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自我意識"

萱萱兩歲半了,近來媽媽發現萱萱特別喜歡和姐姐爭東西,然後嘴裡唸唸有詞“這是我的玩具,不讓姐姐玩”,拿過玩具就抱在懷裡,眼睛警覺地看著姐姐。甚至連爸爸媽媽她也要和姐姐爭,媽媽抱一下姐姐的時候,她就趕緊跑過去“這是我的媽媽,我要媽媽抱我,不抱姐姐”。

平時對物品的佔有慾極強,“這是我的”,“你不能動我的東西”,“我要自己穿衣服”。

喜歡自己嘗試沒有做過的事情,非要爬高去拿媽媽不讓玩的玩具,媽媽不讓站到桌子上,自己爬上去還要朝著媽媽做鬼臉。

這些表現不僅萱萱有,想必很多孩子都有這種表現。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了,而是“自我意識”在悄悄萌芽,爸爸媽媽不要因為孩子登高而把孩子打一頓,也不要因為孩子非要自己做,弄得家裡亂糟糟的,就粗暴的把孩子拉到一邊,阻止孩子自己學著做事。孩子的自我意識剛萌芽的時候,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表現,不僅關乎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對他一生的成長都很有重要意義,所以家長必須重視“自我意識”的發現和培養。


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


家長細心觀察孩子的“自我意識”

有的寶寶不到一歲的時候,對著鏡子裡的自己會去摸,不知道鏡子裡的是自己;

一歲多以後,對著鏡子笑,做鬼臉,知道鏡子裡的是自己。

心理學家做的“點紅實驗”也正說明了這個問題。給小孩鼻子尖上點個紅點,年齡在1歲半以下的孩子都是去摸鏡子裡的紅點,而1歲半到2歲的孩子,就已經知道去摸自己的鼻子了。

1歲半到2歲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逐步開始萌芽然後進入了迅速發展的階段。這時候的孩子特別喜歡凸顯“自我”。

“不要不要,這是我的”

“他不如我漂亮,我是最漂亮的。”

用“不”來否決別人,凸顯自己。佔有慾特強顯示自己的權利,不喜歡媽媽誇讚其他小朋友。

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不必非常和孩子爭個輸贏,讓孩子自由健康成長就已足夠。


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


那麼培養和幫助孩子的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父母要有平和的心態,為孩子做好示範

一般父母有個平和的心態,端正的態度,孩子能受到客觀正常的教育,本來一驚一乍,大呼小叫的父母就不容易培養心態平穩的孩子。所以,家長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孩子在自我意識敏感期,會很健康的度過。


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


2、 讓寶寶的自我意識順其自然的發展

2-3歲是自我意識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寶寶會表現得特別多事,或者特別多話,一句話重複好多遍,告訴媽媽再告訴爸爸。還有的孩子會因為自我意識的萌芽,會挑戰爸爸媽媽的權威,不再像原來那樣哄哄就好,但是所有這些表現出來的特徵,都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階段。

爸爸媽媽一方面做好和孩子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要耐心並對孩子的表現表示理解。和孩子看繪本的時候,可以找出兒童期的特點類型的素材,教給孩子認識到他成長期間遇到的問題,認識一下自己的生理特點,然後給孩子講述如果出現小小的逆反,應該怎麼處理和爸爸媽媽的關係。


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


3、 承認寶寶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他們是獨立的,也是獨特的。不要非把孩子培養成電視劇裡的人物,也不要對比著明星家或者別人家孩子,對自己孩子怎麼都看不慣。適當的鼓勵孩子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性格,讓他健康自由備受呵護的成長。

4、 給寶寶的反饋是積極的

小花特喜歡粘著奶奶,如果晚上哄睡的時候,媽媽要抱她,她還不讓媽媽抱,媽媽問了半天原因,才說“我不喜歡媽媽,我喜歡奶奶”。這種句式小花近來可愛說了,要麼是喜歡凳子,要麼是喜歡杯子。可現在都學會對比了,非要跟著奶奶睡,媽媽覺得奶奶哄睡小花的時間太長了,禁止小花跟著奶奶。小花聽到之後,就開始大哭。媽媽聽到她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於是就開始教訓小花。小花哭的更厲害了。

其實這樣的親子關係,孩子肯定是不喜歡和媽媽睡的。為什麼喜歡和奶奶睡呢?因為奶奶給她的反饋是溫柔的,是有求必應的,暫且不討論有求必應對不對,但起碼奶奶給孩子的反饋是讓小花覺得自己受到尊重的。所以,孩子的牴觸心理的產生,不能單獨把原因歸到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上,媽媽對孩子的反饋也需要積極正向。


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


5、 寶寶要有正確的是非觀

既然這個時期,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意識,所以媽媽要適時的準備好是非觀念教給孩子。比如路上碰到小孩摔倒了,要去幫忙扶一下;在家裡要尊敬爺爺奶奶和父母,不要欺負弟弟妹妹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規則,孩子們並不知道,需要爸爸媽媽耐心的告訴他們,並做好示範。

6、 和寶寶一起發現自我

這個時期的寶寶特別喜歡照鏡子,媽媽可以抱起他,讓他看鏡子裡的自己,有著大大的眼睛,紅紅的嘴巴,小小的鼻子,正好還有個小辮子。你看看胖胖的小腿穿著可愛的褲子,衣服上的蝴蝶結真是可愛。。。用形象的語言讓孩子建立自信,帶孩子發現自我。


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


7、 讓寶寶更加獨立

誇獎寶寶自己能穿衣服,自己能穿襪子,自己能吃飯,引導孩子自己玩完玩具之後收起來,教孩子試著疊一疊自己的小衣服,創造鼓勵孩子的機會,鼓勵的越多,孩子做得越好。

8、 幫助寶寶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

大飛本來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寶寶,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飛特別喜歡把東西搬來搬去,一不小心就摔壞一件玩具,於是媽媽氣不過,就會教訓他幾句。時間久了,大飛竟然不敢觸碰那些玩具,買來新的也不敢玩了。媽媽問為什麼,大飛不敢看媽媽的眼睛,低頭囁嚅著:“我不小心摔到地上,媽媽會罵我,我害怕”。媽媽瞬間感到特別臉紅,這是第一次大飛正面的用這麼窘迫的方式,和媽媽說害怕媽媽罵自己。媽媽立馬抱起大飛,告訴大飛“媽媽給你買的玩具,就是要玩的。你不玩的話,媽媽買來這些玩具就沒有意義了。媽媽以後不說你了,但是你呢,要愛惜這些玩具,才能玩的時間久。”大飛紅紅的臉蛋,怯生生的看著媽媽,重重的點了點頭“媽媽媽媽,大飛再也不把玩具丟在地上了”。

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建立溫馨融洽的親子關係,避免使用吵孩子罵孩子的方式教育他們,畢竟兩三歲的寶寶,沒有那麼強烈的安全感,老是在他認為最親的媽媽那裡得不到溫暖,孩子的性格發展也是有缺陷的。孩子萌芽獨立意識的初期,建議媽媽多鼓勵孩子,允許孩子犯錯誤,這樣孩子才會在有著滿滿安全感的情況下,建立強烈的自信心。


別急著讓孩子學會分享,先Get到這些知識點,重視娃的


孩子的“自我意識”一旦啟蒙,便會迅速發展,不管是強烈的佔有慾,還是自己要獨立完成一些事情,都要積極的引導並鼓勵他。讓孩子在正向反饋的評價裡持續自由的成長。媽媽將這八點用到日常生活中,寶寶的獨立意識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