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一步強化重點場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強化重點場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關於進一步強化重點場所新型

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強化重點場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市直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有力隔斷傳染源、切斷風險源,更好保障廣大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就進一步強化重點場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消毒工作通知如下:

一、抓好消毒知識培訓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各地各行業主管單位要高度重視防控消毒工作,積極主動履職,根據《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術指南》和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制定的《農貿市場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清潔消毒指南(試行)》等相關規範、指南(詳見附件1—5),強化對本轄區、本行業負責防控消毒工作的人員培訓,消毒人員要求相對固定、配足配齊,務必熟悉、掌握相關消毒知識。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指導消毒知識培訓工作,確保培訓實效。市衛健部門已於2月7日對縣級醫療機構、公共場所、農貿市場、學校及托幼機構、工業企業、建築工地等傳染病與消毒知識進行培訓;各地各單位培訓工作務必在2月9日前完成,並將培訓落實情況上報縣級指揮部辦公室彙總至市應急指揮部疫情防控組(聯繫人:呂孫頂,聯繫電話:22271667)。

二、規範開展防控消毒

各社區(村居)、企業、學校、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要指定經過培訓的專人負責,規範開展疫情防控消毒工作,尤其是對教室、車間、食堂、宿舍、電梯等人員聚集點要全面、反覆消毒,每日不少於2次,防止疫情傳播。防控消毒工作要形成常態化,消毒後要做好消毒記錄。泉州市消殺類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名單詳見附件6。

三、強化宣傳教育工作

各地各有關單位要藉助微信、宣傳手冊、廣播和張貼宣傳單等方式,有針對性的宣傳普及消毒指南、個人防護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提高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意識,加強從業人員個人防護;經營單位要加強對顧客宣傳引導和體溫監測,發現發熱等異常症狀及時引導顧客到指定醫院就醫。

四、加強監督指導檢查

各地各行業主管部門要通過現場檢查、遠程視頻巡查等方式,及時瞭解、掌握各自管理單位的疫情防控情況,督促指導落實防控消毒工作;各級衛健行政部門要組織衛生監督隊伍和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加強指導和檢查,確保業務培訓、現場指導、消毒效果三到位;市衛健委已成立6個檢查指導小組,對各縣(市、區)重點場所防控消毒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巡迴指導。對拒不配合落實防控消毒措施、造成疫情傳播的,要嚴肅依紀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附件:1.農貿市場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清潔消

毒指南(試行)

2.公共交通服務單位及公共交通工具預防新型冠狀病

毒感染的肺炎衛生清潔消毒指南(試行)

3.學校及托幼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消毒指南(試行)

4.企事業等集體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消

毒指南(試行)

5.公共場所預防性消毒工作指南(試行)

6.泉州市消殺類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名單

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2月9日


附件1

農貿市場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衛生清潔消毒指南(試行)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減少新型冠狀病毒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防止疫情通過農貿市場傳播,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參照禽流感防控模式, 實行“一日一清潔消毒、一週一大掃除、一月一大清潔” 的防控措施。

一、清潔消毒

(一)一日一清潔。以清潔為主,消毒為輔

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市場經營者在每日收市後,必須做到“三清一消” 。

1.清除:必須把檔口內魚鱗、內臟、糞便、雞毛、下腳料、其它垃圾等汙物清除乾淨;

2.清潔:用水將檯面、地面、下水溝渠和店面周邊地面清掃清洗乾淨;

3.消毒:主要對清潔後的檯面、屠宰工具、砧板用具、檔口地面進行消毒(具體方法按本指南中第(四)、(五)點操作)。

4.清洗:用清水把消毒後的器具、檯面、砧板等沖洗乾淨。

(二)一週一大掃除,清潔與消毒並重

農貿交易市場經營者每週收市後,要進行大掃除和消毒。

1.在“一日一清潔消毒” 的基礎上,重點對清空後的舍具、籠具、餵食具、魚池(箱)、運輸工具等進行徹底清掃。

2.對下水道、店面周邊地面、排洩物進行徹底大掃除,不留死角。

3.清洗乾淨後進行全面噴灑消毒(具體方法按本指南中第(四)、(五)點操作)。

4.消毒劑作用 30 min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三)一月一大清潔,清潔消毒要徹底

市場經營者在每月月底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消毒。

1.有活禽(畜)清空存欄,實現零存欄;

2.徹底清除糞便、垃圾和雜物;

3.疏通下水道,並把檔口地面、牆面、店面周邊環境清洗乾淨;

4.全面大清洗後,進行徹底消毒(具體方法按本指南中第(四)、(五)點操作)。

(四)消毒劑配製、使用及作用時間

用 5%含氯消毒劑按 1 份消毒液加入 50份水中,攪拌混勻,用噴壺噴灑,作用30 min。

(五)個人防護要求

在進行清洗消毒時,要穿長筒水鞋、戴口罩、防水長手套,做好個人衛生防護。要注意場所通風(必要時採用機械通風)。清洗消毒結束後,將圍裙、工作衣、用具等用按上述要求配製的消毒液浸泡半小時,用清水洗淨晾乾。

