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奧巴馬:把家庭的福祉置於任何計劃和目標之上

米歇爾.奧巴馬:把家庭的福祉置於任何計劃和目標之上

她曾是聲名顯赫的美國第一夫人,丈夫奧巴馬創造了黑人做總統的歷史,她作為第一位入駐白宮的非洲裔總統夫人,以她的睿智和活力同樣光彩奪目,她就是米歇爾.奧巴馬。

最近看了米歇爾.奧巴馬的自傳《成為》,書中以詼諧優雅坦率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她從一個小女孩到第一夫人的心路歷程。她的經歷富有傳奇色彩,但她也是妻子和母親,一般女人所經歷的她也一樣經歷。

米歇爾.奧巴馬:把家庭的福祉置於任何計劃和目標之上

米歇爾即時尚又傳統,珍視她和丈夫的愛情,羨慕和追求和自己父母一樣長久相守的婚姻家庭。

書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把家庭幸福、婚姻穩定持久視為自己的終身大事,把家庭的福祉置於兩個人任何計劃和目標之上是她的執念,並貫穿於生活中的每一個時段、每一個細節。

01

家庭成員個人職業的發展要取得家人的共識。

丈夫想當總統需要徵求妻子的意見嗎?回答是:需要。

米歇爾與奧巴馬相識的時候,兩個人是在法學院的辦公室,都處於初入職場,探索個人職業發展的階段。

奧巴馬在接受記者採訪被問到:是不是有參加競選公職的意願?他回答:需要和家人商量。

米歇爾不喜歡從政者,認為政治充滿了不確定性,裡面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深仇積怨,怕自己的丈夫被生吞活剝,覺得一個好人能有更好的方法來發揮影響。

另外她考慮家庭因素,認為搞政治的人經常需要離家外出,整個家庭的秩序就被打亂了。

在兩個人意見相左的時候,她把思路轉向兩個人結婚前雙方對婚姻關係的約定,兩個人是愛的結盟,各有各的目標,過平行的生活,不需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她問自己:如果丈夫認為他能在政壇有所建樹,我憑什麼阻止他?憑什麼在他還沒有嘗試之前,就把他的想法踩在腳下?經過反覆權衡,她做出支持丈夫的決定。

家庭成員中的某個人職業生涯發生改變時,需要兩個人共同分析利弊,

消除疑慮。丈夫躊躇滿志,妻子也做好調整,和丈夫並肩面對,共同做好變化帶來影響的應對準備。

02

過度關注對方不如積極面對自己。

在非常疲勞或壓力大的時候,積壓在內心的火氣就會爆發出來。米歇爾一生氣習慣大喊大叫,而丈夫說起來滔滔不絕,更令她惱火,於是爭吵升級。

面對這種局面,作者意識到雖然兩人深愛彼此,但是我們的關係中心好像出現了一個解不開的結。她觀察周圍有親密的朋友經歷了分手,起因都是因為一些小問題,由於沒有重視和缺乏溝通,最終形成了無法修補的裂痕。這讓作者想要保護自己的婚姻。

作者的聰明之處是能夠及時反省,在自身找原因。

反省自己過多把注意力放在丈夫身上,給自己最消極的部分火上澆油,覺得一切都不公平,然後千方百計搜尋證據來支持這一假想。

於是開始嘗試新的假想,也許我可以比以往做更多事情,讓自己開心起來,我忙於責怪丈夫沒有把健身加進他的日程表裡,而根本沒想我自己如何定時健身。

給自己的生活留出空間。作者有閨蜜團,成員中大多習慣於為了孩子,為了另一半以及自己的工作而犧牲自己。作者與她們一起定期放下手頭所謂的頭等大事,做關注自己,為自己而活的事情。

作者說:現在的我必須要比過去更加堅強,要行動更快,做得更好,我的恩澤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我去打拼才能獲得的。這是我的支點,是自我救贖的時刻。

03

恪守屬於自己的家庭時間。

重視一件事情的標誌是對這件事情在時間上、精力上的投入。

第一次在書面上看到米歇爾夫妻把家庭時間這個概念看得如此重要。

兩個人工作的繁忙程度超乎尋常,如果沒有家庭意識,他們容易淹沒在無休無止的工作中而沒有時間顧及家庭。

為了保持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轉,夫妻二人堅持做到:

一是回到家以後,盡力做到不分心,完全融入家庭氣氛中。 下決心將那些大的憂慮和緊急事件暫時拋於腦後,遵守屬於自己的家庭時間,用來考慮家庭的問題。

二是不忽略對孩子的關愛。

他們會利用短暫的時間專注聽女兒講在學校操場上的事,或者聽她關於瀕臨動物研究項目的一些細節。這時候似乎覺得,孩子們的事情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對父母來說,孩子就是最重要的人,他們的話,當然值得我們以最認真的態度去傾聽。

我們常常聽到有些家庭,男人有理由的無暇顧及自己的妻子,缺席孩子的日常陪伴。在他們的心目中 沒有把家庭時間列入自己的生活日程表,所謂的沒時間只是一種推脫。

04

每個家庭成員都平等地服從家庭運轉的節奏。

在米歇爾眼裡,家庭中沒有哪個人有特殊地位和權威,家庭的運轉遵循正常生活規律,而不依附於哪個人。

有一段時間米歇爾和孩子希望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飯,她設計了點燃蠟燭的浪漫場面,讓女兒等待爸爸回來給她們擁抱,結果常常等到蠟油滴在桌上成了坨也沒見丈夫回來。由此失望、沮喪、埋怨的情緒破壞了家庭和諧氣氛。

後來米歇爾換了一個角度思考,意識到自己耗費了太多精力為丈夫能否趕回來吃飯而煩惱,結果不管他在不在,晚飯本身已經不再有趣。

於是重新定下時間表,然後嚴格執行,時間表是雷打不動的。不管奧巴馬回不回來都按時間開飯。她認為這比推遲晚飯時間,或者讓女兒們一邊打瞌睡,一邊等著和爸爸擁抱,要合情合理的多。

通過這樣的改變,米歇爾希望女兒長大後內心強大,關注自己的需求,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老派的男權政治,不想讓她們認為生活是要等男人回到家才開始,要讓女兒們知道,我們不等爸爸,是他要遵守我們的時間表。

米歇爾的自傳題目是成為,她說成為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到達某個位置,或者達到某一特定目標,相反,成為應該是一種前進的狀態,一種進化的方式,一種不斷朝著更完美的自我奮鬥的途徑,這條道路沒有終點。

看完整本書感覺內容切合主題,她在面臨生活中各種問題時,有惶恐、有迷惑,有一時拿不定主意也有錯判的時候。但都通過溝通、反省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一次次的成長提升。

夫妻二人各有作為,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幸福美滿,這是她努力經營的必然結果,過去的一切值得她擁有,以成為做目標,她和她的家庭有更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