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許多謎團,但最讓人詫異的莫過於納粹德國在敦刻爾克前的停止進軍。這一命令直接挽救了英國遠征軍,讓他們通過海路撤回英國,確保了英國有能力在北非和希臘繼續與軸心國戰鬥。而德軍的停止進攻是如此突然,無論是當時的戰爭親歷者或是後世的軍事學家都對此感到如此的不可思議。今天我們就對此做一個深度剖析,看看究竟為何當時希特勒要放走已經是甕中之鱉的英國遠征軍。

一、德國統帥部的擔憂

事實上,停止進軍的命令並非沒有先兆。在5月17日,時任陸軍總參謀長的哈爾德就這樣記錄著:“這是相當不愉快的一天,元首(指希特勒)的神經緊張到了可怕的程度。他被自己的成功嚇壞了,他害怕接受任何的機會,並儘量控制我們。”哈爾德所說的巨大的成功,指的就是德軍跨過了阿登地區,突入法國境內的事情。這一成功是如此非凡而驚喜,以至於希特勒對此十分擔憂,他擔心德國裝甲部隊可能會遭到英法聯軍自側翼發動的攻擊,進而被英法聯軍強大的軍力碾碎或是合圍。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所以說在德軍越過默茲河後,希特勒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裝甲部隊慢一點。在1940年5月14日晚上,古德里安率領裝甲軍度過默茲河後,他就收到了來自於克萊斯特裝甲兵團的司令部發來的命令。這份命令要求古德里安停止前進,並且把部隊限制在已經獲得的橋頭堡陣地內。這對於古德里安是不可接受的,他認為這個命令的意義就是斷送奇襲的機會和所有已經獲得的成果。於是古德里安立刻通過電話與克萊斯特發生了辯論,勉強獲得了繼續前進24小時的命令。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而德國統帥部此時也和克萊斯特一樣,對於他們的勝利十分擔憂。尤其是希特勒本人。希特勒擔心法國人馬上就要在側翼發動反擊了,所以他親自下達了了命令,讓裝甲部隊停止行動兩天,並等待步兵軍的到來,以便於沿著埃納河構築一道防線。古德里安和其它裝甲兵指揮官再一次違抗了希特勒的命令繼續發起進攻,在古德里安眼裡贏得勝利的關鍵就在於突擊。當然,這對於希特勒而言是一個挑釁,他自認為將軍們在毀掉一切。於是一再下達嚴令,要求古德里安停下腳步。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希特勒這一要求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在德國裝甲部隊通過佔領亞眠切斷了法國貝比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的補給線,並在5月20日抵達了可以看到英吉利海峽和索姆河口的位置後,德國裝甲部隊真正意義上的形成了一個封鎖線。然而這條封鎖線本質上十分脆弱,僅僅是由裝甲部隊的機動力量所形成的,如果遭到英法的側擊,那麼裝甲部隊就很可能會被英法聯軍的優勢兵力擊敗。因此等待步兵軍抵達,並且鞏固這條封鎖線,在現實角度上是必須的。

二、敦刻爾克前的止步

事實證明了希特勒的命令是如此及時,某個角度上幫助德軍避免了一場災難。因為在法軍已經做好了反擊準備,並將和英軍一同反擊。按照法軍新任統帥馬克西姆·魏剛的命令,在北部的聯軍部隊將向南發動攻擊,而在南部的法軍則向北進攻,以期對封鎖線上的德軍展開夾擊。為此英軍在5月21日發動了阿拉斯戰役,法軍也在次日於康佈雷地區發動了進攻。只不過因為耽誤了太多時間,且部隊間缺乏配合,尤其是德軍的步兵已經鞏固了戰線,所以魏剛的反擊遭到了失敗。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然而這次進攻卻給德軍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在這次反擊剛開始的時候,德國統帥部陷入了巨大的慌亂之中。德國統帥部一度認為法國龐大軍力就要把他們的裝甲部隊碾碎了,因為幾百輛盟軍坦克正在向他們寶貴的裝甲部隊碾過來。不過這種恐慌很快就被消除了,德軍統帥部鎮靜了下來,並命令第19裝甲軍向北挺進,從阿布維勒向海港進軍:第1裝甲師攻加來、第2裝甲師攻布洛涅、第10裝甲師攻敦刻爾克。德軍統帥部這時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封鎖法國北部的港口,確保北部的聯軍無法逃脫。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儘管中途第10裝甲師和第1裝甲師交換了攻擊目標,但是英法聯軍仍舊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5月23日,第2裝甲師就攻陷了布洛涅,並在5月25日迫使在布洛涅海灘上的英軍投降。5月24日,第10裝甲師進攻了加萊,加萊守軍頑強戰鬥到5月27日才丟掉了加萊的港口。此時唯一剩下的逃脫通道就是敦刻爾克,如果德軍攻陷了這裡,那麼北部的聯軍就只有等死一途。

