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噸消毒劑馳援武漢 上海這家科技公司“三產”轉“二產”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2月12日報道:抗擊疫情迫使不少人養成了“潔癖”,消毒劑與口罩一樣,成為最重要的防護物資。過去半個月,上海萬籟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籟股份”)加班加點,全力生產自主研發產品非電解微酸性次氯酸水,並已向武漢醫療機構運送了10噸。

10噸消毒劑馳援武漢 上海這家科技公司“三產”轉“二產”


流水線上的大年三十:“把大家叫回來”

萬籟股份成立於2016年,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創業公司,坐落於松江企福科技園區。“我們的主營業務是為醫療機構、學校、養殖場等客戶提供消毒解決方案,其實並不銷售消毒劑單品。”萬籟股份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靜靜介紹。

這個春節,萬籟股份的大部分員工已經在1月19日陸續放假。不料疫情警報在全國範圍內拉響,公司收到政府徵用通知,需要全力生產消毒劑。“為了抗擊疫情,我們義不容辭!”張靜靜說。

可是,大部分員工已回老家過年,人手不夠怎麼辦?所有留守在滬的員工和公司骨幹們一起上!這個大年三十,十幾個同事在流水線上跨年。“我們是做解決方案的,生產人員只有2人,大部分員工是技術、銷售等領域的。”緊急時刻,公司通知外地員工儘快返滬,參與生產。大家響應號召,生產車間一天比一天熱鬧,到大年初四,已有35名員工到崗支援。

10噸消毒劑馳援武漢 上海這家科技公司“三產”轉“二產”

包材緊缺供水不足:“我們來幫你”

春節期間,大部分企業尚未復工,包裝材料緊缺是擺在萬籟股份面前的大難題。同樣位於松江的企業上海櫻花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伸出了援手。“他們聽說我們缺桶,第二天就送來了60個噸桶,還借了兩臺叉車便於我們搬運。”張靜靜告訴記者。

生產消毒劑,水是重要的原料。非常時期,消毒劑有增產需求,但原先設計的供水管道僅能保障之前生產運作,無法滿足增設蓄水池中的水源供給,臨時改造管道又太耗時,怎麼辦?消防部門出動了,從消防車上取來水帶、水槍,與廠區的消火栓連接後,鋪設了一條臨時管道,解決了供水問題,保障增產後的正常運作。

在幫助疫區的過程中,萬籟股份也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幫助。隨著社會各界逐漸復工,包材緊缺的問題正在緩解,但人手不夠仍是燃眉之急。“不同於製作口罩、防護服,消毒劑生產技術含量較高,搬運桶裝消毒劑的體能消耗也很大,短時間很難招募到合適的志願者或工人。”張靜靜坦言,“如果自動化程度再提高的話,我們的日產能有望提升至150噸。”

10噸消毒劑馳援武漢 上海這家科技公司“三產”轉“二產”

10噸消毒劑馳援武漢:“殺菌速度更快”

萬籟股份成立至今,以“開創用水除菌時代”為使命,引進日本專利技術CELA(非電解微酸性次氯酸水生成工藝),創新研發一體化設備,自主開發IoT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製成的“非電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如今正在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灌裝進容器裡,封蓋、裝箱,等待被運往需要支援的地區或機構。

“通俗地說,這種消毒劑是一種安全的除菌產品,殺菌速度達到了次氯酸鈉類產品的80倍,適用於人員密集場所的空氣消毒,也能隨身攜帶用於手部、口腔、織物等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張靜靜解釋。

近幾天,10噸消毒劑已經從萬籟股份運抵武漢。“原本我們想要寄更多的,可惜超出了物流運輸規格,後期還會源源不斷地運送過去,只要疫區需要。”張靜靜說。目前,公司已運行了4條生產線,日產能為75至100噸。她還透露:“我們正準備在另外一個倉庫改建一個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車間,滿足防疫需求,做好消毒劑保障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