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駱豔麗,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疼痛學專科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委員,上海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

出門怕傳染,居家太無聊;

信息滿天飛,越來越心焦;

態度要積極,信心要堅定,

心理來調適,放鬆有妙招。

近期隨著防疫控疫工作的推進,很多老百姓宅在家裡,可是信息渠道太豐富, 導致很多人出現了過度的緊張、擔心、恐懼、害怕,甚至還有抑鬱、憤怒等。

有專家說:“空氣中瀰漫的不是病毒的味道,而是恐慌的味道”。

這些情緒又可能引起身體上的不適,出現咳嗽、胸悶、乏力、甚至呼吸困難,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從而可能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

甚至有的人不放心,到醫院去看醫生,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所以,科學認識疫情,正確對待風險,積極調整情緒,學會自我放鬆,對於防疫控疫極為重要。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01、自我暗示法:

近期各種途徑的疫情相關信息很多,容易導致大家的負面暗示性增強,出現 咳嗽、咽喉痛、乏力等軀體不適,一定要正確認識。

恐懼時內心深處常常有個沒有邏輯的想法在無形地起作用,如:別人生病— 病是可傳染的—我可能被傳染—我可能會死掉(過度擔心)

這時一定要學會識別內心的自動的負性的想法,並且積極運用自我暗示,要在意識層面告知自己並強化:專家說了,我只要呆在家裡(遠離傳染源)-好好 休息(抵抗力增強)—就不會被感染-就不會死亡!

防疫抗疫是一場全民戰爭,就像戰士上戰場一樣,態度要積極!信心要堅定!只要做到這一點,新冠病毒,蹤影全無!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02、呼吸放鬆法:

很多人覺得道理我都懂,但我還是很緊張,怎麼辦?!其實心和身是密切相關、相互影響的,要想心理上放鬆,首先還要身體上放鬆。

呼吸放鬆法是目前有科學依據的一種最實用最有效的放鬆方法,大腦是三位一體腦:認知腦(大腦皮層)、情緒腦(情緒中樞杏仁核等)、行為腦(腦幹)。深慢呼吸可直接作用於腦幹,從而利於放鬆全身。

具體方法是: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確保5分鐘內不被打擾;找一個很舒服的姿勢,可站可坐可躺;可睜眼可閉眼;雙手放在腹部,嘗試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儘量鼓起,呼氣時儘量腹部收回,雙手可以感受腹部的起伏;鼻吸氣、口呼氣;呼吸盡量放慢放緩,可內心默數1、2、3、4、5。每次5分鐘,每天2-3次;引導注意力到自己的呼吸上;嘗試體會氣流劃過鼻腔的感覺。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03、自得其樂法:

最近網上有些視頻,大家在家裡找樂趣,比如披上大毛巾舞獅、用淋浴噴頭當噴泉,這些有助於心理調整嗎?

答案是肯定的。找一些讓自己心情愉悅的事情做,比如室內運動(瑜伽、跳繩)、整理房間(斷舍離)、費時費力而平時沒時間做的事(研究菜譜做一道美味佳餚)等,既可以獲得成就感,又可以轉移注意力,把精力投射到周圍環境,從而打破焦慮惡性循環。

下圖時黃永玉的人物作品《自得其樂》: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04、尋求鏈接法:

武漢人民自發在1月27日晚,齊聲合唱、齊聲吶喊,怎麼看待這件事?

從緩解心理壓力的角度來看,確實具有積極意義和保護作用,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各種孤獨寂寞冷,難以消受,通過這種齊聲歌唱、齊聲吶喊,可以建立連接、尋求共鳴、共對困難、同仇敵愾。這種狀態下,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不僅增加了愉悅感,更有利於增強抵抗力。

所以,打個電話給朋友,唱首歌給自己,和外部世界保持鏈接,讓心理能量得以釋放。

05、求助專業法:

如果確實有心理壓力,還可以撥打心理熱線,及時疏洩。目前很多心理學領域從業人員已經有組織地開展心理熱線服務,其中包括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等,

文後附上海市各級心理援助熱線彙總表

當然由於社會需求太多,熱線工作人員一直在超負荷工作,即使打不通,也不要著急。網絡上還有一些專業的心理平臺,有相關的科普文章,都有助於心理調適。

如果情緒特別緊張、恐懼、害怕,腦子裡胡思亂想,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甚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還是建議進行專業評估和干預,可到各個綜合醫院的心理科,也可就近到市和區的精神衛生中心評估和就診。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06、自我免疫法:

心理也有免疫力,又叫心理韌性,就像機體免疫力強,就不容易感冒發燒一樣,只要心理免疫力強,無論外界發生什麼不良事件,都能夠從容應對。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那麼怎麼提高心理免疫力呢?最簡便有效並且受益終生的方法就是學習一些心理學,瞭解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 仁濟醫院心理科正在籌備“人際心理治療理論和解析”網絡培訓課程,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心理學,不僅對心理諮詢師有幫助,還可以幫助大家學習運用一些簡便易學的心理學工具,瞭解自己的人際關係,調整自己的心理問題,詳細信息可關注公眾號“上海仁濟心理科”或通過培訓助理瞭解(手機 13917407322)。

附:上海市各級心理援助熱線彙總表

「健康說」宅在家裡切勿心焦 · 心理調適六大妙招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專科分會

執筆:駱豔麗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