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白事,興起這3個新“怪象”,專家痛斥太兒戲,早該管管了

農村辦“白事”,這3個新“怪象”興起,專家痛斥荒唐,早該管了

眾所周知,農村人情往來頻繁,親戚之間、鄰里之間的交往也比較的頻繁,對於親戚來說,散佈在十里八鄉之間,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時常有來往。而對於鄰里來說,交往更加的頻繁,鄰里之間結伴幹農活,有啥事了也少不了鄰居的幫襯!尤其是,對於紅白事來說,農村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習俗!

農村辦白事,興起這3個新“怪象”,專家痛斥太兒戲,早該管管了

在農村,紅事也好白事也罷,很多時候需要鄰居前來幫忙,辦紅事時,主家會上門去請,而白事卻則不然!村裡有老人過世後,四鄰知曉後便會自發的前來弔唁,村裡的“大執客”也會前來幫著主要料理喪葬的儀式以及用度,當然,農村喪葬的儀式較多,所需要的人手也多,每一項都要安排人去做,比如說“打穴”、“設靈”、“告廟”、“破孝”以及向親朋好友“報喪”,這都需要專門的人手!

農村辦白事,興起這3個新“怪象”,專家痛斥太兒戲,早該管管了

之所以“白事不請自到”,一方面是農村的圈子比較小,生老病死又是人生常態,幫助鄰居也是為了方便自己;另一方面,逝者為大,鄰里之間總要互相幫襯,以免日後相處過於尷尬!不過,在農村,近年來,辦白事這3個新“怪象”興起,專家痛斥太荒唐,早該管管了!

首先、嗩吶沒了,“勁舞團”來了!

在一二十年前,農村辦白事往往少不了“嗩吶彈唱”,一方面是為了哀思故人,烘托悲傷的情感!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種信號,告訴四鄰,家中有白事!然而,近幾年,農村辦白事,吹嗩吶的少了,有人請來了“勁舞團”,本是悲憤的儀式,卻被這種“低俗”的表演惹得鬨堂大笑,總感覺不合時宜,對此,專家痛斥白事明明是寄託哀思的,理應莊嚴肅穆,這樣太荒唐兒戲了!

農村辦白事,興起這3個新“怪象”,專家痛斥太兒戲,早該管管了

其次、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嚴重!

在農村辦白事少不了請廚招待來往的賓客,在過去,簡簡單單的一種約定成俗的禮節,如今卻變了花樣!菜品不斷的增加,菸酒檔次不斷的提高,儼然“辦白事”成了另外一種“炫富”,這也帶壞了“鄉風”,製造了“攀比”,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對此,專家痛斥,讓喪葬儀式迴歸傳統更應該與時俱進,符合正確的價值導向!

農村辦白事,興起這3個新“怪象”,專家痛斥太兒戲,早該管管了

第三、棺槨越發的“厚重”!

眾所周知,在舊時,農村辦白事大多以“土葬”為主,入土為安少不了棺槨的存在!這在俗語中“五十望人、六十望棺”可見一斑!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火葬取代土葬後,農村的“棺槨”也消失了一段時間!不過,在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些地方的農村,大型“棺槨”下葬的風氣“復燃”!對此,專家痛斥,“生前不孝,死後亂叫”,即便在精緻的棺槨倘若生前不孝,也是一文不值的,畢竟,鄉親們心裡都有一杆秤,口碑不是這樣花錢“花”出來的!

農村辦白事,興起這3個新“怪象”,專家痛斥太兒戲,早該管管了

農村辦“白事”,這3個新“怪象”興起,專家痛斥荒唐,早該管了!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在您的家鄉,有這種現象存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