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融入有訣竅——新員工“入夥”三部曲

此前,我們分享了新晉升管理人員的面試招聘技巧。那麼,新員工入職後應該如何帶?有哪些要點?——首先我們要明確:入職首月是關鍵,對員工今後的穩定性、文化適應度、良好工作習慣的養成都影響重大。經過多年的實操、易哥總結並升級出了一套適用於部門/區域級(銷售型組織常見的最小作戰單元)的新人入職輔導方法,以期幫助大家打造

“招之能來、來則能戰、戰則必勝”的強悍梯隊。

快速融入有訣竅——新員工“入夥”三部曲

簡單講可以分為三個步驟“建組織、定規則、搞事情”

一、建組織

很多公司,新人在經歷企業統一的入職培訓,分配到具體所在部門後,接下來基本是傳統的“三板斧”:

1、“見大哥”—安排直線領導;

2、“拜碼頭”一週邊打照面混臉熟;

3、“入團夥”—進各種群+開會自我介紹。

三板斧完事,馬上開工:指定個老大跟著混,老大吃啥你吃啥,一切都在工作中去感知、思考,領悟。至於成長是否達到預期,不好說,新人是否流失,看緣分…

以上場景大家一定很眼熟。這樣好不好?答案是否定的。對於一個完善和正規的組織,新人入職,僅僅依靠企業級的統一培訓,解決不了所有的事情,

更重要的,還是得靠戰壕裡的手把手。所以,新人入職之前,團隊的管理者,就應該先做好組織準備。在剛過去的2019年,我們經過迭代,進入了3.0版本——用“新手村”來管理和培養新人;

新手村,首先得建立村委會,在角色和職能上,設置如下:


快速融入有訣竅——新員工“入夥”三部曲

在明確並提前分配了具體角色的定位和職能後,進入下一步:定規則。

二、定規則

有了組織,規則需要同步跟進,讓大家“照章辦事,有章可循”,具體設定上,把握幾個要點:

1、產品化:規則和流程儘量按照“產品”的思路進行設計和打磨:用戶思維,換位思考,可視化,界面友好;

2、有邏輯:時間線、事務線、挑戰線三線並行,整個流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新人成長變得有邏輯;

3、有交互:設置項目、階段反饋、雙向評比、出村總結,讓整個過程多向、深刻、能固化,能優化。

具體操作時,在時間上按照“入職前—當天—次日—14天—30天”來設定為期1個月的成長計劃。除此之外,對每個具體環節,安排對應的人員、資源,並予以明確操作指引,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過對

“看板化管理,事項雙向確認,資源匹配到位,隨時關注角色”幾個要點的把控,確保新人成長能順利向前。


快速融入有訣竅——新員工“入夥”三部曲

三、搞事情

有了組織和規則,第三步就是讓全村的希望和村教師通過項目實操來打怪升級、熟悉環境、提升技能、融入組織:

在這裡,我們結合新人整體特點和工作的特性,結合多年的實操經驗,設置了新手村“打怪練級”的項目,包括不限於:

1、30天入職成長計劃:在入職當天的閉門交談中,師生商討明確30天培訓的價值、目標、內容與側重點;

2、心路歷程:入職前14天,每天定時輸出工作日誌,總結梳理心得體會,讓成長可視;

3、1+1項目制:分為獨立開展及師生合作項目。

1)新手獨立項目,多為難度低,時間短的事務性項目,旨在熟悉公司內部流程、機制、人員;

2)師生合作項目,為具有一定挑戰性,用時稍長的共創項目,旨在優化部門管理機制,提升員工效率。通過項目的挑戰完成,解決實際問題,並建立戰友關係;

4、好書推薦:入職當天,村教師給新人推薦指定書目一本,新人在2周時間內閱讀完成後,全部門分享;

5、兩輪師生互評:定期開展兩輪互評,在對新人的成長進行測評的同時,讓組織瞭解村教師對於新人的精力投入度和管理提升點,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6、滿月酒+壯行會:入職滿月,項目悉數達成,則由新人進行全部門總結分享,通過後出村,全村人的希望正式外出“打怪”。

此外,新人入職期間,組織的氛圍,團隊其他成員對新人的關心也是同樣重要的。在“組織健全,機制完善,實踐練級”的成長機制下,團隊上下還需要從內心裡真正重視起新人培養,我們才可能進一步提升新人的融入速度,讓團隊更強大,單兵更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