔工作;加強交通場站進出站旅客的測溫,嚴格控制交通運輸工具的客座率,春運期間長途客運班車、班輪和農民工包車客座率不得超過50%;做好乘客信息的登記溯源工作;做好途中和事後的疫情防控;加強交通運輸一線從業人員自身的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另一方面,全力做好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工作:


一是有序恢復道路客運服務。截至昨天,有四川、廣東、湖南、山東、江蘇、福建等省份省際、市際客運已經逐步恢復運營。另外,有18個省區市的市內客運班線也已經逐步恢復運營。


二是做好農民工返崗的包車運輸。截至,已經有四川、山東、浙江等地方政府組織了200多趟次的農民工包車,組織了近9000名農民工返回工作崗位。


三是逐步恢復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受疫情影響,全國有27個省份、428個城市停運了公交服務,現在這些城市的公交服務已經陸續恢復了。截至昨天,已經有20個地級市和18個縣級市的公交相繼恢復了運營,長春等城市的軌道交通也逐步恢復運營。


四是強化應急物資運輸保障。明確在疫情防控期間,將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用品,糧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煤炭、油氣能源等,統籌納入應急運輸的保障範圍,落實好綠色通道政策,保障優先便捷通行。同時,按照國務院要求,交通部與衛生健康部門協商一致,對短期內向湖北省等疫情重點區域運送物資的駕駛員、裝卸工,包括郵政快遞車輛的駕駛員,還有從事道路、水路客運,沒有進入武漢市的司乘人員,經過體溫檢測符合規定的,不需要採取隔離14天的措施,全面保障復工復產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類物資的供應運輸保障。


發改委:拘留提前復工企業負責人不對,嚴禁簡單粗暴限制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