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保監局出臺金融支持抗疫復產“十二條”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中國銀保監會和江蘇省委省政府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江蘇銀保監局近日出臺了《關於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服務的通知》,從重點保障疫情防控企業金融需求、穩妥有序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精準幫扶企業融資紓困、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擴展保險責任保障範圍、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擴大銀企融資對接等12個方面明確具體要求。

  • 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關於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服務的通知
  • 蘇銀保監發〔2020〕11號
  • 各銀保監分局,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各保險機構,各省級銀行保險社團: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中國銀保監會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強化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金融支持,有序推動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力以赴,重點保障疫情防控企業金融需求。各銀行機構要主動對接政府疫情防控相關部門,梳理轄內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資(醫用防護用品、殺菌消毒用品、檢測試劑盒、醫療設備、相關藥品等)生產企業及上下游企業名單,加強與有關醫院、醫療科研單位和相關企業的服務對接,及時掌握生產運營情況和金融服務需求,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優先配置金融資源,開通快速審批通道,全力滿足醫用物資生產擴產及採購、科研攻關、技術改造的資金需求。對疫情防控期間重點保障企業的貸款申請,原則上在24小時內要完成授信審批和貸款發放。要充分運用財政貼息和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等優惠政策,發放利率優惠的信用貸款。鼓勵轄內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充分利用上級行政策和資金優勢,對防疫單位加大低息資金支持力度,支持保險機構積極為防疫物資進口企業開展進口預付款保險。

二、關注民生,優先解決生活物資生產領域融資。各銀行機構要結合本行存量客戶情況,梳理生活物資供應重點企業清單,逐戶研究制定針對性金融服務方案。要優先滿足保障城鄉運行必需行業(供水、供電、供氣、供熱和通訊等)、群眾生活必需行業(超市賣場、農貿市場、食品生產、農業養殖、物流供應等)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相關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銀行機構根據企業申請,通過發放信用貸款、放寬抵質押率要求等方式追加授信額度,對符合條件的重點企業貸款到期予以續貸,足額快速解決生活物資生產企業融資需求,推動相關企業加快啟動生產,強化快速應急保供。

三、及時謀劃,穩妥有序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各銀行保險機構要認真落實“六穩”要求,根據政府部門復工復產安排,主動對接省內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金融需求,加強與製造業、服務業等復工復產企業的溝通聯繫,深入瞭解企業的現實困難,根據新增融資、續貸安排、期限結構、服務效率等方面差異化需求,提供針對性金融支持,確保企業不因資金問題影響復工復產。特別對未裁員企業和擴大用工企業,要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2020年,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各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情況將作為監管考核評價的重要因素。

四、分類施策,精準幫扶企業融資紓困。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做好受疫情影響的存量授信客戶排查,分類制定實施差異化幫扶方案。對於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積極支持企業生產不停頓,供應不掉鏈,穩定融資環境,提振企業信心。對出現暫時困難的大中型企業,要充分運用聯合會診幫扶機制,研究會商紓困化解方案。對於2020年3月31日前(視疫情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到期的貸款,根據企業受影響程度、復產情況及貸款狀況等,合理採取展期、延期、調整還款計劃、調整付息方式、無還本續貸等手段,切實減輕受困企業還本付息壓力,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可延長貸款期限不超過6個月。對於運用保險、擔保等增信措施的信貸業務,相關銀行要積極協調增信機構做好貸款延期工作。

五、減費讓利,努力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對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尤其是納入國家和江蘇省名單內的重點保障企業,各銀行機構要在不高於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水平基礎上,用好用足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水平,且不得收取與貸款相關的任何其他費用。嚴格執行“七不準、四公開”和小微企業“兩禁兩限”要求,對復工復產企業執行優惠利率和費用減免。對疫情防控期間發現的違規收費行為,監管部門將從嚴從重查處。2020年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較上年要降低0.5個百分點。

六、救急送暖,改進個人金融服務。各銀行機構要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全面摸排本行客戶中新冠肺炎感染人員、隔離人員、防控工作人員等人群,對因疫情期間還款不便造成的逾期不視作違約,併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靈活調整還款安排,減輕相關人員生活壓力。鼓勵保險機構向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捐贈保險。

七、主動對接,擴展保險責任保障範圍。各保險機構要創新產品供給,加強與有關醫院、醫療科研單位及企業的服務對接,積極滿足衛生防疫、防疫物資運輸等方面的保險需求,為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提供高效優質優惠的保險服務。支持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將意外險、健康險等產品的保險責任範圍擴展至新冠肺炎等。支持保險機構在疾病險、醫療險等產品中針對新冠肺炎的客戶取消等待期(觀察期)、免賠額、定點醫院、藥品類別等限制。

八、快速理賠,及時支付保險賠付資金。

各保險機構要按照疫情防控需要,開通理賠綠色通道,鼓勵採用互聯網、手機APP等線上服務及預付保險金等方式,切實做到應賠盡賠快賠。各保險機構要簡化手續和材料,全省疫情防控期間,因客觀原因導致無法及時提供理賠資料的,鼓勵實行“先行結案,後補資料”,儘快為出險客戶提供理賠資金支持。要積極做好對重要醫用物資以及重要生活物資企業的保險理賠服務,支持其恢復生產、保障供應。

九、健全機制,優化風險管控措施。對於疫情防控期間符合條件實行延期還款的各類貸款,不納入逾期統計,不加收罰息。各銀行機構要分類施策,不單獨因疫情影響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各地方法人銀行要制定特殊時期風險管理細則,完善盡職免責制度和免責行為清單,各分支機構要積極向總行爭取免責政策支持,合理降低免責標準,實施差異化績效考核辦法,保護基層經營單位和授信審查審批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監管部門將酌情進一步放寬疫情影響期間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並對2020年核銷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進行還原統計考核。

十、暢通渠道,提升金融服務便利。

各銀行保險機構要開通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簡化相關業務辦理流程,確保金融服務高效暢通。要從展業、審批、放款等環節著手,進一步推廣全流程線上金融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強化自助設備、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引導客戶減少非必要的櫃面業務辦理。鼓勵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探索遠程金融服務。疫情防控期間,鼓勵採用不動產抵押線上登記模式,保險、理財產品銷售可實行遠程雙錄,核保核籤和貸後管理可採用視頻連線等非現場工作方式,並留存好影像資料備查。

十一、深化服務,擴大銀企融資對接。各銀行機構要在2019年“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成效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已有模式經驗,擴大實施範圍,對全省製造業、服務業等企業進行全面融資對接,重新梳理、全面摸排本行對接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及金融服務需求變化情況,逐戶制定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提高金融服務及時性和精準度。要積極利用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等渠道,優化線上金融服務模式,提高融資對接效率,加大對企業融資支持力度。

十二、提高站位,切實承擔疫情防控政治責任。

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緊迫性和穩增長的重要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首要任務,服從和服務於疫情防控大局,主動加強與地方政府的聯防聯控和協調溝通,主動加強與企業的對接服務,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以戰時思維全力以赴為涉及疫情防控企業及復工復產企業提供高效充分的金融保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

2020年2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