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再差也不要從事這三種工作,不僅沒前途,還可能拖垮你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錢心燕”。

就算我們此刻迷茫不堪,但只要我們還年輕,或是我們心中懷有希冀,那麼,一切都不算太晚,對於職場生涯同樣如此。而以下這3類工作,實在沒盼頭,甚至能把人“困死”。

混得再差也不要從事這三種工作,不僅沒前途,還可能拖垮你

1.替代性強的工作,因為不考慮學歷,不要求技術。

首先,這類工作包括保安、服務員、送餐員和文員。因為這些工作的含金量很低,應聘者不需要任何的學歷出身和專業技能。要的就是服務態度好,要會隱忍,然後有個健康的身體就行了。就算進行所謂的培訓,也不過三五天的時間,實質就是走走過程。

混得再差也不要從事這三種工作,不僅沒前途,還可能拖垮你

最主要的是,有些人會選擇這類職業,貪圖的是那份簡單和安逸,每天重複機械般的活動,領導管理不嚴格時,他還能趁機偷偷懶,打個盹什麼的。但正是這種混日子的狀態,會把這類人最後一點積極、樂觀的品質消磨掉。因為習慣是個很可怕的東西,一旦我們適應了下來,即使哪天想通,想要跳脫出來,都將相當困難。還有日益加重的惰性和所謂的舒適區,也會成為巨大的羈絆。

最後,做這份工作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可能領導隨口的一句話,就能讓他拎包走人,甚至連申辯的機會都不曾給過。

混得再差也不要從事這三種工作,不僅沒前途,還可能拖垮你

2.輔助性工作,永遠在幫別人發財,而不是為了自己。

一方面,用人單位和勞務公司合作,這類人相當於被招來做體力勞動。有時一週結一次工資,甚至有時幹完一天活就結清,兩班倒更是家常便飯。這類人只能服務主營單位,毫無話語權和主動權,生活作息還不規律,常常倒班,身體最後也會被拖垮。

而另一方面,給門面當助手的人同樣如此,工資的高低只能靠業績說話。萬一哪天老闆關門大吉抽身離去,該類員工就馬上變成待業人員了,連週轉金和失業險都沒有。

最後,舉個實例,艾迪文·條頓原本就是個輔助性職工,但他仍矜矜業業,工作三年後為何離開呢?因為他深知為老闆服務,自己永遠成不了氣候。幸而,他多年的經驗積累化成無形的財富,助佑他步步為營,開店、擴增,直至登上美國零售界的冠軍寶座。艾迪文·條頓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長久甚至可以壓根兒不從事這類行業。

混得再差也不要從事這三種工作,不僅沒前途,還可能拖垮你

3.不交五險一金的工作,個人生活會失去巨大的保障。

首先,有些人覺得自己還年輕,繳納社保還不如拿在手裡花掉。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為他根本沒有為以後做打算,甚至可以說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最重要的是,五險一金的福利待遇和買房、生育、治病以及養老都緊密聯繫。公積金貸款買房是最划算的做法。而生育方面,男性有帶薪的陪產假,女性有生育津貼。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妻子沒有社保,生孩子是可以靠有社保的丈夫的,去丈夫公司報銷,報銷力度挺可觀。假如生病了,不管花費幾百還是幾千,都能幫我們負擔七成。而最靠譜的養老方式就在這裡,因為子女負擔也大,能自己解決最好不過。

其次,五險一金算是最基本的福利待遇了,有些高層次的就業者能拿到六險二金,如果我們連最起碼的保障都拿不到,那真是落後眾人一大截了,甚至與社會脫節。

混得再差也不要從事這三種工作,不僅沒前途,還可能拖垮你

最後,有社保的工作才夠穩定,而工作不穩定的話,照顧家庭、養育後代,贍養父母等很多人生大事都無法開展,到時候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也不可奈何了。

一份工作一定要有它的亮點所在,要麼專業性強,或者能有主觀能動性,也可以是穩定的,否則,我們就不應當選擇,選定了就是自討苦吃。

你覺得我們不該從事這3類工作嗎?或許你有質疑和補充?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