二、殺蟲滅鼠

(一)抓源頭管好垃圾。市場管理者承擔市場殺蟲滅鼠的主體責任,確保市場鼠、蚊、蠅、蟑螂(病媒生物)控制水平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加強農貿市場垃圾管理,要求垃圾運輸車和手推式垃圾收集車等密閉存放、運輸,提高垃圾收集、運輸、處理水平。

(二)安裝“四防”設施。市場管理者要完善農貿市場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市場地面硬底化,溝渠要疏通,坑窪地面要填平,牆洞地縫要堵抹,下水道和溝渠要密閉,下水道口要安裝防鼠設施。加工、銷售、存放直接入口食品場所的房間要配備紗窗、紗門、風簾機、紗罩、玻璃櫃等防蠅設施。市場內及周邊要按相關要求安置毒鼠屋。

(三)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每半月投放毒鼠餌料 1 次,減少鼠密度;每週巡查一次清除各類小容器積水,檢查市場內店鋪積水,減少蚊蟲孳生。每天清理垃圾,減少蠅類密度。


附件2

公共交通服務單位及公共交通工具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衛生清潔消毒指南(試行)

一、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

非空調公共交通等候室、購票廳等及公共交通工具的窗戶應儘量打開,保持室(車)內良好的通風狀態。

密閉的空調等候室及公共交通工具可調節新風裝置,加大新風量和換氣量或開啟換氣扇及空調新風裝置,以增加空氣流通。對初效濾網應每週清潔消毒一次,可浸泡於有效氯含量為 250mg/L~500mg/L的消毒液中 30min 後,用清水衝淨晾乾後使用。

二、清理清潔,保持衛生整潔

公共交通等候室、購票廳等及公共交通工具車廂內衛生整潔,及時打掃衛生和清理垃圾。

三、增加頻次,專人督導檢查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時期需增加等候室、車廂內清潔消毒頻次,指派專人進行清潔消毒工作的督導檢查,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四、規範作業,重點部位擦拭浸泡消毒

等候室和公共交通工具,乘客和工作人員的手接觸頻次最多的部位,如門把手、座椅扶手、電梯開關、電梯扶手、方向盤、車廂內扶杆、車廂內吊環拉手、售票處檯面等。應按下面消毒方法開展日常重點消毒。

五、消毒方法

(一)日常消毒:由保潔人員進行,以 500mg/L 有效氯消毒劑拖地,擦抹門把手、座椅扶手、售票處檯面、廁所坐墊等重點部位,每天一次。

(二)隨時消毒:公共交通工具在運營途中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時,由跟班工作人員在疾控部門指導下實施。

1.消毒人員應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消毒完成後及時消毒雙手。

2.根據疾控部門的指導確定消毒範圍,對病人的生活用品(包括餐具、洗漱用品、痰罐等),病人的排洩物、嘔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糞便、膿液、痂皮等)、病人的隨身物品等,用應急嘔吐包覆蓋包裹,或用乾毛巾覆蓋後噴灑 10000mg/L 含氯消毒劑至溼潤。及時進行封存或區域封閉,他人不得接觸,然後對病人座位及其前後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噴霧處理或2~3 遍的擦拭消毒。

3.登記封存的物品和填寫隨時消毒處理記錄並及時上報。

(三)終末消毒:該交通工具到達終點後,疾控部門應按照《疫源地消毒總則》(GB 19193-2015)要求,在交通工具維護維修點或站臺對病人曾就座的廂體實施終末消毒。


附件3

學校及托幼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肺炎防控指南(試行)

一、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部署,制定本單位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建立領導責任制,並將責任分解到部門、單位和個人。

二、做好學校(托幼機構)環境衛生與保潔消毒,加大每天巡查清掃消毒力度和頻率,整治衛生死角,進行衛生殺蟲和滅鼠工作。及時清理垃圾,保持環境衛生清潔。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三、定期開展空氣和物體表面消毒

可用含0.5%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或 500mg/L 二氧化氯,按20ml/m3的量進行空氣噴霧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劑(500~1000mg/L)對物體表面(地面、扶手、門把手、課桌椅、體育器材等人體常接觸的物體或位置)進行擦拭消毒。

四、加強各類教學和生活及工作場所(如教室、音樂室、舞蹈室、閱覽室、保育室、宿舍、教研室)的通風換氣。首選自然通風,確保排氣扇運轉正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無法採用自然通風的,必須採用機械通風。

五、落實學生晨午檢制度

(一)發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學生和幼兒,立即電話通知其家長領返,儘早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