但令人驚奇的是,德國A集團軍群卻在5月24日下達了停止進軍敦刻爾克的命令,而這道命令還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這道命令是如此匪夷所思,以至於無人能清楚希特勒的真實意圖。畢竟早在5月21日,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就得出了一個和古德里安相同的結論——認為德軍面臨的真正威脅不是聯軍在側翼發動的反擊,而是聯軍將會快速撤退至海岸並通過船隻逃過德軍的追擊。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5月22日那道奪取港口的命令,它的目的正是為了封堵聯軍的逃跑路線。那麼想來德國統帥部和A集團軍群的司令馮·倫德施泰特也都是知道這一點。可既然如此為什麼倫德施泰特反而要下達這麼一個命令,而希特勒也支持這一命令呢?

三、停止進軍的理由

首先來說,停止進軍其實是基於一個現實的理由,那就是敦刻爾克並不是非常適合裝甲部隊作戰。敦刻爾克港附近土質鬆軟,且河道縱橫,再加上當時敦刻爾克地區有惡劣的天氣,因此路面變得泥濘不堪。倘若真的要發起進攻,那麼德軍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這裡那幾十萬英法聯軍,還有這些爛到極點的道路。(希特勒本人對法蘭德斯平原的泥濘有一種天然的畏懼,這是因為他在一戰中曾經在這裡戰鬥所導致的。)更何況這是英法聯軍最後的逃生通道,就算是為了活命他們也會拼死守衛這裡,如果再加上英國皇家海軍的增援,那麼裝甲部隊無論如何也幹不過戰艦的艦炮,如此高昂的進攻代價足以讓倫德施泰特望而生畏。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另一方面,倫德施泰特也深感兵力不足,被圍困在敦刻爾克的聯軍有幾十萬人呢,就算是幾十萬塊麵包,裝甲部隊的士兵也要吃三天,何況是幾十萬武裝到牙齒的聯軍官兵呢?同時倫德施泰特也十分擔憂自己的側翼和補給線的安全,在和第4集團軍司令克魯格將軍討論後決定停止進攻。

而希特勒在5月24日抵達倫德施泰特位於沙勒維爾的司令部,並認可了倫德施泰特的命令。此時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則請命用空軍摧毀敦刻爾克的聯軍部隊。晚些時候,希特勒簽署了《第13號特別訓令》,要求德國空軍摧毀被包圍的聯軍部隊,以阻止這些部隊逃走。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通常來說人們認為這就是敦刻爾克聯軍逃走的真相——原因在於戈林的搶功和希特勒的停止進軍的命令。

不過我們只要換個思維就知道,說是戈林搶功那根本站不住腳。因為德國空軍當時的飛機普遍航程不足,而且空軍大多數的作戰力量都分散在整個法國北部,根本不足以用來攻擊敦刻爾克的聯軍部隊。

那麼究其原因,不如說這是一種面子工程,即必須展開攻擊,但不能是由地面部隊來進行的。因為希特勒希望保留裝甲部隊,以便於應用於接下來的“紅色方案”。否則裝甲部隊在敦刻爾克損失慘重的話,那麼征服法國南部的過程就更艱難。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另一個關鍵原因則是希特勒有心放過英國一馬,他希望以此向英國示好,能夠讓英國人在法國戰敗後務實的和德國談判。作為佐證的則是來自於A集團軍群司令部作戰處處長布魯門特里特的記錄,在他的記錄裡希特勒曾經在5月24日裡曾表示,他只是希望英國能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並且英國也不是必須歸還德國的舊殖民地。如果英國在任何地區遭遇困難,那麼德國都會願意提供無力的支援。這可以說是希特勒計劃的一部分,即不與英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因為這注定難以取勝,且會讓德國付出巨大的代價。考慮德國的經濟已經到了極限,那麼這樣的代價將是難以承受的。

結語

如果從這些角度考慮的話,那麼希特勒下達在敦刻爾克停止進軍的命令就不奇怪了。這有三條原因——第一,他希望保留裝甲部隊的實力,以便於為之後進攻法國南部的戰鬥做準備。第二,他本人對於法蘭德斯平原的泥濘有極大的畏懼心理,生怕裝甲部隊在此地遭到覆滅。第三,他希望英國人在接到他的善意示好後,能夠務實的停止和德國的戰爭,避免德國的經濟在戰爭中崩潰。

納粹德國為何放走英國遠征軍?希特勒為何會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

至於戈林誇大空軍實力,以至於希特勒相信了戈林,則完全是無稽之談。希特勒不是傻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相信空軍可以做到這樣的事情。歸根到底,最重要的還是希特勒希望和英國能夠議和,以獲得“體面的勝利”。當然了,英國人是不會投降的,他們會趁此機會撤走英國遠征軍。這需要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民眾拼盡全力,這也就是著名的“發電機行動”了。

參考文獻:《山的那一邊》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閃擊英雄》

《希特勒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