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哎,我已經10天沒有出門,5天沒有洗頭,在家裡不是睡醒吃,就是吃完睡,這突如其來的‘假期’讓我一時間不知道要幹什麼,開始想念上班的日子了...”小潔嗑著瓜子,在微信群裡和姐妹抱怨道。

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無疑給了全國人民當頭一棒,以往的我們總是感慨春節假期過得太快,還沒有開始好好享受就已經結束了,更是有許多上班族患上了節日後遺症。

可當國家宣佈延長假期時,面對多出來的時間許多人卻突然不知道該幹什麼好,在家裡只會上網刷劇,把寶貴的時間都白白浪費了。

其實無論是上班忙碌還是假期延長,真正懂得時間管理的人,都能夠有條不紊的計劃好自己的一天。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01

早幾年,媒體在網絡上公佈了王健林的一天行程表,引來了各大網友的熱議。

行程表上顯示王健林每天4點起床,在這一天他需要趕往多個不同城市開會,晚上再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許多網友感嘆,成功人士真不容易,每天的工作量如此龐大。

不僅是他,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迪斯尼CEO羅伯特·艾格還有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等等的成功人士,被員工們稱為“工作狂”,可想而知他們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但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就算工作再忙碌這些成功人士永遠都是一副精神抖擻的狀態。

部門有位同事琳達,每次跟她聊天時,她總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琳達抱怨說自己工作量大,經常加班很晚才回家,回到家洗漱完畢後時候已經不早,自己躺在床上再刷一會微博抖音一下子就到了凌晨,第二天鬧鐘響了,想多睡會兒又會賴床,所以經常都是踩著點到辦公室。

琳達就這樣一直循環著自己的作息時間。

仔細想想,琳達是真的因為工作量大時間不夠用而沒有精神嗎?真正的答案是琳達沒有學會時間管理,不知道如何對自己的時間進行掌控。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02

日本作家中島孝志在他的《4點起床》一書裡向人們總結了他十二年的高效時間管理秘籍。

在書裡他提到自己每天都會把24小時分成3個8小時,簡稱三八式活法:

每一天4點起床開始工作,當人們急急忙忙在9點鐘踩著點趕到辦公室時,他早已經處理完當天的所有工作,到了中午12點,已經工作了8小時。

下午,當大家才開始真正進入工作狀態時,中島孝志則會利用第2個8小時投資到自己的學習和興趣愛好上。

對於職場人而言,改變工作質量等於創新,而改變工作量意味著調整時間。

日本有個很出名的清潔工,鈴木將先生,他曾經是大型廣告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部長,退休後他主動要求做大樓裡的清潔工,在三年的時間裡,他每天4點半起床,從未曠工過一天,並且還出版了《辦公室的垃圾知曉一切》一書。

在退休前,鈴木將先生是一個典型的晚睡晚起的商務人士,但自從退休後每天4點半起床,這不僅改變了他的體質,並且鈴木將先生的人生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俗話說的好,一日之際在於晨,大多數成功人士選擇早起是因為早上的荷爾蒙分泌最旺盛,腎上腺皮質醇分泌高峰正好是早上七點左右,所以早上的工作效率往往也是最高的。

堅持早起,可以讓我們高效能的開啟一天的工作,讓我們擁有比別人更多的可支配時間。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03

除了早起,最重要的是做好一天的規劃。

據說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曾因為公司瀕臨破產,而向效率大師艾維利求助,在聽完總裁查爾斯·舒瓦普的傾訴後,效率大師給其支了一招時間管理法。

後來就因為這個方法,五年後,伯利恆鋼鐵公司一躍成為當時全美最大的私營鋼鐵公司,這個神奇的時間管理法就叫做“六點優先工作制”。

  • 第一步,先在白紙上寫下第二天要做的全部工作。
  • 第二步,仔細考量,按事情的重要順序,分別從“1”到“6”標出最重要的六件事。
  • 第三步,標記完後,從第二天開始,每一天都全力以赴做好標號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準備好,然後再全力以赴做標號“2”的事,依次類推,再做第3、第4件事。

艾維利認為,如果人們每天都能全力以赴的完成六件最重要的事,那麼他便可以成為高效率人士。“六點優先工作制”也讓他在一年後收到了一張兩萬五千美元的支票。

在這個方法中,即使我們在一天結束時,只處理完成了二分之一的工作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已經完成了當天最重要的工作。

給工作排序是一件需要判斷力的事情,不會決定工作的優選順序,是工作中的致命弱點。

仔細想想,無論是人生還是工作,其實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判斷和選擇組成的,學會優先排序可以讓我們的生活順暢有序。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除了“六點優先工作制”,我們還可以用谷歌的OKR工作法來制動自己的工作目標,這個工作法除了Google,也被國內外許多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所使用,原騰訊副總裁吳軍也在他《見識》一書中提及。

OKR的全稱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和關鍵成果,是一套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方法。其中,O是指目標,KR是指關鍵結果。

  • 第一步,設定具體的、可衡量的目標,注意要有完成的期限,比如是一週、一個月或者是一個季度,越具體越好,最好這個目標還有點難度。
  • 第二步,針對目標,設置3—4個能衡量目標實現的關鍵結果,也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打算怎麼做,你將用什麼行動來實現。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我們可以用一張表格進行展示,這樣更為直觀,OKR的工作法可以讓我們精準的把握在工作上的目標進度,瞭解自己的工作狀態。

在美國有一些大公司像谷歌,把那些每天都把自己搞得很忙,但是卻沒有工作成果的人稱為pseudo worker,也就是“偽工作者”。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善於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並且優先完成它們,這在職場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能,不要成為職場上的“偽工作者”,而是做一個高效能的工作達人。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人們常說上帝最公平的,就是給了每一個人每天24小時,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有一大部分的因素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規劃好自己每天的時間,高效的完成工作。

中島孝志曾經說過,會成功的人士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發現別人的好習慣就會立刻將這個習慣變成自己的。

我們也應該學會把成功人士的好習慣努力變成自己的,這樣我們離成功就又多靠近了一步。


掌握時間規劃,開啟職場高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