(二)做好學生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記追蹤制度,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病例異常增多要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

六、加強培訓

(一)每學年開學後立即組織校醫(保健老師)、園醫或負責學校和托幼機構衛生工作的人員學習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二)加強師生健康知識宣教,教育學生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不要隨地吐痰,應將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引導師生假期儘量不要前往傳染病正在流行的地區,非去不可的要做好個人預防措施。

七、落實手部衛生,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配備洗手液或肥皂供師生使用,托幼機構由保育員每日落實幼兒勤洗手,推行六步洗手法。

八、在冬春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減少集體性活動,並儘量安排在室外進行。

九、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時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還須實施:

(一)疑似患者應立即戴上醫用外科口罩就醫。

(二)儘快向當地疾控機構報告。

(三)若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 天醫學觀察。

(四)避免舉辦全校或全園性的室內集會等活動。

(五)加強晨檢和午檢工作,切實落實日報和零報告制度,掌握病例學生每日增減情況。

(六)學校和托幼機構由專人負責與離校或離園的學生進行家訪聯繫,瞭解其每日健康狀況。

(七)學校要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做好調查疫情處理等工作。在當地疾控機構的指導下加強教室、寢室等的消毒與通風。


附件4

企事業等集體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肺炎防控消毒指南(試行)

一、日常預防控制工作

(一)利用單位宣傳欄開展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健康宣教。

(二)確保工作環境清潔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使用空調系統的單位,要定期清洗消毒空調系統。每天開啟門窗,通風換氣。定期用消毒水(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使用濃度500mg/L)對辦公場所、檯面、桌面、門把手和電梯按鈕進行消毒。

(三)開展手部衛生教育,各類場所配備洗手龍頭、洗手液、抹手紙或幹手機。倡導員工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

(四)建立員工的病假記錄制度。有員工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勸其不上班,並儘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治療。

二、員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求立即帶上口罩併到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醫。如為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時,須採取以下措施:

(一)疑似患者應立即戴上醫用外科口罩到定點救治醫院發熱門診就醫。

(二)及時聯繫當地疾控中心請求指導處理,並協助開展相關調查和衛生處置工作。

(三)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應接受 14天醫學觀察。

(四)開啟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停止或減少使用中央空調,必須開空調時,要同時開排氣扇。清洗消毒空調系統。

(五)減少不必要的會議、聚餐等群體性活動。

(六)啟動健康申報制度。

附件5

公共場所預防性消毒工作指南(試行)

一、消毒原則

(一)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文化娛樂場所(電影院、KTV、劇院、室內遊樂場等)、超市、購物中心、書店、賓館、飯店等公共場所及交通工具空氣、物體表面開展預防性消毒

(二)預防性消毒原則上由業主單位負責。推薦採取以環境清潔和開窗通風為主的衛生措施,必要時進行適度的消毒處理。

(三)針對消毒對象和消毒場所的不同,選擇合適的物理或化學消毒方法,化學消毒建議選用含氯類、過氧化物類等中高效消毒劑。

(四)有疑似或確診病例出現時,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按照《疫源地消毒總則》(GB 19193-2015)開展終末消毒,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進行。

二、消毒方法

(一)空氣消毒:儘量不使用空調,營業中開窗通風;無開窗條件或通風不良的環境,開啟空調新風系統強排以增加通風換氣;有條件的單位可在中央空調回風系統加裝紫外線燈等空氣消毒設施。

(二)物體表面:經常觸摸的部位(扶手、電梯按鈕、門把手、桌椅、售票窗口、自助購取票機、洗手池、水龍頭、推車、購物籃、馬桶等等)進行預防性消毒,可以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以上,消毒過後用清水擦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每天在營業期間消毒2~3次。

(三)賓館、飯店用品:床上臥具和毛巾可煮沸消毒或送清洗消毒公司進行消毒。可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物品30min。含氯消毒劑現配現用,消毒後及時取出,用清水漂洗乾淨。

餐飲具可用煮沸或蒸汽消毒,作用10分鐘;也可用紅外線消毒櫃進行消毒;也可採用化學消毒法,用有效氯濃度為250~500mg/L的消毒液浸泡20~30min後用清水清洗。

洗臉池、浴缸、坐墊可使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劑擦拭,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

拖鞋(非一次性的)可用250~5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20分鐘左右後用清水沖洗。

三、注意事項

(一)工作人員應有個人防護意識,加強手部清潔和消毒,採用流動水洗手,必要時採用快速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

(二)預防性消毒工作人員採用一級防護,選擇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橡膠(或丁腈)手套。

(三)消毒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製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同時消毒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消毒後用清水擦拭,防止對物品造成損壞。

(四)所使用消毒劑應為正規企業生產的符合我國相關規定的產品,在有效期內使用。


附件6

關於進一步強化重點場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